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淼说自己连续两个晚上第一个来到舞厅,等不到牛缺草,就失意地回去了。
一见面,跳了第一支小拉舞曲,王淼就急不可耐地要牛缺草去她家。
她已洗过澡了,到家就叫牛缺草洗澡。
牛缺草三下五除二洗了澡,光着“太”字型身子就去了王淼的卧室。
王淼盖着蚕丝被子,仰脸躺在床上。
牛缺草熟练地拉下被子,天蓝色褥子上立刻露出了王淼用洁白身体书写的“大”字……
几十分钟后,两人仰躺在床上,继“身粘身”之后“心连心”。
王淼说,牛缺草去外地后的第二天,江寒梅来银都宾馆找江水兰玩,说了许多牛缺草在国庆旅游中的故事,特别说了牛缺草外祖父母、父母的故事。
连吃饭时间在内,三个小时有一百七十多分钟说牛缺草的。
牛缺草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国庆旅游我没有给你买纪念品,这次到上海去,我给你买了,可惜今晚来得匆忙,忘记带来了。”
王淼诚心诚意地对牛缺草说:“谢谢,你来了,就等于给我送来了最好的纪念品。我不缺东西,只是缺你这个人……
“不知为什么,涉及到你的话题,我都喜欢听。你给我讲讲你自己以前的事情吧。”
牛缺草想到自己不堪的往事,说:“听了,可不能讥笑我哟。”
王淼笑着说:“你看看,你把你家王淼当什么人了,快讲吧。”
牛缺草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我啊,命苦啊……出生不久就挨饿,上学不久就停课,工作不久就受挫,改行不久就知错……”
王淼开心地笑了,说:“高度概括啊,太精彩了,我爱听。”
牛缺草为难地说:“千头万绪,从何说起啊?”
室外,传来《读书郎》舞曲的声音,王淼在床上“跳”起了广场舞。
牛缺草灵机一动,笑着说:“有了……就从今晚这《读书郎》中的‘小呀么小儿郎,身背书包上学堂……’说起吧。
“每当心里想起、嘴上唱起或者舞场响起这首歌曲时,我便常忆起自己作为‘小儿郎’时身背‘毛巾书包’的往事。”
王淼提醒道:“怎么是‘毛巾书包’呢?”
牛缺草肯定地说:“没错,是‘毛巾书包’。”
牛缺草把王淼带入了难忘的六十年代。
那个年代,我们的国家“翻腾”“震荡”,动不动“忆苦思甜”。
现在想来,那时牛缺草家的生活没有多少“甜”可“思”,却有不少“苦”可“忆”。
父母没日没夜挣工分,但是维持全家几口人的生计仍然十分艰难。
兄弟姐妹七人中,老大、老三因为是女孩儿,一天书也没读过,十三四岁就去生产队参加劳动。
作为老二的牛缺草,因为是男孩儿,父母偏心,想尽各种办法,在他虚岁八岁那一年,也即1963年秋天,攒两块钱让他从本大队小学老师那儿领回《语文》和《算术》课本。
接着,又让他用两个原来用来换油盐的鸡蛋换来一支铅笔和能裁成一个小本子的一张大白纸。
夹着书本上学的牛缺草,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一个或新或旧的书包,回家后他便把买书包的问题严重地提到父母的“议事日程”上来。
父母很为难:买布做一个,相当于四五个鸡蛋钱,聚几天还可以,但是刚入秋新布票还没有发下来;
买成品书包是绝对不可能的,为上学花的钱已经够多的了,再也没有财力投入了。
“干脆不念书吧!”父亲说着令牛缺草沮丧的着急话。
一听说不让读书,牛缺草伤心极了,哭着说:“让我念书吧,让我念书吧,我再也不要书包了!”
“有了!”母亲沉思半天,说了句让牛缺草转哭为笑、欢天喜地的宽心话。
只见她三步并作两步到内屋的破衣服堆中抽出一条崭新的花毛巾——这是她作为大队级劳动模范的奖品。
她找来一根旧布条,从发髻上取下针线——
首先,她在毛巾总长度五分之二强一点儿的地方折叠,把两边缝起来;
接着,把剩余的不足五分之一部分折叠成为“书包”盖子;
最后,在“书包”盖子折叠处两侧钉上旧布条作为背带,便做好了一个牛缺草朝思暮想的书包。
就是这个毛巾书包,被不少同学视为笑料,他们笑牛缺草男的背着女式花书包。
牛缺草曾回家闹过情绪,但是父母实在无力更换,
牛缺草便一直背着它,他也一直拍着牛缺草的屁股,一直“拍”到小学毕业。
现在想想,牛缺草很懊悔,这毛巾本打算留给姐姐作为礼品送给出嫁女友的,姐姐因毛巾变成书包伤心地大哭一场,而自己却嫌孬思好!
就是这个毛巾书包,为牛缺草立下汗马功劳功——
上学遇到迎面刺骨寒风时,牛缺草常常把它盖在脸上、胸前、下腹等部位;
被雨淋或者汗流满面后,牛缺草常常掏出书本,让它发挥“毛巾”的功能;
课堂上,脚冻得疼痛时,牛缺草又让它“兼学别样”,充当捂脚的小褥子……
牛缺草动情地说:“就是这个毛巾书包,不仅凝结着母亲的聪明才智,也寄托着她望子成龙的一片深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大学文凭是和母亲一起取得的……”
在牛缺草讲述过程中,王淼听得很仔细,问得很具体,牛缺草讲得更投入。
王淼动情地说:“你讲得太好了,故事太感人了。我都深深地受到自责了。”
牛缺草不解地问:“怎么了?”
王淼不好意思地说:“告诉你吧,我小学背的书包多达十几个,有人送的,有自己看好父母给买的。”
牛缺草笑着说:“喔……不奇怪,不怪你。怪就怪各种各样的书包太诱惑人了——
“论颜色,赤橙黄绿的;
“论质地,或布或革的;
“论款式,中西合璧的……
“你啊,不是讨你巧的,我家儿子也是的——他看人家有什么书包,就要什么书包,我就给他买什么书包。
“不知是质量不过关,还是爱护不到位,或者是求异、求美心切,
“儿子是一学期换一个书包,仅小学五年,他就换了十多个。
“我的小学阶段只用了一个书包,是毛巾改成的,时间是六年啊!”
王淼羡慕地说:“你当年可是母亲心中的乖孩子啦!”
牛缺草委屈地说:“一点儿都不乖,我在她心目中是个懒汉,她叫我‘大懒虫’。”
王淼惊讶地说:“怎么回事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