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新生代农民儿女的故事 > 第122章 忆往事,龙树村的老队长(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树村的传说】第三季毛虫市长传奇

    第六十六章忆往事,龙树村的老队长(1)

    悠悠龙树村往事:

    话说,泥巴的心很沉重很沉重,他处在失去妻子菊花的悲痛中,处在龙树村繁琐的,纷乱的事务中。

    他的内心惆怅,愁苦,沉闷。

    泥巴几天来,他常常独自坐在龙树下,龙塘边,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满脸忧郁,心事重重。

    龙树村,泥巴自认为熟悉——很熟悉的龙树村,却是如此的复杂,如此的不太平。

    树里发生的一切,村里沉积已久的人和事,令他惊讶!令他痛心!

    黄麻子,竟是如此凶狠,大舅子大狗,多么跋扈,胖子李多么猖獗,龙民高深莫测……

    泥巴眼前的龙树村,像一张网——千丝万缕的,紧密相连的,无形的网。

    这无形的网,像此时泥巴头顶上,龙树枝上毛毛虫编织的,一层一层的,一处一处的,难看又丑陋的网。

    泥巴此时的内心,无比的愤怒,他要点燃一把火,把这毛虫世界的罗织丝网烧烬。

    泥巴,他不由地怀念他的童年时光,怀念龙树村七十年代的乡土风光,淳朴生活。

    龙树村,多么需要像老队长龙金寿那样的村官啊!多么需要那群热心集体事务的老党员啊!

    泥巴,他多么希望,再现龙树村风清气朗的美好景象。

    泥巴正在沉思,他的手机电话叮铃铃地响起。泥巴接听电话,是阳荣市长的来电。

    哦,出国考察!阳荣市长让泥巴准备准备,随他们出国走一圈,看一看去。

    出国看一看,这,这正合泥巴此时的心意,毕竟,此时的泥巴,内心苦闷,内心迷茫。

    到外面走一走,长长见识,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说不定,就找到破解眼前龙树村里困局的方法,找到向前的途径……

    可是,怎样安排眼下一些棘手的手?把工作暂时放下,还是托付给谁?

    自从龙树村撤乡设镇,泥巴被委任龙树村镇长之职后,

    泥巴一上任,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对龙树村进行整顿,治理。

    泥巴措施有力,开展村民选举,大刀阔斧地调整各村的村干部,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使龙树村镇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同时,平息了“龙树村风云”,使龙树村村镇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龙树村被誉为“云南第一村镇”。

    可是,可是泥巴的妻子菊花,却失去了她美好的生命。可是,泥巴心里明白,他还有许多事没处理,没做好,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呢……

    泥巴痛苦,泥巴沉思,泥巴心潮起伏。

    此时,他继续独自坐在龙塘边的石凳上,不时地双眼凝望龙塘,不时地举目仰望龙树。他盯视着,盯视着龙树枝叶上一条条蠕动的毛毛虫。

    泥巴暗下决心,一定要彻底铲除这些毛毛虫,还龙树村一派风光……

    随即,龙树村——神奇的龙树村里,一张张生动的,有特色的面容,一段段龙树的历史与传说,一桩桩往事,在泥巴心海涌现,在泥巴的脑海浮现……

    龙树村,是历史悠远的大乡村。

    据说,龙树村最早的先民,是从中原迁移到西南边疆戍边的军人。

    大概如此,龙树村人,血液里凝结着军人的刚烈与好斗。

    村里的千年龙树,就是龙树村悠久历史的铁证。

    先民们选择在这块大地上安营扎寨,首先要掘水源,筑防墙,修通道,建家园……

    或许,龙塘与龙树,古已有之。或许,龙塘是祖先掘建的水源,龙树是先人所植。

    熟是熟非,这并不重要。有意思的是,龙塘龙树,经过百年千年,已是不凡,已是神奇。

    放眼龙树村,几十个自然村,星罗棋布,村内沟壑密布,巷道弯弯曲曲,民居紧密相连,不是土墙灰瓦,就是石砌琉璃,庭院深深,前院后院,前门后门,明明暗暗,大显军事布局,大显中原特色。

