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梦国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登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神皇的牌位归入太庙之后,楚风继续服孝了四日,大成七日之数。

    这段时间,包括屈备在内的大小官员,频繁向楚风上书,请求楚风以国事为重,先行登基,回归大统。

    当屈备带着荆州文武,第三次郑重向楚风进谏的时候,楚风终于答应了屈备的请求。

    其实这也算是自古以来的帝王把戏之一了。

    大虢乃是礼仪之邦,哪怕相对于建国初期的时候,现在已经是礼崩乐坏了,只是一些传统却依然沿袭了下来。

    每每先皇驾崩,新皇当立。不论是国难当头,需要紧急树立新王,还是太平盛世,需要正常请太子登基。对于群臣的请求,当朝太子必然需要推再三。

    一来表示自己以孝道为先,二来也是表自己谦恭得体。

    但是群臣和太子双方,各自内心都非常清楚,这不过是演给愚民的把戏而已。

    当然历朝历代的皇帝,莫不对于普通百姓采取愚民政策。一群不怎么聪明的人,才好管理。

    大虢虽颁布了《大虢律例》,列举了三千多种案件和处理方法。在现世,也算是比较先进的判例法系了。

    但是事实上,大虢依然遵循的乃是礼制,而非法治。比如这孝道,便是群臣和百姓们最终重视的。按《大虢律例》,不赡养父母者,可判斩刑。在皇权不下县的乡野,一些乡老也会以不孝之名,将一些年轻人处于私刑。轻则鞭打谩骂,重则直接浸猪笼,取了性命。

    所以楚风哪怕本身对于这样的做法是嗤之以鼻的,但是也必须遵循这亘古长远的礼法。

    每每拒绝大臣之时,更是配合上一阵痛哭流涕,连楚风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几分为真,几分为假。

    这些把戏在楚风前世的历史中也出现过,如当年宋太祖黄袍加身,朱元璋应天称帝之时,两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此时却如同羞涩的闺女一般,屡屡推却,而后群臣们又屡屡进谏,甚至不惜以死相逼。

    后面来劝说楚风登基的人越来越多了,除了荆州百官,更是还有其他州来投靠的人。

    经屈备和柳叔文筛选,楚风暗中都跟这些人接触了一下,大概明白了他们的能力。

    对于楚风来说,登基是很有必要的。他需要表示自己是正统,需要扳倒吕后,为自己的父母、为那些救他而死的无数生命,报仇!

    他心中也是有一些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他不是圣人。他现在走的路,更多是因为先皇帮他铺好了,然后现在无数人推着他走,他不得不走了。

    然后登基对于群臣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道家有阴阳之说,其实人除了性别有阴阳,人性也是有阴阳之分的。

    不管是荆州本土官员,还是前来投奔的名士、学子,他们除了真的满腔热血以外,更是希望给自己和自己背后的家人,谋一条明路。

    等到新皇打败了吕后和其他一众叛军,那么他们便有了拥立之功,以后自己前途一片光明了。

    楚风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他自然不会被这些官员名士们口中的圣人之说迷惑了。

    他相信,对付这些官员,他必须一手持苹果,让他们知道跟着自己的好处。同时,他也需要一手持刀,把拿住他们的痛处,让他们保持敬畏。

    至于是左手持刀,还是右手持刀,这也需要看形势,然后进行判定了。

    这边是帝王的制衡之道其一。

    屈备在江陵城中央地带的公爵府,已经被推倒重建。他直接召集了上万名工匠,不过短短七日时间,便建造起了一座简易的天子行宫。

    屈备自己则住到了总督府衙之中。其实自先皇册封楚风为太子之日起,他便很少出总督府衙了。多日的操劳,让他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更是压得后背又弯了一些。

    ......

    天复元年五月初一,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楚风即将登基。

    天复乃是楚风自己定下的年号。其他大臣有建议天顺、元统等的,都被他一一否了,最终他取了天复二字。

    这二字一方面表示天赋神权,他乃是真龙天子;另一方面复也是复仇之意,提醒他时时刻刻不要忘了家仇国恨。

    现在距离先皇驾崩,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城内悲伤的气息已经缓和了很多。

    为了庆祝新皇登基,城内张灯结彩,处处充满了喜庆。

    寅时,楚风已经穿戴了神皇冠冕,到了太庙之中。

    他率领群臣,先是拜祭了先皇和列祖列宗,而后回到行宫奉天殿。

    第一通鼓响,百官整理朝服。

    第二通鼓响,文武百官按照品级排好顺序。

    第三通鼓响,文武百官依次进入奉天殿内。

    待百官在殿内站好,由知班大唱“班齐”。

    随后音乐大作,楚风携帝后上官婉儿,穿戴神皇冠冕,一同踏上御座。

    百官齐齐下拜,殿外五千御林军也单膝下跪,一起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这万岁的声音传到行宫之外,无数的低阶官员、百姓和荆州卫的士兵,都跟着一起大喊“吾皇万岁!”

    一时之间,江陵城内,竟是百万人,将他们的敬意以这万岁之声传出,震天撼地!直达云霄!

    受到这气氛感染,楚风也一脸激动地对群臣说道:“朕既受命于天,必不负众望。率列位臣工,诛杀奸佞,平定叛乱,还四海以清平!”

    “传朕旨意,自即日起,上官婉儿为帝后,乃天下国母。”

    “屈备护驾有功,封左相,加封太师之衔。”

    “柳叔文德才兼备,精通军略,封右相,统领天下兵马。”

    “张九全历任兵部侍郎,熟知辎重粮草调度,封为兵部尚书。”

    “任然大将军战功卓著,乃天下名将,封威武大将军,不日便率王师北伐。”

    ......

    其实百官名单,楚风和屈备、柳叔文早已拟订好了。当然也给投诚的官员、名士们留了不少位子,比如吏部尚书李英就是来自豫州,他本事豫州布政使,也算是丰墨的肱骨下属了。

    还有李英,他来自冀州。原是楚江手下的车骑将军,擅长统领骑兵,有了他的加入,也算是补足了楚风一方的一个短板了。不久之后的讨逆,楚风便准备让李英当开路先锋。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