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西晋为君 > 第四十六章 晋阳之现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时的晋阳自刘希从洛阳返回,带来朝廷的旨意后,面貌焕然一新。虽然依旧百废待兴,城池萧瑟,人烟稀少。但,情况在一天天肉眼可见的好转中。

    又有晋阳防御大战的胜利加成,四周流民风闻,皆都投奔而来。城内荆棘已全被铲除,修葺的、新建的房屋也一个又一个迎接来了主人,充满生气。

    晋阳城开始热闹起来。这已是,生机之城!生机焕发,勃然。

    刘琨拿到司马炽“一切皆允”的圣旨,欣喜若狂。冷静过后,第一时间遣人北上、东去,将消息带去并州东部、北部等还在朝廷掌控的三郡。并将其太守召唤至晋阳,举行会议。

    这三郡就是北边的新兴郡、雁门郡,和东边与冀州接壤的乐平郡。新兴郡太守刘殷、雁门郡太守王据、乐平郡太守韩据,闻讯大喜,担忧尽去。立即整兵,加强郡内监控,要道把持,用以防范郡内胡戎,接着跟随使者前往晋阳。

    自刘琨在晋阳大败匈奴来犯的刘景后,刘琨一战成名,声威大震。三郡太守早已耳闻大名,有这样的上司在,都燃起了星星希望。那之后,他们郡内的胡族早先蠢蠢之态,也立即息平,安然下来。

    所以,三太守接到召唤,才敢离郡,同时,对此行皆都抱以期待。

    不日,三郡太守就在晋阳汇合。雁门路途稍远,来得慢些。等王据到达时,刘琨已与其他二人一一面谈,了解其郡内辖区情况、胡部动态。同时,将陛下圣旨亲展,安其等心思。

    王据是一个黝黑矮小的中年汉子,气质精干,脸上有风霜之色,已刻有深深皱纹。其双目幽深,礼仪皆全,只是不善言笑。

    刘琨按例,对王据的到来,亲自出城门迎接。刘殷、韩据来时,他也是同样做法。

    刺史的礼遇,让三人非常感怀。

    洗尘宴过后,三人坐定,聚于刘琨办公书房。说是书房,只是州刺史官衙修葺后,留出来的一间小房,旁边就是刘琨的临时卧室。

    此时人力匮乏,修理了官衙、监狱后,刘琨拒绝了为自己修筑居所的建议,让人先以城内居民住房为先。

    之所以先修官衙、监狱,这是官府的象征。官府的稳定、树立,在乱世中有安民心之作用。

    刘琨首先亲自请出圣旨,让王据观看。

    刘殷、韩据二人虽已经看过,再次看到,仍心头火热,激动难耐。此时没有先说话,都把目光聚焦在王据身上,现在临到他的场。

    只见王据细细读完圣旨,捧还刘琨,同时身子剧颤,双泪横流,忍不住出声,“天可怜见!我王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又捶胸哀痛,高声唤道,“父亲、母亲,儿终于可以为你们报仇雪恨了!”一时情真意切,哀毁逾恒,难以自制。

    刘琨三人徒然见此,没料想王据竟如此激动,皆是一愣,随即听到后句,又想起对方的籍贯,心中明了。

    王据是晋阳人士,虽不是那享有盛名的太原王氏出身,但上溯祖先,二家也有瓜蔓可寻,算是其支脉。

    王据在雁门为郡守,因雁门苦寒,其亲人皆居乡里,没有随之往雁门。

    刘渊徒然兵变,荼毒并州西部、南部,纵兵劫掠。王据来不及相救,其父母家人就因此亡于胡兵铁蹄之下。

    想到这,刘殷、韩据心有戚戚然,同时也有庆幸之感。他们皆是本地人任本地郡守,又地靠冀州,没有被刘渊胡兵侵入。所以,没有遭受至亲丧乱之苦。

    然而,又想起郡内栖息的不少胡族部落,已有蠢蠢欲动之态,心里升起一片忧愁。他们的乡族家室都在本郡,是割不断的血脉、羁绊,若胡族之势不可压,难道也要家破人亡吗?

