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超级教师混都市 > 第490章 牛主任厉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晚上,《新世纪校报》编辑室召开了全校第一期聘任的学生记者座谈会,受校报顾问、校董事长支全人,校报顾问、校长葛云武的委托,校报编辑室主任牛缺草就聘任过程、学生记者的权利和义务及其要求作了讲话。

    牛缺草说,为培养学生新闻素养,提升校报用稿质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决定聘任校报记者。

    在2月25日新学期第一次教师会上,葛校长提出了具体要求,现在通过班主任、语文老师的共同推荐,除小学一、二、三年级情况特殊外,每个班级产生了一名记者。

    在讲话中,牛缺草首先讲了校报版面设置,重点明确了学生记者的权利和义务。

    其权利是:校报发稿时,在本人姓名、班级名称前享有“本报记者”的冠名权;

    在同类题材、同等质量中,所写稿件享受优先发表权;

    在校内不同年级、班级以及后勤各个班组,享受采访报道权;

    成绩优异,享有校报编辑室申请为所在班级、年级、学部的加分权。

    其义务是:每月至少写一篇反映学校生活、工作、生活的新闻稿(指小消息、小通讯、小故事、小特写等);

    鼓励、指导身边同学向校报编辑室积极投稿(包括文学艺术稿件);

    服从校报编辑室的思想指导、业务培训及其组织的集体采访;

    做校报的宣传员,宣传校报的宗旨、作用、内容、形式,反馈校内外对校报的意见。

    牛缺草的讲话在学生记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

    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要端正态度,苦练内功,如期如实完成报道任务;

    在选择报道对象时,要正直无私,不因感情的亲疏而影响自己的认知;

    在采访报道对象时,要谦虚谨慎,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待人接物;

    在酝酿动笔写作时,要实事求是,不人为拔高,不说“过头话”……

    3月6日早上,牛缺草拿着《新世纪校报》四个版面打印稿的软盘,坐校董事长支全人顺便车到市曙光印务有限公司,和版面设计人员一起完成了排版工作和照片修饰。

    第二天下午,曙光印务有限公司就把三千份铜板印刷的《新世纪校报》送到了学校。

    老板支全人看到头版自己和市长包正在学校教学楼前交谈的大幅照片,笑嘻嘻地对牛缺草说:“牛主任啊,你专家就是专家啊,这校报就像画报一样啊。”

    葛云武看着头版刊登的《葛云武校长在开学典礼仪式上的讲话》及其照片,笑眯眯地说:“牛主任,开学典礼有特写,有照片,还有我的讲话,用新闻行话说,是不是立体式、多角度啊!”

    但是会计室的王珂过来说:“牛老师虽然是我老同学的老公,我要说,这报纸好是好,但是我们后勤部和初中部的人刚才就议论开了,大标题上错了一个字,建议报纸全部作废,把这个字改过来再重新印刷……不然,影响我们学校水平。”

    老板立刻板起了面孔,校长立即“定格”了笑容。

    牛缺草笑着说:“报纸错别字是有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说标题有错别字,你还是小看了我,同时,这和你是我老婆的同学这事情也不靠边……”

    王珂拿过报纸,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你们看,报纸中缝这条‘热烈祝贺我校初三年级在同类学校中荣获全县摹拟考试中第一名’,支董事长,葛校长,你们请看……

    “这是全县模拟试卷,‘模拟’的‘模’字是‘模范’的‘模’字,你们再看校报,哈哈哈……是‘摹拟’,把‘日暮途穷’的‘暮’字下边的‘日’字换成‘手’字。”

    支全人望着葛云武,葛云武疑惑地说:“牛主任,你说说。”

    牛缺草明确地说:“这两个词用法一样,排版定稿时候,考虑到‘模范’的‘模’字是左右结构,‘临摹’的‘摹’是上下结构,用这种新魏体竖排,上下结构要好看一些,所以……”

    见众人将信将疑,牛缺草信心满满地说:“我去拿《现代汉语词典》……”

    王珂立即说:“我去拿,就近去初中部拿……”

    半晌,王珂才拿着《现代汉语词典》走来,说:“初中部语文老师查了字典,说试卷上的‘模拟’和校报上的‘摹拟’一样的,都可以用,牛主任厉害,的确厉害……”

    3月8日,星期五,是学生两周一休的“回家日”。

    下午三点多,学生人手一张《新世纪校报》,排队坐上由学校临时租赁来的一辆辆大客车。

    老师分线路上车护送。

    牛缺草坐上了通往沂南县城的包车,在沿线的八个停车点,牛缺草亲自把一个个学生交给早已等候在停车点的家长。

    来到沂南县城停车点,已是暮色苍茫。

    几个家长把学生接走了,只有秦晓露没有人来接。

    秦晓露说了妈妈手机号码,牛缺草用自己刚刚花一千七百元钱新配的摩托罗拉手机打电话。

    接通了,让秦晓露接电话。

    不一会,一辆出租车出现在秦晓露身边。

    下车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像秦晓露的姐姐。

    秦晓露介绍说:“妈妈,这就是我跟你说的牛老师,又是我们校报的编辑室主任。”

    衣着艳丽、略施淡妆的秦晓露妈妈说:“牛老师……牛主任好,好面熟啊,不像老师出身,像个大干部呢……对了,你是不是有个弟兄在我们这里当县长啊?”

    秦晓露急忙转移话题:“妈妈,你看,这张好看的报纸,就是牛老师编辑的。我特别喜欢牛老师上课,在笑声中学到知识……牛老师也喜欢我,你看,这张报纸上我的名字出现了三次……”

    秦晓露妈妈接过报纸,走近路灯,秦晓露指点给她看——

    “你看,第二版这篇《高二(1)班实施班规效果好》消息,署名是‘本报记者、高二(1)班、秦晓露’,你看,第四版这篇小评论《“甘”源于“苦”》,署名也是你女儿的名字秦晓露哟……

    “还有一篇呢,对,在第二版,你看牛牛的消息《本报召开首期学生记者座谈会》里面,就有你女儿的名字……”

    秦晓露妈妈问:“这‘牛牛’是谁呀?这么霸气的名字。”

    秦晓露微笑着说:“应该是牛老师的笔名吧。是吧牛老师……牛老师就是牛哟,你看这篇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贵在从自身做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