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十八章龙树村第一位“村主任”草林
上节讲了龙树村的生产队长,现在是不是该讲龙树村的村主任了?
是啊!忆往昔,观现在,展望未来嘛。
时下农村所称的村主任,即村委会主任,即办事处主任。
其实,现在的村主任与过去的生产大队长职位应当差不离,都是十几个自然村组成的大集体乡村领导,都被冠名“村官”。
只不过,过去的村官领“工分”,现在的村官拿“工资”嘛。
过去,乡村行政的基本区划大致分为: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生产小组等等称谓。乡村的基层组织就是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简称“大队”,“小队”。
大队长与小队长即是农村过去村官的时代标签。
现在,乡村行政的基本区划有所变化,称谓也大为改变。
如今行政区划大致是:市,区,县,镇,乡。乡以下便是村委会办事处,村委会办事处以下便是一个个居民小组。
呵呵,时代特色,时代称谓。
自然,称呼变了,内涵也变了。过去生产队的社员与现今居民小组的居民,怎么看,从哪方面看,也不能再划等号了吧!
虽然,农村社员与农村居民,都是农民,但这“农民”,再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了。
农民们即是不同,那村主任与生产队长还会相同吗?
现在,让我们顺着龙树村镇长泥巴的思绪,跟随他去观察与查证,来看看龙树村的“村主任”吧!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土地家庭承包,分田到户,这,标志乡村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此时,龙树村的老队长退位,他推荐的接班人“草林”上位。
此时,龙树村生产大队,更名为龙树村办事处。
草林,便是龙树村第一位“村主任”。
草林,他是龙树村十几个自然村里,当时很出众,颇有威望的人物。
七十年代初,从部队退伍回到龙树村的草林,他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而且浑身洋溢着热情。
几年的军队生活,把草林锤炼得品质高尚,作风硬朗。他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头脑灵活,知识丰富。
可贵的是:他总是满腔热情,一身正气,浑身洋溢着活力。他的身上,呈现那时代的一切美好品质。
很快,年轻的草林就成为龙树村里上千青年人的核心人物,成为生产大队的干部骨干,他任龙树村大队的团支部书记。
七十年代,人心美好,虽是乡村,在生产与生活中,乡村无不呈现灿烂的景象。
看,年轻的草林,夜幕下在生产队的公房里,正与乡亲们规划美好乡村呢!
百瓦大灯,照得新建的土木公房格外明亮,一群群的男女老少,或蹲或坐或站,聚精会神地听他演讲。
草林热情洋溢,朗朗而谈。乡亲们脸上全是期待,全是神往。
七十年代的草林,算是龙树村里最有文化,最有见识的人了,他总能给生活在闭塞乡村里的乡亲们,传播新的知识,新的技能。
他总使乡亲们,坚信社会主义好,**党好。他总使乡亲们,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他总是亲力亲为,带领乡亲们去旧貌换新颜……
看,天刚亮,他与大队长龙金寿,十几个小队长交换工作意见,生产安排。随即,各村的村民们积极行动,进行田地改造,乡道修筑,科技育苗……
夜里,草林总是一个村,一个生产队地去宣传,去动员。整个生产大队,不论坝子,还是山寨,都有他的身影。
乡民们对他赞不绝口,都说,他是大队长龙金寿的左膀右臂,是带领社员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青年,好干部。
他精力旺盛,英姿勃勃,年轻有为。
看,田地里,农民们勤劳肯干,精耕细作,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看,田野里麦浪翻腾,菜籽花飘金;就是山岗上,一片片梯田里,呈着生机……
时光匆匆,转眼间,生产队消失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农村土地承包,生产队成了历史。随即,新思想,新事物像秋风扫落叶,把乡村昔日的旧貌,一吹而去。
商品经济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向乡村涌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如飓风般袭卷乡村。
村民们,尤其是年轻的村民,像卸下沉重的枷锁,欲腾飞,欲奔向世界。
此时,改革开放,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农民发家致富的口号震天得响。
此时,从老队长手中接过重任的草林村主任,正是年富力强,正是德才兼备,正是成熟而有威望。
草林,他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村官。
他有雄心,有壮志,他把改变龙树村落后的使命一肩承担。
他立下誓言,要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踏商品经济的浪潮,带领乡亲们奔向小康。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面对举国沸腾的经济热潮,草林信心满满地行动起来,他带领一班泥腿子们,风风火火地创办乡村集体企业。
同时,他鼓励,支持龙树村里有能力,有条件的泥腿子们,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投身到商品经济的潮流中。
听,他响亮地说:“乡亲们,我们经过几十年的生产队,我们苦干了,但我们的生活,还没达到理想。
现在,我们要转换思维,改变方式,与时俱进。或许,我们就走向富裕而美好的生活大道!”
