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王爷,王妃又在磕你的cp文了 > 第六十章算无遗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宫位于承宣殿东侧,原本是四进的宫殿,后来侧殿改成了国子监,格局便小了一块。

    郑太后被软禁在此,每日除了送往三餐的宫女太监之外,旁人都不得见。

    沈如疏在殿外走了两步,忽然发现侧殿的门开着,推门进去一看发现高位之上坐着一个女人,郑皇后身着华服,头戴凤冠,直挺挺地坐在东宫正殿前。

    见她来了,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开口道:“贵妃娘娘,别来无恙啊。”

    沈如疏看了眼她头上的凤冠,冷声道:“太后娘娘今日这冠是为谁而戴?大郢的皇后之位只有一个,你若是还戴着冠冕,岂非大不敬。”

    郑太后缓缓站起身,朝她一笑道:“这一身朝服是那年我登后之时穿过的,如今上头的东珠已经蒙尘,可见人犹如物,若没有好好养着,便易积灰尘。”

    她从高台之上一步一步朝下走,走到沈如疏身边,一字一顿道:“你倒是聪明,避了这后位,想来是静安斋那位也替你筹谋过吧。”

    说完不等她回应,便自顾自道:“其实这些年,我心头一直有桩秘密没有告诉你,沈小姐,如今倒是可以好好同你说说了。”

    沈如疏下意识后退了一步,事出反常必有妖,今日新帝登基宴饮群臣的日子,有人特地将她引到这东宫,到底是想说什么事?

    “我与太后娘娘不过只有数面之缘,想来是没有什么话可说吧。”

    郑太后将手中的护甲一根一根地摘下,轻声道:“当年我与你母亲是闺中密交,她原本是最有机会嫁给先帝的人。”

    “先帝,圣宗皇帝?”

    圣宗皇帝是萧家旁系子孙,当年孝宜皇太后为了不让大权旁落,特地从宗族子弟中挑选了一位丝毫无身家背景的萧氏子孙。

    圣宗皇帝五岁过继到孝宜皇太后名下,几乎是与她阿娘平阳公主青梅竹马一同长大。

    后来孝宜皇太后垂帘听政,几年后还政于圣宗皇帝,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她阿娘与她阿爹沈青山两情相悦,成婚嫁娶。

    “你娘是名动上京城的美人,哪怕是圣宗皇帝看了也未必不动心,可惜他生来就是个傀儡皇帝,手中无权,心中无胆,亦不敢与当年风头无两的忠勇侯争妻。”

    沈如疏心中一顿,这一段往事若非皇帝亲自说出口,恐怕谁也不能知晓。

    “此等秘辛往事,太后为何今日同我提起。”

    郑太后目光冷淡,言语之间透露出些许不屑,道:“顺宗皇帝自诩英明,这些年在朝政之上颇有政绩,到头来,不过是皇太后娘娘扶持的一个傀儡皇帝罢了,你瞧,归政之后他都干了些什么。”

    当年孝宜皇太后归政于圣宗皇帝后,整个大郢的江山在他手中几经沉浮,接连发生过好几桩大案,郑家外戚当权,买官卖官之风兴盛,将整个朝堂搞得乌烟瘴气,连年南方旱灾,北方冰灾,国库空亏,如今交到萧承邑手中的,不过是个看着兴盛的的空壳子罢了。

    沈如疏顿声道:“太后娘娘今日设这个局找我过来,不单单只是想说这些事情吧?”

    郑太后欣赏地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和你娘一样聪明,当年为了避让后位,成全我的心愿,早早嫁与你爹去了关外,只可惜她命不好,沦为权力斗争中的一颗棋子,最终客死他乡。”

    这句话让沈如疏听出了不对劲。

    当初她查到翰林耆老仿造孝宜太后写过一封家书给阿娘,这件事情查到明湖山庄之后,她原本想继续查下去,可没想到紧接着迎来了豫亲王谋反,大郢兵变,一下子都被耽搁了。

    她警惕道:“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沦为权力斗争的一颗棋子,难道当年我娘的死另有隐情?”

    郑太后望着外面沉沉的三分明月,感慨道:“今日着月色是真的好,上初七的三分弦月竟亮得跟满月一般。”

    一如当年,圣宗皇帝在承宣殿朱砂批注,殿前也是这般月光,他目光沉沉地将那份从关外寄来的家书撕碎,然后对着下首跪着的翰林耆老,道:“你去拟一封回信,就用母后的笔迹,告诉平阳和忠勇侯,上京城没法儿增派援手,他们同关外的数十万将士同生共死,就算是殉国,也无可厚非。”

    郑太后像疯了一下笑起来道:“沈如疏,你阿娘最后收到的那封信我看过,字字泣血,笔笔诛心,我甚至都能想到她收到信后定是熬干了最后一丝心脉。”

    确实如此,当年忠勇侯和平阳公主在关外苦战三月,此时恰逢平阳公主身染恶疾,沈青山无意恋战,三军士气大减,三封家书发到上京告急,最终却收到了一份孝宜太后的“亲笔”信。

    也正是这封信,一首促成了阿娘的死。

    沈如疏浑身僵硬,她机械性的抬起头看着郑太后,原本以为这件事情的是翰林院那群迂腐学士,可万万没想到,最终那只推手是圣宗皇帝。

    而她,还嫁给了所谓仇人的儿子。

    沈如疏手脚冰凉,望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承宣殿,想起那一日萧承邑在静安斋曾对自己说的那句话,

    “你可愿随我一起,为大郢开辟一个清明盛世?”

    她大约是受了这句话的蛊惑,为他前后奔波,助她临登高位。

    郑太后看着自己光秃秃的指甲,轻声道:“我听说宫变那日,你为他去寒山陵搬救兵,肩部还中了一箭,险些丧命,这一片痴心怕是错付了人,忠勇侯府世代忠良,一心为大郢创世,到头来又拿到了什么,你爹沈青山也好,你也罢,永远都是皇家手中的一颗棋子,下在整盘棋的棋眼之中。”

    而棋眼,永远是漩涡中心最危险的地方。

    沈如疏忍声道:“你不必诈我,其中缘由我阿爹难道不知道吗?”

    郑太后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般,癫狂道:“这就要问萧承邑,是如何诓得你们父女心甘情愿为他卖命,这天下终究是萧家的天下。”

    数十年前她登上后卫,圣宗皇帝借着郑家的势力稳定朝局,可多年以后,卸磨杀驴依旧毫不留情地处决了郑洪生,一把卸了外戚的臂膀。

    这就是天家的绝情之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