    最初,龙树村一带,不过是荒芜,夷蛮之地,杂草丛生,乱石遍地,灌木林立,野兽出没,更有形形色色异族,层出不穷悍匪……

    历史上,龙树村所属的各个自然村,从村名一看便知,就是古代屯军的布局。

    听听这些村名:什么屯,什么营,什么堡,什么所,什么关,什么哨,什么旗等,皆是古时军队编号的称谓。

    还有李家村,杨家村,刘家村,王家村,黄官村,马官村等等,皆是以姓氏为村名,以官老爷的大姓为村名。

    还有胡井村,冯井村,谢井村,上山头村,下山头村,刘家坳,曹家坝……

    这些村,以水以山取名。

    龙树村,可谓历史悠悠,中原痕迹,乡土本色,军人作风。

    千百年来,龙树村里涌跃出不少闻名人物。武官文官,乡绅乡士,土豪村霸,代代辈出,声名蜚扬。

    当代,让龙树村人常常叨念的,敬仰的人物,就是生产队时代——生产队大队长龙金寿了。

    龙金寿的事迹,至今,总是让村民们,常常津津乐道,尤其,让泥巴深深印记,大为赞美,让泥巴此时内心追忆,内心感叹。

    龙金寿,是菊花的父亲,是泥巴的岳父。

    据说,解放前,龙金寿是一个孤儿,是龙树村里大地主家的小长工。

    从小,他给东家放牛放马,做些零工。他非常勤快,非常伶俐,令东家喜欢。

    尤其,龙树村的乡亲,同情他,帮助他。

    据说,龙金寿的父亲是一个“兵痞”。他父亲年轻时被抓壮丁去当了兵。

    当兵多年,他趟过枪林弹雨,幸运地活了下来,并回到龙树村里。

    可是,他当兵多年,虽然练就了一身的胆气,长了不少的见识;但是,他却少了种田,安家过日子地本领。

    尤其,他在旧军队里混了多年,沾染了不少不良习气,学得一些歪门邪道。

    要命的是,他当了多年的兵,身上没积蓄一点钱。

    龙金寿的父亲就这熊样,自然不会日子好过。

    据说,他从军中回到龙树村后,只好独自住在祖传的,一间小小的破房子里。

    幸好,村里有一位寡妇,看上他,并与他结了婚,组成简单的家庭。

    据说,他们开始,日子勉强度过。

    可是,龙金寿的爹,种田的本事没有,造孩子的水平特别高。没有几年,他竟然让寡妇婆娘生孩子像母鸡下蛋,几年之间,他们生了九个孩子。

    当然,龙金寿是他们最小的孩子。

    孩子这么多,怎么养,拿什么养?

    他家既无良田,又无房产。要命的是,龙金寿的爹,不会种田,又不会做点小买卖,又无一技之长,而他,还一门歪心思地去赌钱,去嫖,去喝酒,去吸大烟。

    如此,寡妇手里的仅有的那点私房钱,很快用光,花光。

    没钱怎么办,怎么办?

    龙金寿的爹,当然是小偷小骗小顺水摸鱼了。大抢大盗大骗,他没那胆子,也没那种本领。

    唉!很快,他家那日子过得,滑落到村里最穷最穷的人家。

    一大家人过得吃了上顿没下顿,几个孩子饿得嗷嗷叫。

    村里人都讥讽他爹说:“上有嘴巴,下有j巴。”

    可龙金寿他爹,就是哄骗,只会哄骗寡妇婆娘,直到把她压箱的最后一文钱哄骗去喝去赌尽。

    最终,真的没钱了,真是一文钱没了。这下,怎么办,怎么办?

    赊吧!借吧!赊借不到怎么办?

    卖血,他舍不得身上的血呀。

    龙金寿的爹,他竟然卖儿卖女,一个二个三个儿女被他卖了。在卖到第八个孩子时,寡妇婆娘被气死了。

    这样,一大家人,卖了,死了。随后,这老家伙,终是喝酒喝得睁不开眼睛,再也睁不开眼睛,他死了。

    老家伙死了,寡妇也死了,留下第九个孩子——他们最小的儿子龙金寿。

    当年,龙金寿才七岁。

    是同情,还是都是姓龙?

    龙鹏的父亲,收留了可怜的龙金寿。当然,这种收留,不是收做儿子,也不是代为照看;而是收下作为家里放牛放马使唤的仆工。

    这,这在当时算不错了,至少,龙金寿可以吃上饭了,可以长大成人了。

    据龙金寿后来说,他在龙鹏家幸运地得活了下来。尤其,当年龙鹏少爷对他:

    把他做兄做友对待,使龙金寿童年时,不缺穿不少吃,过得还算快乐。

    解放初,十八岁的孤儿龙金寿,被乡亲们送去参加解放军。

    【作者题外话】:往事如烟,孤儿知恩。

    一代生产队长,时代光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