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92章 大明日报正式问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由编辑再三检查,确定无误后。

    开始进行活字印刷。

    由于是第一次,所以,朱桢显得有些保守。

    仅仅印刷了一千份。

    他想要看看,市场会如何选择。

    如果人们评价高、满意度高。

    那就继续按照当前的模样,去写稿、排版、印刷。

    如果人们大多都不满意,那就立刻止损。

    改变稿件种类,改进排版方式,争取下一次达到最好。

    随着印刷的大明日报一份份出来,朱桢的心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能不能让大明日报在武昌城一炮打响,就看你们的了!

    准备好的报童上前,每人领取了五十份报纸。

    由于大明日报第一次问世,所以朱桢决定,暂时先免费发放。

    赚卖报纸的银子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尽快的将大明日报的名声打响,让它流传开来。

    成为众口相传、人尽皆知的一个事物。

    如此一来,有了名气,方能站住脚跟,屹立不倒。

    数十名报童来到武昌城的大街小巷,手里挥舞着的报纸,大声吆喝道:

    “大明日报,免费的大明日报!”

    “吏部尚书贪污二十万两,被锦衣卫灭杀满门。”

    “北方异族整兵秣马,意欲再度入侵北平!”

    “水泥路背后隐藏的秘密,你知道吗?”

    “关于下一年武昌土地税收变化,官方这样说——”

    “楚地粮食收成汇总,重磅公布!”

    “皇城秘闻:王御史包养情妇,被正妻当场抓获!”

    “楚王妻妾成群,却生猛如虎,原因究竟何在?”

    “众多精彩消息,皆在大明日报中。”

    “每人仅限领取一份,先到先得!”

    没错,大明日报第一期。

    里面有关于楚王的秘闻。

    而且还比较劲爆。

    另外,说出来让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这篇文章,竟是朱桢自己写的。

    当然,他不是为了炫耀。

    主要是觉得,武昌城内的百姓,应该都会对自己这个楚王比较感兴趣。

    再加上自己喜欢纳妾这一“美名”已经传扬出去。

    应该会让很多人都对大明日报上的这则文章,非常感兴趣。

    大街小巷上,报童们拿着报纸四处吆喝,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他们指着报童,议论纷纷:

    “大明日报,这是什么?”

    “小童嘴里喊的那些事情,难道都在这大明日报中记载吗?”

    “我得买一份,了解一下明年的土地税收政策。”

    “是免费的,一人一份,先到先得。”

    “是吗?那赶快先去领一份。”

    百姓围住小童,要他手中的大明日报。

    得到报纸的人们站在原地,开始看了起来。

    无一例外。

    当看到北方蛮夷厉兵秣马,准备再度入侵中原时。

    人们脸上尽是担忧与紧张。

    暗自为北方的局势捏了一把汗。

    当看到吏部尚书贪污二十万两银子,被锦衣卫灭杀满门时。

    人们不禁拍手称快,纷纷叫好。

    当看到楚地粮食收成汇总时。

    人们不由感叹,楚王就任这才多长时间,竟然让粮食增收了这么多。

    当看到楚王妻妾成群,却生猛如虎的原因时。

    人们顿时笑出了声。

    大街上,还有许多不识字的百姓。

    他们只好围着某一个认字的先生,让他拿着报纸,把上面的字念出来。

    随着一个个新闻、一条条文章被读出来。

    围观的人或是大笑、或是忧愁、或许惊喜、或是恍然大悟。

    总之,每一个人都感觉收获颇丰。

    一传十,十传百。

    大明日报逐渐被更多人知道。

    人们连忙上街,去抢报纸。

    毕竟,一人一份,先到先得。

    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店了。

    没过多久,一千份大明日报就全发出去了。

    当晚。

    武昌城的茶馆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人们不听戏、不闲聊、不看评书。

    只是围着中间一个手拿大明日报的人,坐成一圈。

    中间那人展开报纸,声音高昂:

    “诸位老少爷们,下面听我念第三条文章。”

    “皇城秘闻:王御史包养情妇,被正妻当场抓获!”

    登时,场上爆发出一阵大笑。

    这类事情,平时想要听到,那可不容易。

    今天可一定要满足一下心里的好奇。

    所有人的眼中都带着一丝期待之色。

    念报之人一字一句,声音抑扬顿挫。

    场上时不时爆出起阵阵哄笑,氛围好不热闹。

    这样的场景,不仅发生在茶馆中,还发生在抢到报纸的人家中。

    第二天。

    大明日报的知名度更广了。

    大街小巷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人拿着报纸,读着上面的内容。

    旁边则围满了人,竖起耳朵认真听着,生怕错过一个字。

    第一期大明日报,第一次印刷。

    效果不错,大获成功!

    消息传至大明报社的总部后,那十五个文人顿时沸腾了。

    今日大明日报的爆火,象征着他日,我等皆可名留青史。

    朱桢更是欣喜若狂,高兴得从原地蹦了起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期大明日报备受人们的喜欢,就意味着,自己的理念与方向是正确的。

    以后只要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激动之下,朱桢有些坐不住了。

    他推开门,走到大街上,打算亲眼看一看人们的反应。

    果不其然。

    一出门,就看到一处石台上。

    一个身穿长袍的秀才拿着大明日报,声情并茂的朗读着上面的内容。

    旁边围着一群人,虽然不识字,可一个个却听得津津有味。

    毕竟,在这个缺乏娱乐的时代里。

    能有报纸这么一个集专业性、新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事物,自然会引起人们疯狂的追捧。

    “可以继续印刷了!”

    说干就干,朱桢立马返回大明报社。

    命令将第一期的报纸,印刷一万份。

    很快。

    崭新的报纸出炉了。

    报童每人拿着五百份,兴致勃勃地走到街头。

    刚一开始吆喝,就立马有人围了过来。

    一传十,十传百。

    消息很快扩散出去。

    不一会儿,这些报童就又被紧紧包围了起来。

    先前没有抢到报纸的人坐不住了。

    他们挤破头,想要冲进报童身边,领上一份大明日报。

    场上形势异常火爆。

    报童手里的报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飞速减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