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547章 大明钱庄正式成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六,官员选举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朱元璋想听听朱桢的意见。

    招纳官员,向来不是小事,更别说一下子需要成百上千人。

    大明的读书人再多,也并非是每一个都拥有相应的能力。

    想要从这么多人中选出管理者,同时还要兼顾到大明本身的官员使用,不简单。

    “父皇,儿臣觉得可以层次机会,修改一下目前大明的官员选举制度。”

    “直接让各地开展全国统一招考,通过分数指标来进行排名。”

    “根据排名,可以让参与选举的人执行选择留在大明还是前往海外。”

    本身官宣的筛选,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就算再快,也不可能一两天之内就搞定。

    索性直接来一个大改动。

    这样一来,未来若还是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之前考试的排名依旧作数。

    朱元璋听了以后,若有所思的问:“那你就不怕排名高的全都跑到海外去,留下来的人作为大明的预备官员,导致大明人才不够用?”

    若真发生这样的情况,的确很严重。

    大明以后的用人情况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朱元璋说话也算是客气的,没有直接说出‘歪瓜裂枣’这四个字,就已经算的上是很委婉了。

    对此,朱桢倒也有自己的解释。

    “生怕所有人都去海外,那就要想办法留住人。”

    “自己都留不住人的话,那也不能怪别人离开。”

    “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待遇,吸引人才。”

    “更何况人各有志,有人离开,自然也会有人想要留下来,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同样的选择。”

    听见这番言论,倒是让朱元璋非常认可。

    华夏之大,大明更是已经发展到了现如今这个地步。

    留不住人,那是有原因的。

    要从自己身上找原有,而不是一味地去指着那些想要离开的人。

    若是大家都能够在大明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那又有什么理由离开呢?

    “那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留人?”

    朱元璋问。

    “当然是提高待遇。”

    “儿臣呼吁,提高所有官员的俸禄两成,对于新上任的官员,前三个月再给予一定的贴补,帮助他们渡过上任的难关。”

    此话一出,瞬间就让在场的官员们为之一震。

    如果朱桢的这个提议通过,那他们的俸禄也会得到提升,所有人都会跟着一起收益。

    不少人在心中感慨,朱桢真是一个会为大家着想的好王爷!

    不用问,大臣们的意见自然是同意的。

    但朱元璋还要考虑到国库的余额问题。

    全大明上下这么多的官员都是靠朝廷养着的,别看这回只是提升二成俸禄并不多,但一下子要提升这么多人的,户部的压力山大,各地方的财政也压力山大。

    “说的倒是轻巧,哪有这么容易。”

    “这么多钱,你来出?”

    朱元璋冷哼一声。

    国库的危机这才刚刚解决,而且就算多了一百多万两,也不敢轻易挥霍。

    这可是未来好几个月的国家开销。

    一百多万两并非全部都是官员的俸禄,全国各个地方都需要有用钱的地方。

    把这笔钱用了,那其他方面怎么办?

    “这笔钱当然没理由让我一个藩王来出。”

    “不过我有办法能够增加国库的收入!”

    朱桢此话一出,瞬间就让所有人眼睛都亮了。

    增加国库收入?

    这可是件好事。

    但除了收税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收钱的办法了。

    “快说说是什么办法?”

    朱元璋有些迫不及待,他自然是希望国库里的银子和黄金能够越多越好。

    国家有钱了,才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不过朱桢却不慌张,现在首要的目标并不是赚钱。

    “父皇,办法儿臣有的是。”

    “不过现在还是先把官员选举的事情解决为妙。”

    朱桢将话题重新拉回了正轨。

    朱元璋连忙点点头,道:“说的没错,不过进行大规模的考试,老八那边应该也来不及吧?”

    这倒是没错。

    朱梓那边急需官员一起治理国度,哪等得及这么久的时间。

    全大明这么多读书人,同时考试规模巨大。

    光是进行前期的准备,就要花费掉不少时间。

    “可以先通知各地的藩王,让他们每个地区先选举出五百位合适的人选。”

    “再让这些人前往武昌,剩下的儿臣保证能够版妥当。”

    “若父皇允许,儿臣立刻发无电线会武昌,让那边去通知各个藩王。”

    以大明的全貌来看,武昌正好是处于正中心地带。

    不管是到那个地区,多时最优解。

    这样一来,便能够节省很多时间。

    既然如此,朱元璋立刻下令:“就按照你说的办。”

    “这件事情结束之后,礼部进行一次全国选拔,记得和老六做好配合。”

    选举的事情已经敲定,朱元璋更在乎的是如何充盈国库。

    “老六,你说说要如何才能够让国库赚钱?”

    所有官员洗耳恭听。

    大家都想知道朱桢到底有什么办法。

    就连管钱的户部尚书都竖起了耳朵。

    “以朝廷的名义成立钱庄,让天下百姓将钱都存入钱庄内,每个月给存入银两的百姓利息。”

    “然后朝廷同意用收集起来的这些钱去做生意或者投资。”

    “为了鼓励百姓存钱,还可以用活期和死期两种形式。”

    “活期的钱,老百姓能够随时取用,但利息少;相反,死期的钱要到规定的时间才能够取回,但利息多。”

    “这样就能够保证朝廷能够筹集到更多的钱。”

    众官员和朱元璋没想到居然还可以这样做。

    钱庄这种东西本来就存在,但那都是民间商人们的生意。

    以朝廷的名义,这恐怕还是第一次。

    不过按照朱桢的逻辑,可行度应该不低。

    “还真是个不错的注意。”

    “难怪武昌能够赚这么多钱,早知道如此,就应该让你来管理户部了。”

    朱元璋心情大好。

    以前确实小看了朱桢,从来没有想过他居然这么有商业头脑。

    难怪之前会想要将商人的地位提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