    刘殷通熟经史,以至孝闻名。是远近闻名的名士。一时间,想起亡曾祖母、亡父,也跟着哀戚。又念起母老,家有七子,二女年幼,难道这世道就该这样?既是痛心,又是不甘。

    等王据哭声渐小,发泄过后,有了抑制,刘琨才发言宽慰道,“王太守之苦痛,越石感同身受。不过,还请节哀!”

    目光又转视一旁两人,语气悠悠,“死者之仇,海深山高,不共戴天,我等焉能不报?生者尚存,还有挂念,只有清净胡贼,我等后嗣才能安稳生活下去。逝去的亲人乡党才能瞑目九泉。”

    继而,长叹一口气,看向三人,“今并州之势,你我皆都清楚。琨也不讳言,一旦刘贼势盛,州内各处胡族皆应之影从,并州危矣,天下危矣!”

    “洛阳传来风闻,陛下登基日初,宣帝降世,预言胡贼灭朝,乱我江山,腥膻肆虐中原,中原子民难存一二。你等可想如此否?”

    三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此事。并州路途遥远,又交通不便,加之兵乱,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来自洛阳的消息。上次消息还是先帝崩天,新帝登基的天下传令。哪知道这当时竟还发生过这等事情?!

    不禁都被刘琨这话骇住了,睁大双眼,目光茫然失措,寂然无声。王据也停止抽泣,在那里瞠目。刘殷也顾不得感同身受,瞪目直视刘琨。

    他们试想了一下这种惨状,皆浑身忍不住颤抖。

    他们世居并州,百年来与胡族杂居,也有百年的争斗史。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让他们深深知道,匈奴等胡兵残暴嗜杀,凶蛮难制,不似常人。

    就拿不远来说,十余年前,惠帝之初,上党匈奴人郝散、郝度兄弟阴谋反叛,劫掠上党及周边各郡,杀人无数,被杀者惨状血淋淋仍如在眼前。

    还有如今这刘渊之乱,西河、上党、太原,皆被其肆虐掠夺,所存者屈指可数。整个并州瞬息之间,白骨累累,哭声震天。

    若真如风闻预言,胡贼乱中原,哪还有晋民可存?就算存活下来,也是沦落为胡族奴婢,生杀予夺,生不如死。

    胡贼蛮人手段,待人酷烈,何况奴仆?

    刘琨看了三人各一眼,将他们的神色收入眼底,知道自己的话奏效了。

    “但,琨不信!”

    刘琨放高声音,厉言道。

    “陛下曾有言,他亦不信!君等试问,胡贼何德何能,焉能统御中原九州?”

    “然而宣帝降世,言此语,一定有其中道理可存。所以宣帝才降世警告,说出预言,力图让陛下振兴江山,灭胡立威,活我晋民!”

    “由此可见,预言可改,非不可逆者!今陛下降下圣旨,允我等全力,即是对我等的厚望,灭胡兴并,将是你我之功!”

    又正色敛颜,朝向王据,“今胡族仍肆虐本州,杀我乡党,你我当奋发图强,剿灭贼寇,清澄州内。琨斗胆,请王太守将眼泪哀思留到功成之日!”接着,深拜一礼。

    “你我相扶相济,共御敌寇,还并州一片朗朗乾坤!”

    他挺身,虎目圆睁,巡视三人,朗声而侃谈。

    “琨敢有此志!君等敢乎?”

    王据在刘琨直视下,停住伤悲,用力抹掉双颊泪痕,双眼微红,语气嘶哑,却豪气附和,“好!是据失态了!谨听刺史一言,王某不诛尽胡贼,誓不为人!”

    “加我一个!韩某也早晚食虏肉,饮胡血。为并州山河上祭!”

    壮汉子韩据接言,一锤几案,厉声宣誓。

    刘殷挺直腰背,“殷虽老朽,热血未干,也算上我!”

    “好!为子孙计,为老父母计,我等痛饮此杯,不破胡贼,绝不惜身!”

    刘琨大声附和,站起身,将茶盏端起,敬向三人,一饮而尽。

    \"\">西晋为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