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马炽也需要一个时机,来起用郭默。自不能无缘无故就突然对郭默说,你跟我干吧,这里有个锦衣卫头头让你当。
队伍就地扎营,中午就埋锅造饭,自我解决。等到午后一个时辰,大部队终于到达。
得知大部队为赶路,还未进食午饭,司马炽随即叫来缪播、傅宣等人,当面训斥。又立即着人生火做饭。
皇帝陛下等候大部队,一起入城的决心,也跟着被传开。这等荣宠,如同给疲累的军士们注入一剂强心剂,让众人振奋异常,瞬间满腹牢骚,饥肠辘辘也似乎没那么重要了。
一行,到了黄昏,才终于到达野王城。
看着夕阳下的巍峨城池,一些人忍不住,欢欣雀跃起来。等不及欢迎仪式结束,都大步入城,只想早点休息。享受软塌,热水沐浴,热汤暖胃。
司马炽也长吁一口气。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
一路风尘奔波,第一次承受这种苦,吃不好睡不好,比大学开学时的军训还要累十几倍。他也到达了极限,一直都是在咬牙苦撑着,还要保持着良好的仪容、姿态,着实不好受。
两胯也因长时间骑马,被磨得红肿生疼。有时颠簸的,胃都要从喉咙里掉出来。
河内郡是除河南郡外,天下第二户口大郡。野王城作为其郡治,繁华自不用说。城池也建得牢固、高大、广阔。曹武来后,又对其进行了修补、扩建。如在外围修筑新城墙,挖深护城河、筑建兵营等。
曹武、裴整为司马炽一行,准备了城内最优质的服务。作为高门子弟出身,裴整这些年对野王的建设,是不遗余力的。其享乐意志也驱动着他,大建园林、楼阁等奢靡物件。
洛阳内,大晋酒楼等事物的风靡,也影响到了野王。裴整与当地大族合作,酒楼等模仿之物,早已开设起来。
出巡圣驾被安排妥当。司马炽同时下旨,让押粮队伍跟着一同休整三天。前方道路,着人先行查探。
美美睡了一觉,享受了美食,热水沐浴,司马炽第二天精神又抖擞起来,如同又活过来一样。但,说是休息,他作为皇帝,还是休息不能。
早上,司马炽强迫自己早起,继续锻炼。饭后,便带着缪播、傅宣等官员,微服巡视野王城。
拒绝了裴整、曹武先行安排,并请求带路与讲解的想法,司马炽自己勇当带头人,带着一行,无目的走走停停,自行逛街。偶尔问问裴整郡县情况,问问曹武,防御修筑安排。
傅宣、祖逖比较注意曹武所言,缪播则注意着裴整对郡县的描述,思绪本地大族与人才的情况。司马炽更在意河内经济发展。
近距离与一郡之守交谈牧民,司马炽也了解了很多情况,有时还听到耳目一新的言谈。
裴整在治政方面,有一说一,还是不错的。
不过,司马炽也感受出他的治政理念的混乱。或者说,这个时代,还不存在什么理念,没有谁有意识的去归纳总结自己的治政理念,传播育人,导人成熟。
古代政治似乎永远是不可说,讳言,给个眼神,自己理解。
或者也可以换种说法,理念是存在的。如同儒家、道家、法家等等这些学说,就可称为理念。但它们更偏向于是大众学说,上承下效,延续至今,禁锢了人们思想的散发。
具体到每个执政者,是糊涂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儒法这些都偏向从哲学、精神出发,而于物质,只永远是“农耕为本”“士农工商”。
司马炽并没有苛责裴整。
这时代判断一个官员的政绩,仅仅从结果出发,即是否安居乐业,得民心爱戴,农耕丰收,教化完善。从这上面来看,裴整是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其中佼佼者。
而后世那一套丰富的执政思想,什么统筹发展,因地制宜的治理标准,什么治政领域细分,比如经济、教育、文化、军事等,细分领域深挖,都不存在,或者不完善。
譬如经济的主体,农耕,没有谁有想法,去针对本地实际情况,从地形、土壤、气候、水利资源等各种地理性质分析入手,逐步发展。
譬如,治政领域,刺史、太守、县令,一人主政,政事一把抓,不同的事,下同样的药,配同样的方。
司马炽后世虽没深入接触过这方面,但毕竟经过信息时代爆炸的知识熏陶过。对科学发展这一纲领,还是熟悉。
念头升腾,思绪满脑,散发的想法乱飞。
他最后决定,准备写一份考察报告,作为一个模板,用科学分析,科学发展的理论试论之。
