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546章 还这么多钱,肯定有问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远在武昌的朱桢很快就收到了潭明的消息。

    但他得知朱梓已经拿下整个大陆的北方地区,瞬间兴奋不已。

    但很多问题接踵而至。

    管理人员自然是重中之重。

    无论如何,所有人的观点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绝对不能够用当地人成为管理者,那就只能够从大名这边运输过去。

    可由于这一次所需要的管理人员数量众多。

    整体核算下来,至少也要成百上千个。

    一下子任命这么多的官员,那可不是朱桢一个人能够完成。

    于是,他便直接来到了应天府。

    朝堂上。

    众多官员人物光圈都放在了朱桢的身上。

    这才刚开始上朝,就有官员询问。

    “楚王殿下,距离上一次您来到应天府,已经一月有余。”

    “不知您今日是否是来还钱的?”

    此话一出,瞬间就问出了众多朝廷官员关心的问题。

    毕竟现在国库紧缺,如果再不将之前借的钱还上,恐怕下个月官员们的俸禄都没有办法及时发。

    绝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自身的利益。

    否则,又怎会如此猴急的发出提问。

    只是他们不知道,朱桢自始至终根本就不缺钱。

    国库紧缺,随时调用楚王府的资金便可。

    “李大人不必如此担心,今日我前来上朝,自然是早就已经将资金准备好。”

    说罢,朱桢高举双手拍掌。

    下一秒,便有几个太监提上来几个箱子。

    朱桢将所有箱子全部打开,白花花的银子瞬间闪亮登场。

    就算没有仔细的算过,但光是这几箱银子的分量,就绝对已经超过了之前所借的款项总额。

    这可让在场的很多官员看了之后,瞬间松了一口气。

    而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见到这一幕,立刻哈哈大笑。

    “不错,如期归还银子,是我老朱家的种!”

    “赶紧算算,这些银子加起来究竟有多少钱。”

    朱元璋让户部尚书赶紧行动。

    后者也迫不及待的来到了这些因子面前,当着所有大臣和朱元璋的面开始统计。

    大约花了半炷香的功夫,就已经全部统计完。

    户部尚书重新面对朱元璋,双手作揖微微鞠躬。

    “启禀陛下,这里一共有三百七十万两白银。”

    此话一出,瞬间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之前借走的是两百万量,没想到还的时候甚至还多出了这么多。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朱桢就能够赚到这么多钱,着实让人感慨。

    朱元璋的笑声更是不停。

    “很好,咱这回放心了。”

    “各位大臣们,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朱元璋知道,之前借钱一事虽然很多大臣都同意,但大家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

    生怕到时候会酿出大错。

    不过现在白花花的银子直接摆在眼前,众人又怎么还会有其他的想法?

    “楚王殿下真乃天才,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赚这么多银子。”

    之前还想要向朱桢讨债的大臣瞬间变化的语气。

    其他大臣也跟着随声附和,都夸赞朱桢是个赚钱的人才。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够确保国库之前亏损的钱全部填上,自然就满意了。

    在这个基础上。

    还能够多得一百多万两,是相当意外的事情。

    当然,朱桢肯定不会花冤枉钱。

    原本在台面上借的是两百万,这回还了三百多万,自然是有他的目的在。

    “老六,之前说好的不要利息,怎么多出了这一百多万两?”

    朱元璋也是个人精。

    他肯定不会对这种事情视而不见。

    万一这是朱桢想要通过高昂的利息来换回之前海外就藩的欠债,那肯定不行。

    海外就藩花费了不少银两,比这些利息还要多。

    朱元璋自然不会放弃更大的蛋糕去吃芝麻。

    “其禀父皇,儿臣最难的时候是因为父皇的帮助,才能够缓过来,那自然是要学会感恩。”

    “而且有了这笔钱,才能够更好的安排海外的官员。”

    上半句话,让朱元璋听了之后心中欢喜,甚至不自觉的展露出笑容。

    不过下半句,却让他瞬间收回了笑脸。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连忙询问。

    朱桢将朱梓目前的近况说了出来。

    这对于大明而言,当然是一件好事。

    能够收复绝大多数的国家,将整个北方全部纳入到潭明的地盘,也就意味着大明的领土将会更大。

    朱元璋听了之后,忍不住直夸赞朱梓。

    “这个老八还真是咱的种,打仗这方面就没怕过谁!”

    “真是好样的,咱一定要重重赏赐!”

    这话说的好像朱梓就在现场似的。

    看着朱元璋如此高兴,朱桢也连忙说出了自己的提议。

    “目前八弟那边急需管理以新收复土地的官员,而且所需的人数至少也是上千人。”

    “不仅如此,还需要再派一些士兵前往辅助官员。”

    “如此之多的官员任命,并非一个藩王能够赋予权力,所以还恳请父皇能够开展全国招聘。”

    “并且,儿臣也希望能够让全国更多的人读书,将辛苦劳累的活全部交给昆仑奴,大明的子民只需要负责管理即可。”

    朱桢所描绘的一个景象,着实非常理想。

    但想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并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

    首先,让全大明的人都接受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并非是所有的藩地都向武昌一样有钱。

    完全可以支撑起免费的教育,让所有人都能够读书识字。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日后再商量如何实施。”

    “现在最紧迫的是赶紧给老八送些官员过去。”

    朱元璋没有直接拒绝,代表着他其实也有相同的想法。

    不过由于现在条件并不允许,所以只能够先暂缓实施。

    正如同他所说,目前更重要的是解决潭明的困境。

    如果不及时输送些管理的官员前往潭明,那么朱梓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得到稳固,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生暴乱。

    一旦当地所有人全部联合在一起抵抗朱梓。

    那他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