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查看河内军力,布置太行山南麓的防御力量,甚至为后续反攻围剿匈奴定路线,是其中之一,且是最大的目标。
此外,郭默此人,也是这次的重中之重。同时,还有邵续。
李矩、郭默、魏浚、邵续四人在《晋书》之中,同属一个传记。也是永嘉之乱后,在中原坚守的四大主力人物,同时心向朝廷。这心向朝廷就其等经历分析,可谓真心实意,十足真金。
四人除邵续出身,稍有背景外,其余三人都是寒微卑贱出身,这也是司马炽非常在意的。
如今,李矩、魏浚已经被司马炽任职,他自然也不想放过与其齐名的郭默、邵续二人。
这二人中,邵续是魏郡安阳县人,他的前期经历比较复杂。其父邵乘官至散骑侍郎,一个皇帝近臣中的小官职。司马炽曾着王延打听过邵续相关信息,但并没有找到最新消息。
只有昙花一现的经历:其在八王之乱时,曾任过成都王颖帐下参军,成都王兴兵讨伐长沙王?V时,其劝谏过,谓手足不可相残。意见没有被听从,于是离开成都王。至此,失去消息。
司马炽回忆传记上所载,他记得,邵续后来相继在兖州苟??和幽州王浚帐下,任过职。永嘉之乱后,苟??、王浚接连被石勒攻杀,其抵抗后赵胡兵轨迹,也集中在幽冀一带。
最后,司马炽问询过卢志,又查探过吏部的档案,才辗转得知邵续最新消息:其竟也在河内郡,今任职沁水县令。
司马炽直呼“好巧”!
而郭默的前期经历很简单,一直混迹乡里,最后得裴整青眼赏识,以壮勇果毅侍奉之。等到河内被攻占,洛阳失陷,其才在河内聚乡民,建坞堡,收拢四周残兵游勇,由此显名。
最后,以奉并州刺史刘琨号令,被其任为河内太守。
永嘉之乱后的前夕,魏浚为河南尹、李矩为荥阳太守、郭默为河内太守,三人合作,成为一颗三角形钉子,楔入匈奴汉赵占领中原的战略要地之上,抵御抗击胡兵。
当时,魏浚最得人心,势力最大,为匈奴所忌。于是刘曜遣重兵围攻魏浚所部,又遣兵沿路埋伏、迎战郭默、李矩援军。
匈奴势甚,援军首先大败,魏浚孤立无援,坚守不得后,被刘曜军擒杀。也是历史上四人中最先牺牲的。
而郭默则是四人中,活最久者。也是其中最晚节不保、最有争议的人。
其在中原坚守不下去后,逃至江南,在东晋小朝廷任职。然而,郭默出身寒微,又是北方流民帅,被朝廷忌惮,官职虚位,并没有实权。还常被其他同僚、上司刁难。
苏峻之乱发生后,其原部下也有参与,因此更被朝廷猜忌。但平乱有功,也被升职。然而乱后,流民帅与朝廷的关系更加微妙。郭默的处境可想而知。
最后,苏峻之乱后不久,郭默就擅杀侮辱刁难他的上司,此人名字,司马炽已忘记具体叫什么,只记得也是当时东晋重要将领。
郭默此行如同造反。朝廷先是招抚,后来陶侃闻讯,出兵讨伐,郭默不敌,死于乱中。
要说郭默此人,按照后世现代的眼光去评价,这活脱脱是一个狠人。
其在河内坞堡时,其妻兄贪墨粮食,并贿赂粮食于妹妹,也就是郭默之妻。郭默当即将妻兄治罪。妻兄潜逃至石勒处,郭默便亲手将妻子射杀,以安民心,表示自己一视同仁。
其被刘曜围困时,无粮为继,于是诈降刘曜,并以妻子儿女家室为人质,后从刘曜手里成功购得粮草。粮草一到,又立马翻脸,筑城坚守。刘曜大怒,将其家室全部投河淹死。
其坚守中原十余年,屡次诈降刘曜、石勒,也屡次失信,付出惨痛代价,直至感觉中原无力为继,最后没能全志,逃亡江南。
这样的人,去评价他,很难!
