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
刚才被马昭昭叫去写了,为他一篇批林批孔心得体会。
现在继续写“三水”方面的日记。
小说源于生活,我要忠实记录生活,为将来写小说作准备……
听说来他这里开现场会,叫他发言,卢有才谦逊地说——
“其实,我搞得还不行……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我打算再打几个草扇子,像缝被子那样,把一对对的草扇子缝起来,中间塞上棉花胎一般的麦草,盖在塑料纸上……
“还有……再买一些旧棉花胎,在进门处塞上……要是保不住水葫芦,那就见了鬼了……听党话,跟党走,我就不相信创造不了奇迹!”
他的一席话深深地感染了我这个“书呆子”,使我加深了对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段话的理解。
我由衷地对他说:“有你这样的‘三水’技术员,‘三水’一定能保住……在现场会上介绍时,你这个计划也要说啊!”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介绍的。”他动手栽了一棵菜,“不过,开现场会促进,是个好办法,我建议,这样的会要多开……
“我还建议,你们大队买一面‘循环红旗’来,十天半月检查一遍,哪队好,‘循环红旗’就在哪队‘三水’育苗床的上空迎风飘扬……你看怎样,牛缺草牛技术员?”
“太好了,太好了。卢老书记卢技术员!”我被他的行动、言语、计划、建议深深感动了……
1974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十六晴
白天,我把大队的水葫芦进行了清理:整棵死了的拔除,死叶子清除,缺水的补水。
外面太阳照,里面塑料纸蒸,在育苗温床中搞了一个多小时,我累得满头大汗。
1974年11月30日阴
傍晚,天空布满灰黄色的云层,北风刮着,也不觉得寒冷。
“霜前冷,雪后寒。”估计天要下雪,暮色中,我走遍九个生产队,布置“三水”雪后保温工作。
1974年12月6日晴
今天早上,王冰冰发现大队“三水”育苗床内温度只有四度,急忙把我喊去,劈头盖脸地批评说:“一点儿事情都做不好,一点儿也不如我家晓宇,他要不是去上农业学大寨工作队……”
早饭后,我打电话给鲍技术员,结合鲍技术员的意见,又和王冰冰共同研究出了保温办法:把水葫芦床的四周加泥土覆盖,特别是背阴的一面,足足加了三、四寸深的泥土。
中午,我看到前天《新花日报》上刊载的关于“三水”保种及其作用的文章,深受感染,越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报上的这几句话我一看就记住了:“水葫芦是个宝,成本低效果好;垩田田增产,喂猪猪长膘。”
1974年12月7日晴
一大早,我找人开会,路过四队的“三水”育苗床,发现草扇子没盖在塑料纸上,堆在一边的草扇子上全是霜。
塑料纸坏了个大窟窿,里面的水葫芦也“萎靡不振”。
我着急地去找四队技术员王正清,老婆说他昨天下午去同学家喝喜酒还没回来。
见到来大队开会的四队会计牛德志,说了情况,叫他找人代管一下。
牛德志不屑地说:“你‘拿鸡毛当令箭’,可以吓唬别人,可以吓唬别的生产队,你不要在我面前装大,不要在我第四生产队面前装大……反正,你拿我们队里工分,王正清不在,你就给管理一下。”说完,扬长而去。
唉,“当地不摇货郎。”还是俗话说得好啊!
1974年12月8日晴
今天早上,我踏着小霰去蒋园大队参加由公社召开的“三水”技术员会议。
会议前夕,我向鲍技术员询问了关于保管水浮莲的一些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1974年12月10日雪
今天中午前后,我冒着鹅毛大雪检查了全大队九个生产队“三水”育苗床。
1974年12月18日晴
小雨夹雪一连下了好几天,今天总算晴稳了。
早饭后,我将大队“三水”育苗床的草扇子揭开,查了温度,又加了点儿水。
接下来,踏着泥泞,一一查看了各生产队的“三水”育苗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上午十点多了,阳光暖洋洋的,我发现四队盖在塑料纸上的草扇子还没有揭下来,便叫来王正清叮嘱一番。
1975年3月11日晴
公社召开“三水”育苗观摩会、表彰会。
我们大队被评为先进,王冰冰在会上介绍了经验;我、卢有才被评为先进个人。
明朝唐伯虎“闲来写就青山买”,我呢,闲来写小说,春节期间构思、写就的以“三水”育苗为内容的中篇小说《风浪》已经寄给县文化馆《沂北文艺》编辑部。
小说以“队长犯错误,书记来帮助,逮到一个大特务,大家都觉悟”的时髦结构撰写的——
第一章,标题是《大风大浪》,写的是我牢记毛主席关于“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就是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的”的教导,接受“三水”技术员的任务,几次去蒋园取经情况。
第二章,标题是《无风起浪》,写的是二队干部与王冰冰的交锋,王冰冰妥协,把“三水”育苗基地由黄豆地换成菜籽地的情况。
第三章,标题是《兴风作浪》,写的是二队干部在地主分子钱黄暗中怂恿下,在雨中把“三水”育苗基地毁坏的事情。
第四章,标题是《战风斗浪》,写的是党支部书记找二队干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出劳力帮助各生产队挖“三水”塘子以及在七队召开现场会的事情。
第五章,标题是《黑风恶浪》,写的是钱黄风雪夜拉下草扇子、撕破塑料纸等破坏“三水”育苗床、被老书记卢有才发现等事情。
第六章,标题是《乘风破浪》,写的是保护“三水”的补救措施、克服风雪天保温等事情。
第七章,标题是《暖风绿浪》,写河道里绿油油的“三水”叶子随暖风飘动,密匝匝的连成一片以及公社党委表彰“三水”管理先进个人等事情。
晚上,王冰冰动员我写入党申请书,说愿意介绍我加入中国某产党。
1975年5月20日晴
公社党委书记伍立功来大队,见到我说:“小牛啊,你‘三水’管理得好,关于‘三水’的小说更好啊。”
我惊喜地说:“伍书记,你看到我的小说啦?”
伍立功微笑着说:“听口音,你还没看到,我们公社家院人,都夸你呐。”
接着,他指着一个随从说:“张秘书,你给他一份。”
接着,张秘书从包里拿出一份带着油墨清香的杂志给我。
我一看是今年第五期《沂北文艺》。
打开杂志,第一篇就是:“风浪(中篇小说),红果树公社立新大队牛缺草。”
张秘书夸赞说:“写得好……我们伍书记说,会管理‘三水’的,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好小说啊,这是个人才啊!”
大队党支部书记马昭昭顺着话头,认真地回报说:“伍书记,张秘书,包括牛缺草在内的一批同志的入党材料,我们已经报给公社党委了。”
伍立功望着张秘书说:“是吗?那我们‘七一’前一定研究、批复到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