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梦国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四方来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说楚风的檄文发出,吕后也针锋相对地发了一篇类似檄文,要征讨楚风这个“假太子”、“真叛逆”。

    不过宣德门之变那日,毕竟有文武百官数百人,宫娥、太监百人。虽然吕后严令消息不可透露,然后她也将神皇心腹屠杀殆尽,但毕竟不少右党官员逃脱了,而且左党之中终究还是有人心向正统的,所以消息终究还是走露了出去。

    随着楚风的檄文慢慢传播,首先是天下学子们,对吕后口诛笔伐。而后,不少官员纷纷表示支持太子殿下,直接逃往荆州。

    这些官员虽然都还在路上,但是根据飞鸽来信统计,投诚的官员不下千人。

    这些官员有文官,也有武将。他们或带了部将前来,或带了幕僚、乡勇,总人数恐怕也有万余。

    楚风这篇讨逆檄文的效果,倒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原本他不过是想揭露吕后真面目,还自己一个清白,免得天下人误解的。结果现在大虢内部舆论一边倒地支持他,而且还引来了大量人才投诚。

    没错,那些官员和他们的下属人数不多,加起来不过万人而已。

    但是这些官员在帝国微弱之际,依然可以远离故土,来到帝国本土的最南部——荆州,来支持他们的储君。

    他们的忠诚必然是可靠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才是帝国真正的人才,远非左党之人可以比拟。

    左党如今内部虽然团结,但也不是铁板一块,左党分为两系。

    一系是传统的左党成员,可以认为是元老系。他们基本位高权重,贪腐成风。

    另外一系则是上清党人,上清党算是左党分支。他们明面上以圣人学生自居,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代表的是士大夫、大商贾、大地主的利益,暗地里男盗女娼,作恶多端。

    最要命的是,上清党人普遍只会纸上谈兵。元老系能身居高位,多少还是有些水准的。

    而上清党人,普遍都是书生,并无实战能力。他们捞取民脂民膏的能力丝毫不弱于左党元老系,但是到指定政令、促进民生之时,却是束手无策或者乱搞一通。

    以扬州镇江府为例,镇江知府乃是元光十二年的二甲进士。

    此人将八股文章写得是妙笔生花,平时跟人聊天之时,常常可以引经据典。说起古今英雄,更是仿佛谈笑之间,便可轻松超越。

    他首先是入了上清党的圈子,然后更是花了大价钱,给安排了一个知府官位。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但是这位兄台,花了大价钱当知府,却不是为钱。原因无它,他家太有钱了。

    他自幼家庭优渥,当官还真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只是他一上台,便觉得镇江府农田产量太少,不如改种桑树,大力发展纺织业。

    他的下官都劝他,可他依然一意孤行。

    结果桑树还没种出来,结果他治下饿殍满地,农民流离失所。

    吏部考核之时,他的府本非但排名垫后,而且还有大过需要受罚的。

    但是这一次,他依然出了大价钱,把自己罪责抹去。而且还申请外调,换去了一个新的府,继续当知府。

    后面他每每提到镇江府之难时间,便说镇江偏远之地,民众不受教化云云。

    实际上现世农业生产力底下,比之楚风前世亩产千斤粮食不同。现世粮食亩产最多也过数百斤而已,前提还是老天保佑,这年风调雨顺。

    这种小农经济最是脆弱,稍有不慎,便会土崩瓦解。

    而这个上清党知府,不顾民情,悍然妄为。置百姓于水火之中后,更是不管不顾,拍拍屁股走人,实在是可恶至极!

    此人不过是上清党的缩影之一了,还有更多不堪着,罄竹难书。

    所以如今左党以帝后吕姬、左相吕鸿为首,底下真正的能臣猛将其实不多。

    也并非大虢没有人才,只是真正的人才,哪里愿意和左党同流合污。

    而今楚风的讨逆檄文,非但声讨了吕氏,更是如同《增广贤文》一般,将帝国境内真正的人才吸引了过来。

    对于帝国境内一边倒的舆论,吕后采取的封口措施。

    她大兴文字狱,到处抓捕对她言语不敬之人。不管对方是曾经公开写文章,讨伐她;还是写了一首藏头诗,嘲讽她。只要被她抓住的人,一概杀头。

    而左党的官员们,为了讨好吕后,自然无所不用其极了。有的官员,甚至将这次文字狱,当做了打击报复对手的好机会。

    他们将一些仇家的名单报了上去,而吕后直接派出锦衣卫,也不用过多审核,直接将这些人就地诛杀了。

    一时之间,吕氏实际控制的四州之内,人人自危。要不是兖州现在被叛军控制了,恐怕也会难逃魔手。

    因为这道檄文,三王子竟然也派了使者前来。

    他的意思是想拉拢楚风,两人结为同盟。先一起合力击败吕氏,而后尊楚风为神皇,他自己当个亲王。

    对于楚江这番言辞,楚风自然是不信的。

    此人为了帝位,甚至可以出卖国家,和蛮族勾结,举刀砍向自己的同胞。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将辛苦得来的帝位拱手相让。

    更何况,比之吕后的篡位,三王子将蛮族引狼入室,更不得人心。

    大虢立国虽然只有数百年,但是大虢所在的中土东大陆,向来和蛮族不和,已经争斗了千年。

    大虢一直也在跟蛮族战斗,一直到前代神皇,封狼居胥,终于扫平蛮族主力,这才有了几十年的和平。

    每年大量百姓,前往狼居胥山凭吊先烈。这些人中,很多都目不识丁的寻常百姓而已,但因为前代神皇的丰功伟绩,甘愿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而去。

    可以想象,大虢上到士大夫,下到黎民百姓,对于蛮族的仇恨都是无与伦比的。

    在前来荆州投诚的官员、学子之中,以冀州的反应最快。

    他们只是刚一收到檄文,确认了楚风真实太子身份,便立即响应了。趁着三王子还没反应过来之际,便已携带一家老小,乘船顺流南下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