抛妻弃子,可见冷血;与李矩约定共拒胡兵,后没全志,逃亡江南,可见也算不上义;后来,斩杀朝廷重臣,被朝廷讨伐而死,又忠节不保。
然而,这就是乱世!乱世的人是复杂的。用和平年代的目光去看,乱世人除了可怜,还把人性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如同魔鬼一般。
邵续与郭默也有过同样抉择。幽州王浚被杀后,邵续领孤军坚守屯兵的小城,被石勒军围,孤立无援,于是降于石勒。
石勒恐其生变,于是任邵续子邵?V为帐下督护,暗为人质。而邵续待状况缓和后,便立即断绝与石勒的联系,宣布归顺东晋。亲子邵?V遂被石勒杀害。
邵续后来在幽冀一带坚守六年之久,直到后赵以杀民诱其出城作战,兵败被俘。石勒没有立即杀之,邵续也坚持不降,其余子和部将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也一直坚守城池,没有献城投降。直到其城池被攻下,邵续等人才一起被石勒杀害。
邵续的部分残存部众在其女婿刘遐的带领下,最后南下,归于东晋小朝廷,刘遐被命令屯兵筑城于兖徐,继续抗击胡兵。
永嘉之乱后,涌现的众多流民帅中,只有兖州的郗鉴成功融入了东晋小朝廷,后来还成为东晋柱石一般的人物。
其他人大都在中原就死于非命,少部分逃亡至江南后,也被忌惮,驻防江北,不准渡河。结局也多不完美。后来叛乱的苏峻、祖约就是例子。
刘遐则病逝在苏峻之乱前,因其早逝,算是其中少有正常结局的人物。不过其死后,部下也发生叛乱,虽有其妻刘邵氏及时镇压,但其部也至此衰败。
在司马炽眼里,郭默、邵续这样的人,尤其是郭默,甚至苏峻、王敦那样的人,都不是不可用。他不是来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历史评说的,而是活生生生存于这个年代,贵为皇帝。
他要做的是,择其可用者用之。最大发挥其作用,为自己所用。
能历史出名之人,少有庸才。只要用得好,都能发挥其作用。
更何况,司马炽内心其实是对郭默、邵续之作为,拥有好感的。让他们冷血的是这个世道,他们的心是热的。
只他们坚持不降这一途,就已超越过不少人。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更难能可贵。
就拿这河内太守裴整来说吧,其在后续抵御匈奴兵时,遭遇围困,朝廷救援大军也大败。于是孤立无援后,被河内百姓群起逮捕,开城投降,将其献给匈奴兵。
裴整没有被杀,而是被带至汉赵都城平阳,慕其裴氏声名,被刘渊聘为己用,后来更在前赵朝廷,官至尚书高官。
河东裴氏,在北朝出仕者,不乏其人,家族荣华光辉不堕。延续至隋唐,更是了不得。
在司马炽的思量中,结合其秉性为人,他给郭默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定位:锦衣卫头头!建立诸如锦衣卫类似的机构,查探天下,收集情报,威慑朝臣,是司马炽一直以来的想法。
虽已在兵部建立情报司,但没有一个好头带领,终究难以发展为司马炽想要的。
郭默其人,正适合司马炽心中对情报大佬的定位。够狠辣,够忠心,也善取人心,亦出身寒微。
就算他以后被权柄腐蚀,司马炽只要以后不昏庸,心底明镜,也不会让他翻出什么大浪。到时,借鉴朱元璋接连赐死前两任锦衣卫指挥使的做法,用之震慑朝野,也是他最后的余热。
司马炽不介意背上后世给予兔死狗烹,过河拆桥的评价。不过,这也全看郭默后续能否在新历史中坚持全志。
\"\">西晋为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