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纵然是家里有些简陋,在这个离乡背井的灾害连连的年月,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床上铺的,身上穿的,就连新房里的洗漱用品基本都是月莺亲自安置的。
被褥和衣裳都是她早就做好,从家里带来整套崭新的,红绸花是她和婆婆亲手挽就的,就连家里的门窗和家具都是林柏耀买来油漆自己动手重新刷了两三遍。
整个小院焕然一新,连毕道远都暗自称奇,这所小院自己荒废了许多年,没想到今日改头换面,迎接了一家新的主人!
成亲这日是1879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正是一个黄道吉日。
少诚和月莺终于结为了夫妻!
成亲不久,林柏耀便回了巩县老家,只留下坤娘母子婆媳在京。
这一年的三月八日,日本侵占琉球,改置冲绳县。
八月十七日,崇厚在沙俄胁迫下,擅自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十八条。
条约的内容:一、中国仅收回伊犁城,但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以及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土地却划归俄属。
二、赔偿\"代收代守\"伊犁兵费及恤款五百万卢布(合银二百八十万两)。
三、俄商在蒙古、新疆贸易免税。
四、通商路线增开三条:除原有从恰克图至库伦,经张家口、通州到天津外,增加尼布楚至库伦;从科布伦多至归化,经张家口转天津;从新疆经嘉峪关、西安或汉中至汉口。
五、由陆路运入天津、汉口的俄国货物,进口税较海路运入者减低三分之一。
六、开放松花江,俄商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古城、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七处增设领事。
条约签订后,国内舆论哗然,纷纷谴责崇厚丧权辱国;清政府也以此约\"流弊甚大\",拒绝批准,并将崇厚革职拿问,光绪六年(1808)七月初七日开释。
公历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0月25日中国化学家徐建寅乘坐法国\"扬子\"号商轮由上海出发,赴德考察。
12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琉球事变后,清廷在日本并琉球的刺激和朝臣防日本亟自强的呼吁下,终于痛下决心,切实筹备海防。
1879年11月,李鸿章向南洋订购的四只蚁船抵津。
李鸿章将其分别命名为镇东、镇西、镇南、镇北,留北洋调遣。
北洋舰只渐多,李鸿章遂奏准军将领提督协勇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统领海防军舰。
1879年,向英国订造了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
希望日本人听说我们有了海军利器,便能够稍微收敛一个向东扩展的阴谋!
这个愿望现在看来,简直是痴心妄想!
列位,听我说一说丁汝昌其人吧!
丁汝昌,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
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
前文曾说过淮军曾接收过湘军转移过来的四大部,其中由太平军投降过来的程学启部是最为英勇善战的,丁汝昌即在此部。
丁汝昌幼年曾入私塾读了三年书,因家境贫穷,自十岁起失学,出外帮人放牛、放鸭、摆渡船等,以补贴家用。
在丁汝昌十四五岁时,被父亲送到同族伯父的豆腐店学徒。
咸丰元年(1851年),庐江一带发生严重灾荒,丁汝昌父母先后病故。
咸丰三年十二月(1854年1月),太平军占领庐江,丁汝昌征入太平军。
而后他随太平军驻扎安庆,成为程学启部下。
咸丰十一年(1861年),安庆被湘军围困危急,身为太平军陈玉成部下的程学启,深夜率丁汝昌等300余人翻越城墙,向集贤关湘军训导曾贞干投降。
湘军将领曾国荃对这批降军存有疑虑,每逢战斗,必令他们居于前列。
七月十三日,程学启、丁汝昌作为前导,攻破安庆北大门外的太平军营垒3座,断绝了安庆北面的交通,使守城的太平军处境更加艰难。
八月一日,曾国荃指挥程学启、丁汝昌等攻占安庆,太平军守将叶芸莱以下1.6万人全部战死。
战后,程学启升任游击,赏戴花翎,充当开字营营官,丁汝昌升任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
当时因上海士绅请求,曾国藩命令李鸿章组建淮军,支援上海,并将大都由安徽人组成的,程学启的开字营拨归李鸿章指挥。
同治元年(1862年),程学启、丁汝昌等随李鸿章乘轮船前往上海。
八月,配合刘铭传铭字营与太平军战于四江口,刘铭传见丁汝昌作战英勇,请李鸿章把丁汝昌调入铭字营,仍充哨官,统领亲兵100人。旋改统领马队,升任营官,授参将。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败亡。曾国藩北上督师剿捻,由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办理后勤。
丁汝昌升为副将,统先锋马队3营,随刘铭传北上,与捻军作战。
同治七年(1868年),东捻军被清廷剿灭,丁汝昌因功被授为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
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决定裁军节饷,刘铭传拟裁去丁汝昌部马队3营,丁汝昌致书抗议,刘铭传怒其不执行命令,欲杀之。
丁汝昌闻讯,驰归故乡巢县,得免杀身之祸。
同年,发生日本侵略台湾事件。
清政府展开海防大筹议,李鸿章力主购买铁甲舰,办理海军。
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
丁汝昌罢职归田,闷闷不乐,其妻魏氏,是湖北钟祥人,出身书香门第,是一位有见识的女子。
她安慰丁汝昌:\"我们家有数亩薄田,足够吃饱肚子,大丈夫建功立业,自然会有机会是,暂且等待。\"
家居数年,丁汝昌时常想到李鸿章身居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姑且前往天津投靠。
李鸿章素知丁汝昌才略武勇,就对他说:\"刘铭传与你有过节,如果我用你,就会与刘铭传发生不愉快。
你应该和他分道扬镳!
