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西晋为君 > 第二十三章 拓跋鲜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卢志将自己所知的一二事情,一一道来。但都是一些旧闻,并没有最新的消息。

    等卢志说完,司徒温羡皱皱眉,想了想,接言道:“也不尽然定是拓跋禄官所统领的西部。盛乐城在并州最北郡雁门之北,距离较近,但中部在代郡北,代郡西接并州雁门郡,所以拓跋中部离并州亦近。刘刺史所盟者,亦有可能为中部。”

    司马炽适时着曹官拿来地图,让温羡指了指。盛乐的位置在后世内蒙古境内。

    司马炽看过北魏历史,记得盛乐是北魏前身代国迁都平城即山西大同前的第一都城。听说挖掘遗址,大致是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下辖的和林格尔县附近。

    而代郡就是后世河北、山西、内蒙古三方交界处,郡治为代县,后世叫做蔚州、蔚县。司马炽后世看历史,多出现这个地方,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又因为蔚念yu,四声,高中语文试卷常见,又加深印象。

    至于并州最北的雁门郡,比照后世地图,司马炽只有大致概念,没弄清具体位于后世山西哪个位置上。如今雁门郡下辖中,有历史印象的名字有马邑、楼烦、广武这些。

    不过他通过历史知道,此时后世的大同亦不在西晋疆域范围内,而是属于拓跋鲜卑控制范围。

    这样一来,雁门郡就在大同南下一点。

    司马炽心里有了大致印象。温羡也点了点他所言的大致位置,让众臣脑补有了些实际感。

    “臣为冀州刺史时,曾听闻新蔡王腾镇守晋阳却匈奴胡军时,就曾向中部首领拓跋猗迤求援过。其率数千鲜卑兵南下,帮助斩杀过胡将綦毋豚。其部有汉人唤卫操者,为猗迤心腹。”

    “臣记得那时朝廷还因此下诏,擢升拓跋猗迤代大单于,加授卫操为右将军。陛下若是有意拓跋部落,可使人结识卫操。其为晋人,兴许心向我朝。就是不知此人是否还活着。陛下可着刘刺史注意一下。”

    卫操?听到这个名字,司马炽有些熟悉感。最后想起,在自己看的北魏开国历史中,此人好像曾被说为北魏奠基的第一号功臣。

    其传记位于《魏书》中宗室传之后的第一传。就跟《晋书》中王祥位于臣子第一传的同等地位。王祥为琅琊王氏显赫地位的开端。

    其具体经历介绍,司马炽已不记得。只记得卫操在拓跋鲜卑从部落转为国家这一政权制度改变上,好像出了很大功夫。应该是仿造了中原帝制、儒家礼俗这一套东西。

    一旁尚书令高光等温羡话毕,同时出列道:“司徒这一提及,臣也想起来。确实是有这回事。当时惠帝在长安,乃河间王主张下诏表彰。”

    “臣还记得一事。刚听闻卢尚书言拓跋猗迤、拓跋禄官皆为拓跋沙漠汗之子。此事就是关于拓跋沙漠汗的。臣想想,觉得有必要提及一下。还请陛下允臣道来,作一参考。”

    高光看了看皇帝,司马炽点点头示意他但说无妨。他毕竟缺乏收集信息渠道,一些事情兴许漏掉。他很高兴,众臣能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

    他之所以聚集他们一起,就是多听不同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深知古代信息传递缺乏,尤其是皇帝,若不及时收集信息,很容易被人蒙骗。

    历史上记载的翻车事件,很多都出于此类原因。他可不想,有前车之鉴,还栽在这上面。

    所以他要搞议事堂那一套。后世的内阁、军机处,西方的议会、古罗马的元老院,都是这方面的代表,都可以作为例子吸取经验。

    但又跟它们不尽相同。内阁、军机处太集权,很容易出权臣、党争,议会和元老院又太分权。具体要怎么做,还要试验。

    不过这种也有大弊端。其中最考验的就是作为君主的判断力和决断力。

    高光于是继续道,“拓跋沙漠汗为拓跋力微长子。力微时,即位前期,其部散乱无章法,各部互为攻伐。力微长寿亦多智,逐渐平定诸部,扩大其统属。据传,当时其部控弦上马二十馀万众。”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似乎等众人消化其中“关键”。

    在座诸臣都是老江湖,自然没有他料想的反应,不过面色也在肃然。

    “外则依附曹魏,其时就以长子沙漠汗为质子入洛阳。武帝代魏后,沙漠汗继续为质。然沙漠汗比其父更加杰出卓异,其在洛阳,彼时上至武帝,下至朝臣,皆亲近礼厚于他。臣少年时,亦远远观过此人。”

    “其身高八尺,相貌英俊,肢体魁梧,只一看,就不免生‘此必英雄豪杰也’之心思。后力微年老,沙漠汗请求归部,武帝许之。至于年份,臣老迈记性不太好,已想不起来。陛下可以翻翻往事存记,兴许还有。”

