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相比之下,我们的‘花儿香’,就有点儿飘啦……
“不过,花木花木,就是花卉苗木,没有‘果’吧?”
牛缺草认真地说:“有。主要是板栗……我这稿子里就有啊……你们看,这几段——
“据《沂北县志》记载,沂北板栗栽培历史有五百多年,解放前板栗面积就有两千多亩,较有名气的板栗就分布在虞姬沟畔的颜家集乡。
“1946年宿北大战时,陈老总曾在这里的板栗园中屯兵。
“颜家集镇许口村境内的二十多棵枝干盘旋、冠如雨伞的的老板栗树,相传为清朝乾隆年间所植。
“今年春天,在许口村,一位青年引我们来到一棵合抱粗的已被修剪的老板栗树前,说,‘这棵板栗也是老古董。’
“谈到门前的这棵老板栗树,八十岁的彭张氏也来作证。
“‘这棵板栗树有根本啦,我的老老太(曾祖)时候结的果子最多。’”
范星星说:“于主任,牛科长介绍得太好了,太有诗情画意了。”
牛缺草说:“得到领导夸奖,我心情舒畅;得到美女夸奖,我心花怒放!”
包正笑了,故意逗趣说:“得到央视美女夸奖呢?”
大家都望着牛缺草笑了。
牛缺草故意望了一眼范星星,说:“我心潮激荡!”
结果,引起哄堂大笑。
饭后,于主任决定明天去采访颜家集板栗园,又缠着牛缺草介绍情况。
牛缺草说,沂北板栗数颜家集。
当地人这样说,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颜家集乡现有板栗园三百亩,主要分布在许口、花晏、房圩等七个行政村。
名、优品种有实生和嫁接两大类十多个。
其中嫁接的板栗有丰产九家种、早熟处暑红、青扎、焦扎等国内名、优品种,
实生板栗有沂颜1号、大红袍、子栗、毛栗、油栗等当地名、特品种。
“未吃大红袍,枉把沂北跑。”
大红袍外壳为红色,个头大,肉又甜又香。
1974年10月,颜家集镇的沂颜1号以鲜红褐色的外形、高养分含量的内在品质的优点,在全省首届板栗、银杏名、优品种评比中备受板栗专家的青睐。
在参评的省内二十六个名、优板栗品种中,该品种夺得省名、优板栗炒用及兼用型两项桂冠。
在牛缺草介绍这些情况时,郑抗美不知什么时候坐在牛缺草身旁。
插话说:“这是我们部里的牛缺草牛科长,他介绍的这些都是真实的,他去颜家集镇采访过的。”
于主任不解地说:“请问,你是……”
郑抗美说:“牛科长给我介绍一下。”
牛缺草说:“这是我们宣传部的郑部长。”
于主任说:“‘正’部长?刚才和包书记在一起的薛部长是‘副部长’吗?”
牛缺草说:“薛部长是正部长;这位是分管我的姓郑的副部长。”
郑抗美说:“是的,是的,我是他们新闻科的分管部长。姓郑,郑智化的郑,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范星星说:“现在颜家集镇有什么新动作吗?郑部长?”
郑抗美连连摆手,指指牛缺草说:“我主要负责分管他,具体事情,由他来分管——由他来管……牛科长,你先告诉我,我再告诉范大美女。”
牛缺草直接对范星星说,还是我来直接说吧,有。
近年来,这个镇把发展板栗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来抓,
采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走‘低杆矮化、良种配套、计划密植、就地嫁接’的发展路子,
培育‘土专家’一百多名,发展专业户三百多个,
建成了许口、花晏两个板栗专业村。”
于主任问:“牛科长,你刚才说,咱们县在省里夺得省名、优板栗炒用及兼用型两项桂冠。那么,咱们县还有炒用板栗的绝活吗?”
牛缺草说,有,的确堪称绝活。
板栗的食用方法一般是蒸和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在沂北还有妙不可言的糖炒板栗。
相传,这种糖炒板栗是项羽的随征夫人、在这里出生的虞姬传下来的。
每当项羽打了胜仗之后,他总要虞姬糖炒些板栗让他食用,以示庆贺。
其方法是把上等饴糖和栗子放在铁锅里,在大小适当的火候下反复炒制。
这种糖炒栗子,清脆可口,味道香甜。
据说,沂北人、清代乾隆皇帝的老师、礼部左侍郎胡简敬曾将这种糖炒栗子带进宫皇,作为宫廷御膳。
范星星说:“说的太好了,牛科长,你简直就是专家。”
郑抗美想要插话,被于主任制止,说:“牛科长,我们来的可是时候?”
牛缺草高兴地对他们说——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丹桂飘香季节,虞姬沟畔的板栗,一个个,一棵棵,一行行,硕果压枝,格外喜人。
“诗人寒星赞誉这里说:‘金秋一树攀刺猬,虞姬沟畔满枝肥。最是香甜大红袍,遐迩名闻亚欧非。’”
郑抗美被冷落了,想说又不知说什么是好。
终于熬到结束了。
出了招待所房间,郑抗美就生气了,说——
“牛科长,吃饭,你陪着央视和省报的来的人;
“交谈,你在央视人面前不介绍我,不让我来介绍我县花木情况……”
牛缺草笑着说:“郑部长啊,人人都说‘窦娥冤’,我比窦娥还要冤!”
郑抗美不解地说:“这‘窦娥’是谁啊?你的女相好的吗?”
牛缺草笑着说:“冤上加冤哪……窦娥是关汉卿笔下的人物……你不是拿到中文专业的本科文凭了吗?怎么,这个你都不知道啊?”
郑抗美问:“这和文凭有什么关系吗?我还要买……我还要办研究生文凭呢!你说,这个关汉卿又是谁啊?我只听说过有个‘赵汉卿’……”
牛缺草也不解地问:“‘赵汉卿’?是谁啊?”
郑抗美得意地说:“不懂了吧?这个你都不知道啊?哈哈哈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赵汉卿’嘛!”
牛缺草认真地说:“那是‘照汗青’,‘照’,是‘照耀’的‘照’;
“‘汗青’,就是竹简……制作竹简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子,然后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
“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竹片,被烤得冒出水珠,像出汗一样……
“也就是说,‘汗青’的原来意思是青竹出汗的工序,渐渐成了竹简的代名词了……”
郑抗美生气地说:“牛科长,怪得宣传部不少人说你说话不好懂,今天我才领教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