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晚上,沈耀仍然要求牛缺草带他去吃“小鱼锅贴”,次早仍然要求牛缺草带他去吃朝牌卷油条、喝辣汤。
夜里,牛缺草仍然看《肉蒲团》,“心动”;沈耀仍然找“三陪”,“行动”。
板鸭厂是沂北县“棉花之乡”钱家集乡的村办企业。
上午九点多钟,雨后的沂北,天朗气清。
牛缺草向钱家集乡政府求援:来车接沈耀。
轿车在路上飞奔,满眼尽是盛开的棉花。
行至沂新河和古泊河交界处,看到这里许多人驻足向东观看,沈耀、牛缺草也下了车。
举目望去,高处是金灿灿的“沂北水坡”四个大字;
低处是上下引航道以及坡首、坡槽、下坡尾和动力驱动装置——门式水坡推进机等过船设施。
众人指指点点,说实在稀奇,船儿爬高坡。
沈耀、牛缺草驻足观看时,正好看见一艘装满货物的船儿驶进宽约五米、长约一百六十米的坡槽。
牛缺草看一下手表,十点整。
此时,推进机已经竖起推板,把槽道里的水和船儿徐徐向上推;水涨船高,船儿随水慢慢爬坡。
当它进入牛缺草他们驻足的桥下时,沈耀和牛缺草又像看热闹的小孩子似的从桥的东边栏杆快步跑向西边栏杆——捷足先登,抢占了一个最佳观测点。
过了一会儿,才看见船儿从桥下、也即脚下慢慢向西爬去。
最后,它到达沂新河上水位。
当槽中水位与沂新河的水位一样时,隆隆作响的推进机就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只有“门缝”中缕缕细丝般的水顺坡而下;
坡槽中的船儿开始进入上游引航道;
沂新河中的另一艘装满黄砂的船儿开入坡槽中。
推进机又缓缓地下坡,装满黄砂的船儿顺坡而下,接着驶进古泊河。
牛缺草又看了一下手表:十点十五分。
职业特点和浓厚兴趣驱使沈耀和牛缺草不约而同地迈开腿、张开嘴,了解这座今年三月上旬试通航的水坡。
水坡管理人员说,过船水坡是目前世界上新出现的一种航道过船设施。
目前国际上建成和投入使用的仅有三座,其他两座都在法国。
这种过船水坡,是让船儿进入一定坡度的蓄水坡槽内,借助水坡推进机的巨大作用,连水带船推上坡顶,然后下滑航行,借以克服上、下游水位差,保持不同水位的河流航道畅通。
“咱们这水坡是法国人来建造的吗?”对祖国这一首座新型航道过船设施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是谁,沈耀很是关切。
“不,不!”管理人员详细介绍——
它是由我省、我市的航道部门和安徽科学研究所联合研制的;
它属于六十吨级,年设计通过能力一百五十万吨;
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建设周期短,与建造一座同样规模的船闸相比,可以节省接近一半的投资;
它对发展山区和水源紧缺、高水头地区的航道事业,效益尤为显著……
管理人员在回答牛缺草的提问时说,沂新河和古泊河水位落差五米左右,这里原来有一座大坝横亘其间,影响通船。
水坡的建成、通航,将断头的古泊河和沂新河、善后河和盐河连成网络,接通燕尾港至沂北航道。
同时,单船过坡速度快,平均过坡时间在八分钟左右,比过闸时间缩短二十到三十分钟,且有减少水流失的优点……
小车开动了,坐在车中的沈耀、牛缺草还在频频回头;
小车爬坡了,沈耀、牛缺草又好似坐在刚才爬坡的船儿上,思想感情的潮水在“爬坡”。
沈耀问:“老牛啊,你说说,这么稀奇事,题目叫《沂北水坡》能出彩吗……哎哎,现在是你写了,题目是什么啊?”
牛缺草略一思索,说:“明朝抱瓮老人编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叫《今古奇观》,借鉴一下,叫《船儿爬坡的奇观》,怎么样啊?”
沈耀拍了一下驾驶员脑后的椅背,大声说:“好啊!”
驾驶员吓了一跳。
沈耀连声说“对不起”,接着又问:“第一段怎么写呢?”
牛缺草思索着说:“这样写怎么样——‘古往今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爬坡,司空见惯;船爬坡,却闻所未闻。
“1990年深秋的一天上午,我们在长江省沂北县境内竟亲眼目睹了这一奇观。’”
沈耀又拍了一下椅背,先对驾驶员说“对不起”,后对牛缺草说“不简单”。
牛缺草继续说:“在一个‘棉花雨后开成雪’的时光里,我们去钱家集乡板鸭厂采访……”
小车停下来了,驾驶员说:“板鸭厂到了。”
沈耀坐在车上,并不动弹,说:“你这个家伙,出口成诗啊,‘棉花雨后开成雪’,真贴切啊,受过古典文学浸泡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牛缺草笑着说:“不是我的诗,是大诗人袁枚的……你知道的,他曾在这里做过知县……
“沂北历史上是灾区,民主革命时期是老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农区,现在改革开放时期是贫困地区……”
沈耀夸赞说:“你这个家伙说话一套一套的……”
牛缺草真诚地说:“我和你在一块,心情大好,思维发散,话儿多多……这样的情况,在我和老婆谈恋爱时候,在县一中和杨县长——当时他是校长时候,现在就是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将来不知和谁在一起的时候……
“现在说袁枚知县刚到任的时候,灾情很严重,有他的诗为证——‘浮天水失东西路,入境蝗如早晚潮。’
“后来,经过初步治理,有了阶段性好转,有他的诗为证——‘棉花雨后开成雪,麦草春来绿进城。’
“……现在是‘板鸭四时香进城’啦。”
沈耀推心置腹地说:“老牛啊,我就是佩服你,引用人家诗句,抒发自己情感,天衣无缝……
“至于说话语投机,心情大好,我当年也有这样的的想法,后来变化了,遇到敌对的领导,我唇枪舌剑,吃亏了……”
牛缺草迷惘地望着沈耀。
沈耀强调说:“不过你要记住,‘人从虎豹丛中健,天在峰峦阙处明’啊,清朝人张向陶的诗句……”
牛缺草笑笑说:“‘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啊,清朝人,我们袁枚袁县长的诗句……”
沈耀顽皮地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啊,这是唐朝人窦庠诗句……”
牛缺草也顽皮地说:“‘若能与哥成婚配,不怕家中断了炊;无米妹到隔墙借,借不到米——唱歌回。’这是……这是广西民歌!”
沈耀像孩子一样开心地笑了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