    司马炽点点头,给予回应。

    “沙漠汗回部居有……嗯,应该过了七八年,甚至十年左右,又因进贡而再返洛阳。武帝迎之甚厚。臣还记得当时先皇赠送车马,从城门一直摆到宫门。”

    “待其归途,路过并州,时任冀州刺史的卫太保成公?,密报武帝,言沙漠汗为人智勇双全,恐为后患,请求将其扣留,不准回部。晋武帝未从。后太保又请重金赂鲜卑索头各部,离间其等与沙漠汗关系。”

    “后不久,臣就听闻,拓跋沙漠汗被其父杀害。鲜卑各部亦离散。拓跋力微也年老忧死。”

    高光说到这里,神色隐隐有些唏嘘。不知是为沙漠汗等人叹息,还是此时未有卫太保般人物。

    “当时,武帝因太保定边之功,大赏太保,特恩赐其一子爵为亭侯。太保乞让改爵位与其弟。是时,太保六子皆无爵位,旦有功封爵之赏皆让与二弟,时人以悌称颂之。”

    高光讲完这个往事,最后放高声音,结语道,“臣闻中西二部之首领皆为沙漠汗之子,故想起这个旧事。臣不知其二人是否对昔日沙漠汗之事心有怀恨,也不敢断言其中妥善。还请诸僚与陛下断之。”

    他故事中所言的卫太保就是老臣卫?,西晋名臣,最后官至太保,追谥成公。

    可惜满门都在八王之乱中被屠,只余下两个孙子,卫?和卫?。其时不在家,得存。卫?就是那个“看杀卫?”典故的主人公。

    众人听完这个故事,暗自点头,一边惊叹卫太保之智略,一边心中都升起一些忧虑。

    原来不了解,云里雾里,现在了解些了,原来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曲折,不免生出与高光一样的担心。

    万一沙漠汗二子含恨在心,岂不是引狼入室?

    司马炽将众人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见势,心有不妙。他暗暗忖道,高光说这番话,配合旧事,难道是暗中劝诫不要结盟拓跋部?还是只是担心异族心异,督促小心行事?

    正要说话,打破气氛,左仆射傅祗突然出列开口道:“听尚书令言此事,臣也突然忆起此事。当时此事在洛城大为议论,众人皆赞卫太保之能。臣时为散骑黄门郎,侍帝之侧,接触过后续政事。”

    “那时传来消息说,沙漠汗归途中,为众酋所迎。其值宴中酒浓时,沙漠汗以弹弓射鸟,众首领惊异之。弹弓,中原之物,其鄙处往无所见。”

    “众酋后密报拓跋力微,言世子风度服饰皆同于中原,又习得中原怪异法术,将来继位,必易风改俗,其不如居部落各王子,习于本分,淳厚朴实,这是乱国害民的征兆。”

    “拓跋力微闻言,年老不能辨别,道,不可容者,便当除之。于是众首领收捕沙漠汗,杀之。”

    “卫太保又以重金贿赂鲜卑帐下依附的乌桓部落。乌桓其时首领库贤便传谣,拓跋力微要将杀害其长子的凶手一一抓起来,砍头。”

    “众首领闻言,惧怕,就纷纷带着部落家族逃奔四散。库贤也带其乌桓部南降我朝。拓跋力微于第二年,便病死。听闻,后其子拓跋悉鹿继立。”

    补充完旧事,傅祗开始陈述自己观点:

    “臣觉得,拓跋索头部落分三部,其必有内情。即使中西二首为沙漠汗之子,今时过境迁,也不见以因父仇而记恨我朝。”

    “索头部落世代依附我朝,其疆土寒冷僻远,物产不丰,武帝时,常开易市,求换物资。”

    “臣以为,只要以利许之,以爵封之,势必能拉拢一二。以之为前驱,灭胡驱异。此臣之想,望陛下察之。”

    傅祗刚说完,其子傅宣便接着站了出来,“臣亦有言。请陛下、诸僚闻之。”

    清清嗓子道,“臣对拓跋部落,不太了解。只略知,那拓跋悉鹿之后,是其弟拓跋绰为首,拓跋绰逝后,拓跋弗继任。拓跋弗即拓跋沙漠汗之子。元康四年,拓跋弗死,其叔父,也就是拓跋力微的幼子拓跋禄官为首领。”

    元康四年,即294年。西晋正是贾后摄政,张华、裴?等辅政的平稳时期。

    “拓跋禄官分三部之事,卢尚书已言。臣等虽不太了解拓跋内事,但臣觉得,禄官为拓跋弗叔父,猗迤和猗卢皆为拓跋弗弟。边疆异族多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杂糅之。此等之略,臣敢言和睦者少,中必多生嫌隙。”

    “拓跋禄官分三部,恐也与此有关。臣又闻辽东西之地各据有鲜卑族裔,有唤宇文氏、慕容氏、段氏等。另,河西之地还有秃发氏,昔年,秃发树机能为乱,至今尚记。陇西闻有乞伏氏等。陇上还有以吐谷浑为首者。”

    \"\">西晋为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