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 第75章 通州从此属吾乡(5)(6)(7)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5

    围海造田,欲变沧海为桑田,岂是易事?

    张謇从垦牧七堤回来,不禁仰天长叹。数日下来,赈灾、重建就废去了六千两银子。张謇十分心疼,但他不想放弃垦牧事业,只得硬撑下去。一方面,又嘱咐江导岷格外留心水利人才。

    在这几日里,地亚士洋行的答复又让张謇暗暗恼怒。

    筹办大生二厂,与当年办大生纱厂一样,都面临着购买纺织机械的难题。二厂规模不小,需要大量的机械。张謇便与代售纺织机械的地亚士洋行联系了起来。

    几次商议,谈得都不算顺利。主要的问题,不是出在机器的价格上,而是中间商的代理费用上。张謇琢磨了一番,便不打算与洋行合作,而是交给了郁芑生一个任务。

    “啬翁的意思,是让我去英国负责采购纺织设备。”郁芑生问。

    张謇颔首道:“正是此意。你可愿去?”

    郁芑生兴奋地搓搓手:“自然愿去,但我想先在国内调研一番,明春再去英国。不知啬翁意下如何?”

    “说来听听。”

    “据我所知,国内纺织产业的机械设备,大多是来自于英国。机器的类型不同,报价也会有差别。故此,我想去那些纺织厂走一走,多做些了解。”

    张謇见他虑事周全,心中也觉放心,遂道:“就照你说的办。”

    要论英文,在整个大生企业里,便数郁芑生说得最流利。再加上,他又长于交际,头脑灵活,张謇才对郁芑生格外器重。

    到了第二年春,郁芑生果然以其流利自如的英文,和出色的交际能力,以较为实惠的价格,从华特白尔厂购回了一批纺纱机。至此,大生二厂才能正式投产。

    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6

    “叮铃铃——”

    书房里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仆人接起电话,道了一声“张先生请稍后”,便一路小跑去唤她的主人。

    少说,端方被仆人伺候着走进书房,接起电话来:“喂——季直啊……”

    仆人小心翼翼地退下。

    电话那头传来张謇急切的问候:“总督大人,身体可有恙?”

    不用说,张謇一定是看了这两日的新闻了。

    这事儿与出洋考察宪政有关。

    几日前,慈禧终于定下考察五大臣的名单,端方依然在列。到了出发之日,一行人刚走到正阳门火车站,便遇到了一个吴姓的革命党人。此人身负自杀式炸弹,抱着必死之志,试图阻止五大臣出国。

    虽说自有巡逻警察来处理,吴氏的计划未能得逞,但火车站的秩序一度被搅乱,五大臣也受到极大的惊吓,出行计划不得不再次推迟。

    “放心,无事,”端方笑道,“这点小风小浪,我还是受得住的。”

    “无事,那下官便放心了。”

    “有劳记挂,”端方道,“对了,我正有一事要找你。”

    “总督请讲。”

    “你不是要修博物苑么?现在进度如何啦?”

    “托总督的福,现下已修得差不多啦,估摸着冬日或者明年,便能投入使用。”

    “你打算陈列什么文物呢?”

    “这博物苑,是在公共植物园的基础上建成的,下官以为,植物、动物标本、历史文物都可置于其间,甚至于,还能在旁边建一个测候所,用来测报天气。”

    “好主意,”端方大笑道,“用英文来说,这就是个goodidea!”

    “总督最近在学英文?”

    “是啊,要出洋,总得会几句英文才是。”

    “说到英文,下官但有一人向总督推荐。”

    端方来了兴趣,问道:“哦?说说看。”

    “此人叫郁芑生……”

    张謇便把郁芑生的来历,与端方说了一番,又补充道:“这后生要明春才去英国,总督那时可能还在英国,若是需要随身翻译,他应该能够胜任。”

    端方欣然道:“如此,再好不过了。不过,我要纠正你一点,哈哈。你方才说‘可能’,这不是‘可能’,是‘确凿无疑’。”

    叹了口气,端方续道:“这一遭,遇上了刺杀,两位大臣已打起了退堂鼓。要找两个顶替的,不容易。怕是要年底才能出国了。”

    电话那头沉默一时,才传来声响:“最好是秘密出行。”

    “哎,那些革命党人……到底还是不相信,朝廷是想改良政治的,”端方嗟吁不已,转而又抛开愁绪,笑道,“不说这个了。季直你要办博物苑,我便送你一件藏品。过两日,我遣人送到你府上去。”

    挂掉电话,端方的目光落在书房里的几件博古架上。

    博古架上,高高低低地置着他多年来收藏的文物。目光逡巡片刻,端方最终择选了一个汉代的?于。这个?于形制为椭圆筒形,肩围大于腰围,器型很是优美。顶上的虎钮品相极佳,看起来神采奕奕。

    “两军相当,鼓?相望。”端方诵着《淮南子》中的句子,对这件打击乐器微微一笑。

    7

    十二月上旬,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五大臣,率使团三十余人,微服而出,自秦皇岛乘海圻号军舰抵达上海,再于当月中下旬转乘美国邮轮,赶赴日本。

    这一行,他们将在日、美、英、法、德等十国考察宪政。

    待到十二月二十日,张謇才一边给徐端喂药,一边道:“今日,端总督已经坐上美国游轮了。”

    这几年,每至冬日,徐端都会犯咳症,张謇一直为其延医问药,却也不见几分好转。

    徐端听了张謇这话,不免有些困惑,问道:“老爷不去送送端总督?他们不是路过上海了么?”

    “端总督早跟我说起过出国日期,为免此事外泄,我便不打算去送行。”

    “老爷是怕有危险?”

    “是啊。”

    徐端轻轻笑了一声:“妾记得,老爷不是有商团么?商团里个个配着枪支。”

    “夫人此言差矣。”张謇温和地解释道,“商团,那是我为大生公司配备的。不是我的私人保镖,不可随便挪用。”

    “妾明白了,”徐端道。

    “嗯。那些盗匪盐枭,时常侵扰公司,真是不得不防。这也是无奈之举。”

    言讫,张謇重重叹了口气。逾时,却未听徐端说话,忙看她一眼。

    只见床榻之上,徐端用手捂着嘴,强忍着不愿咳出来。

    张謇忙拉开她的手。

    这一拉,便见徐端唇边喷出一口血来,溅在张謇脸上。

    竟然,咯血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