草林村主任,说到做到,他一心扑在集体的事业上。他的身上,既呈现过去时代烙印的美好品质,又洋溢出新时代奋发拼搏的精神。
一时之间,龙树村,呈现出许多由草林创办的乡村集体企业:食品厂,纸箱厂,砖厂,铸造厂,制鞋厂……
同时,龙树村十几个自然村里,冒出几十家私营作坊,私营企业。如:黄似仁的似仁食品厂,宋玉的糖果厂,驼背理发匠的家具厂,孙二娘的酱菜厂,朱屠夫的肉联厂,骚寡妇的生资公司,李胖子的采石场……
正是这些大大小的工厂,企业,遍地开花,显得风姿约约,显得风光无限。
使得改革开放初期,龙树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一派热热烈烈的火热景象。
尤其,村民们,龙树村各村各组的村民们,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奔向四面八方,奔进各行各业。
有人去外打工,有人去城里经商,有人去四处游荡,闯荡……
当然,一时之间,田地少人种了,良田被抛荒,被占用……
此时的草林,他像学大寨时一样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集体企业中。
家里,他家里的田地,以及三个还小的孩子,全落在他的媳妇兰花身上。
当然,农民办工厂,办企业,开始时,那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他们许多人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不懂经营管理,甚至缺少资金,缺少知识。人才,更是没有。
他们全凭一腔热情,全凭一股欲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激情;全凭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心愿,奋发地拼搏,执着地闯荡。
可以说,他们在盲目的干,在瞎干。
他们,一切随着潮流,一切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更有甚者,草林不做调查,考察,不做准备,不做研究就创企业,建工厂。尤其,他常常是听人一面之词,就上项目,增设备……
如此,他把办厂办企业,当作是田地种庄稼,当作是种菜种果树,种下就会有收获呀!
没有没有多久,这些村办工厂,村办企业,便暴露出许多问题,工厂,企业随即陷入困境。
管理不善,设备落后,信息不畅,产品滞销……
更令人头痛的是,生产出的产品不达标,质量不好。更揪心的是,产品销出,迟迟收不到货款,有的甚至被恶意骗取。
善良厚道的农民,他们怎么应付得了精明又奸诈的商人呢?
很快,村主任草林,他便陷入极度的困境,他身心疲惫,焦头烂额,忧心痛苦……
草林村主任,他怀着美好的心愿,他凭着一腔热情,他事事亲躬,处处着手,日夜操劳。
可是,草林,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触礁沉船。
他的满腔热情,一怀大志,全化为泡影。
他兴致勃勃创起的工厂,企业,一个个倒闭,倒闭……
龙树村,在草林的治理下,非但没有跻身富裕的行列,倒欠下许多许多贷款。
如此结局,草林,他深感内疚,深深自责。
“我草林,只是草。小草怎么会成林——苍茂之林啊!”他声声哀叹,泪流满面,羞愧无比。
于是,干了几年村主任的草林,他主动退位了。
其实,这位从老队长手上接过接力棒的草林,他身上还是彰显着老队长他们那一代人的美德的,他的初衷美好,他的品性良好;而且,他确实肯干,拼搏。
可能,他志大才疏吧!或是,他运道不济!
也许,正是他身上那种美德,那种正直,那种英雄般的作风,使草林村主任,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没……
奇怪的是,当时,龙树村的集体企业几乎全部沉没,倒闭,而那些私营企业,却一处处迅速发展,壮大。
尤其,黄似仁的“似仁食品厂”,发展神速,蒸蒸日上,生意红火。
这,令人惊讶,令人深思。
村里有人说,集体企业的倒闭,是草林的主要责任,
他身上烙印太深太重过去的色彩,作风。
他正直,正直得守旧,固执。他负责,负责的事事亲为。他不会用人,也从不用人。他不信任别人,更不会使用人才,几个厂,几个企业,全凭他奋战,全是他经营,做主。
这样,他能行吗?他能面面具到吗?
草林村主任退位了,留下一大堆烂摊子,留下上千万元的贷款,留下怨声一片。
如此,上面的领导急呀,龙树村的村民,也是忧心忡忡。
谁来接替草林做龙树村的村主任,谁来改变这不堪的局面,谁来收拾烂摊子……?
唉!上面的领导一时没了主意,下面的几千村民?]人敢毛遂自荐,勇敢地站出来勇挑重担,力挽狂澜。
【作者题外话】:仅凭一腔热血,满腔的热情,是不能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的!
智慧,经验,手段,才能让你长风破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