如今我打算创建海军,缺乏人才统率,你如果能赴英国学习海军,毕业归来,将把此任交付给你。\"
当时,陕甘总督左宗棠正在指挥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因素知丁汝昌作战英勇,奏请发往甘肃差遣。
李鸿章不愿丁汝昌西行,便以丁汝昌伤病复发为由,把他留在天津。
光绪五年(1879年),清政府从英国订购的\"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艘军舰来华,北洋军舰日渐增多,李鸿章奏准将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派充炮船督操。
然而李鸿章想让丁汝昌到英国学习海军的事情却一直未能成行。
如此,我们根据丁汝昌的生平事迹可以知道,其实他并不懂海务,不懂船务,也不懂如何带领海军。
他应该是一名陆战将军,如果在陆地上战争,他无疑是一名勇将,但是到了海里,他是茫然无知的。
这样的一个统帅,势必会为将来的决策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虽然这并非他的原意。
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期间任命的另一员陆师大将为叶志超。
那么叶志超是何人?能力才干人品如何呢?
叶志超,安徽合肥(今肥西)人。
自幼父母双亡,由舅父收养。少年帮舅父放牛,做杂活。
青年时期参加解先亮团练,担任伙夫。其身材魁梧,猛力过人。
一次,解先亮率团练攻打王圩太平军,他要求参战被准允。
激战中,一土铳枪弹击中他的腰部,将其打倒在地,人们皆以为叶大呆子被打死了,可他却从地上站起来,继续参加战斗。
原来土铳枪弹击中的是腰刀,没有伤他的身体。
解先亮以为,叶志超不是凡人,大难不死,必有洪福。
以后每次战斗都让叶志超上阵,而叶志超在战场上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屡建战功。
同治初年(1862年),叶志超认为,在地方干团练,不足成功名,遂往江苏投淮军张树声帐下。
是叶志超的妻弟,于是就委任他做了前营帮带。
淮军收复常州、太仓及援浙诸战斗中,叶志超参加了所有战役,战功卓著。
同治五年,改带马队新左营。
待朝廷平定了苏浙一带的太平军后,叶志超随刘铭传被调去进剿捻军。
同治六年十二月十日,赖文光率东捻军突围至张桥,正在吃饱的时候,叶志超在山西布政使刘秉璋指挥下,率军冲入东捻军阵地,指挥军队狂杀。
两军对垒,肉搏近战,叶志超身受矛伤,把伤口用撕掉的衣衫破布裹上,继续力战,直到最后会同总兵才贵、杨岐珍等将东捻军击败,杀戮东捻军五六百人。
十二月十一日,赖文光率东捻军突围至扬州东北湾头,中炮身亡,其余的部下乘大雾向天长退去。
他又率马步队穷追不舍,一直向北追到天长,又在汊河杀败捻军,擒获和斩杀无数捻军,一举将东捻军剿平。
清廷赏赐额浑巴图鲁名号,如遇有官缺可以先紧着他。
在围剿西捻军中,他在南乐,大战德州、平原几个战役中间,也立下不少战功。
同治九年,东西捻军剿灭后,正好清廷命李鸿章办理北洋军务,李鸿章遂将其留北洋使用,派为马队统领,驻扎在保定。
当时由于大旱,京畿之地多有饥民起义,李鸿章都是命令叶志超前往剿办,没有平息不了的事情。
他是擒不到首领,不解散起义的军队,决不罢兵。
光绪元年(1875年),署直隶正定镇总兵,率新式练军守天津新城,为大沽口后路,拱卫海防。
照理说叶志超应该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勇士,派他来修建大沽炮台,镇守直隶,也是很有道理的深思熟虑的结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