就拿河内郡来说,其地理环境大致可以粗略分为三层次。
北部是山地,靠王屋山、太行山等山脉,山地地形的制约,土壤不适宜,农业开发因而滞后。同时,山区居民稀少,民风彪悍,劫掠害命事件常有发生。乱时,还是反贼屯集、亡命之地。
然而,此处却是交通要道。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就位于这些山地之中。是军政、信使、商客等来往的必经之地。
因此,大力治理,保证畅通,很有必要。若发展商事,更是重中之重。
中部则多为平原,其内河网密布,济水、沁水、清水、淇水等,交织错杂。是农业开发最成熟、收成最多的重地,郡内粮仓所在。
但,这些河流水流量较大,常有泛滥。比如济水、沁水。河流的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就成了关键。
南部近邻黄河,沼泽湖泊滩涂较多。是郡内种植水稻、放牧以及蓄水养鱼的地区。
然而目前开发缓慢。这三类用途也没有有效分配规划。比如一些大族就利用自身势力,圈水养鱼,阻止稻田开垦。
而河内的稻谷在此时,是高质量的代表。犹如后世东北黑土地大米。却因此,发展得到了遏制。
或者还可以谈谈,环境保护。黄河两岸,保护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泛滥。要知道水灾以及黄河改道所造成的灾害,每一次都是大祸。
另外,政事变更,对一地影响也是巨大的。
比如早年诸王之乱的纷争,一样影响到了河内。不过比之京畿,受害者少一些。田地遭灾的情况,也没有京畿严重。如今,恢复情况,还算可观。
司马炽考察了三日,结合官府文牍记载,报告已经拟定方向,写得差不多,只等充实内容。
这三日,他也下旨,诏河内郡各县县令、县长,往郡治野王述职。作为他内容获取的途径。
同时,并州方向的使者,也被召见。得知来自并州的新消息。
三日已过,休整日子结束,押粮队伍也开始再次进发。
郡内每天都有出发前往太行,查探道路最新情况的探马。太行陉等通道的最新情况,也接连被带了回来。
太行山中多东西向的横谷,山谷,也被称作陉。其中著名要道者,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八陉。于是,有“太行八陉”之称。
这自古就是晋冀豫三地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因此也成为三地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野王城北上,就是太行陉,是直接穿越太行山的要道,自此进入并州上党郡的高都,一路到壶关。刘琨北上,并州洛阳的信使来往,就是从这个要道进出。
历史上,壶关失守后,太行陉被占,晋阳连接洛阳最快捷的通道因此被断。刘琨所守的晋阳,也就成了孤城。后来,匈奴兵进驻太行,就从此道出并州,南下攻伐河内,兵犯洛阳。
而从野王城至西,到沁水县、轵县,通过轵关,就可以通过轵关陉,由此到达河东郡、平阳郡。
而夹在河内、魏郡之间的汲郡,西北靠太行山,与河内比邻处有一白陉,从此道也可以翻越太行山,到达壶关。
最新情况表示,这些通道仍然通畅。不过,只是近来劫掠现象愈加频发。可能是并州南下的流民所为,也可能是河内北部山民所做。
司马炽听闻情况后,寻思片刻,便唤来裴整、曹武。从他们手中,提出了郭默、段成二人,并擢升他们为押粮副使,各自带上一千精兵,为押粮队护卫。
临行前,又交代二人,注意收集匈奴处情报。这便是对郭默的考验!给他机会,让他脱颖而出。
同时,曹武请命,请求亲自带兵护送粮草顺利到达壶关。其建言:一路凶险,匈奴大帐就在黎亭,距离壶关不远,若得知消息,劫掠粮草,恐有不测,应当重兵保护。
司马炽否决了他提重兵护卫的建议。此次粮草押送只有二十万斛,看着很多。但遣重兵保护,还不够路上吃的。就算够,也消耗大半,所剩无几了。
不过,他说到的匈奴劫掠,让司马炽心神一动。
于是,便唤来众臣,开了个小会。
会议内容是:以粮食为饵,诱使匈奴胡兵来劫,伏而灭之,这个想法是否可行?
\"\">西晋为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