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天,我宣布——大生三厂开车投产——”
立在主席台上,张謇单手拄着拐杖,振奋地发表开幕致辞。
看过紫藤不久,大生三厂正式投产。现在是民国十年(1921),距离规划修建大生三厂的时间,已过去了五年之久。
彼时,张謇决定在海门常乐镇开工兴建大生三厂,郁芑生也订购好了3.03万锭华特纱机,200台迭更生布机。可惜,因未欧战爆发,设备运输受阻,直至去岁今年初才陆续运抵。在此期间,连大生八厂都已在筹建之中了。
做足准备之后,才择日宣布开车投产。
一时间,新闻记者纷纷涌来,社会各界争先来贺,自不必说。
热烈的掌声中,张謇将单手按下,示意安静。而后,才饱蘸深情地道:“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一个人……”
众人屏息以待,但见张謇以手势迎接,扬声道:“这个人,便是一直支持我,支持大生公司的长者,我们的同乡,杨梅汀老先生!”
掌声如雷,杨梅汀被吴体臣搀扶着,也拄着拐杖,来到主席台上。
这一年,杨梅汀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比张謇年长十一岁。
两人目光一碰,干瘪的唇角都绽出会心一笑。
民国五年秋,大生一二厂的董事们,开会讨论大生三厂的厂址。张謇在外奔忙,并未出席会议,当他得知会议上,修建于上海、汉口、郑州的不同意见后,立马向董事们写信申明自己的主张——海门。
在张謇看来,在海门设厂,可抵外部势力渗入,充分发展区域优势。至于具体地点,则听从了杨梅汀的意见,在常乐镇以南、青龙港以北的陈仓球湾。
“杨老先生说,我们海门,是一个重要的产棉区,棉花质量、产量都是首屈一指的。亦因如此,谙熟于纺纱织棉的工人也就更多。工人们多了一个就业机会,我们海门也会建设得更好。你们说,杨老先生说得对不对,我们是不是该感谢杨老先生?”
掌声证明了张謇、杨梅汀选择的正确。
掌声退潮之时,张謇又道:“至于说,为何要修在陈仓球湾,还是有请杨老先生来说说吧。”
杨梅汀清清嗓子,用老浊略带痰音的语声,缓缓道:“陈仓球湾距离青龙港很近,而青龙港则是我们海门通向上海、南通的港口,物料、产品之运输,自然是相当便利。”
此言一出,赢得了满堂喝彩。
7
忙碌整日后,张謇当晚歇在杨梅汀家中。二人躺在摇椅上,看着头顶蓊郁的老槐树,说起尘封的往事,也说起日后的绮梦,惬意之中又透着一丝隐忧。
此种隐忧,与棉纱的产销有关。1918年,一战之结束,外国资本家们亟需扩大业务,赚取利润,他们一再向中国倾销产品,优质棉纱迅速挤占了市场。
在此种有目的、有策划的倾销之下,大生纱厂的生意大为减缩。屋漏又遭连绵雨,这两几年水患频仍,垦牧公司亦无法供应足够的原棉,久而久之,大生纱厂不得不面临花贵纱贱的窘境。
“去年,纱厂盈利二百余两,已经去以前少了,今年只会更少,可能连一半都没有。”张謇对杨梅汀说着大实话,叹了两回气。
杨梅汀也曾帮助张謇创办垦牧公司,多年来也很是关心垦牧事业,但由于年纪老迈,他大多数时候,却是在海门镇走动,发挥余热。
海门的慈善事业,张謇多委托杨梅汀照看。凭着老人的威望,像是溥善堂一类的慈善工作,都开展得颇有声色,尽管阻力重重。
当下,杨梅汀沉吟不语,过了一时,才道:“你说的问题,我省得了。依我看,慈善这一块,费钱无数,但又不可不为,可以多借助社会力量。”杨梅汀知道,张謇在海门、南通都投入了大量财力,来兴办教育、发展慈善事业。
张謇为难道:“现在军阀混战之势,愈演愈烈,人人都想捂着自己的钱袋子,愿意做慈善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不然,我也不会老从大生公司拿钱出来,填这么多的窟窿。”
杨梅汀皱皱眉:“那……以我之见,公司可以再少开一些,或者关停几家?”
话音刚落,张謇便斩钉截铁地道:“这不行!”
杨梅汀被他决绝的姿态震住了,盯住他的眼,只等他继续说。
“南通的城市建设,正在发展之中。我若是中断这项事业,于己于人都无法交代。我……将至耳顺之年,时间不多了。”
杨梅汀故作轻松地劝道:“这话说得不对,什么事都不能在一两日完成,心急不得。嗯?我记得,以前你说过,做人做事要有一种愚公精神。那话怎么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老弟,你说,你急什么?”
此言一出,张謇顿时被噎住了,他不得不承认,杨梅汀说得对,可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却一拱一拱的,鼓动得他无法平静。张謇不禁捏紧了拳头。
“你看,”杨梅汀指着头上的老槐树,“这槐树一百多岁了罢,才生得如此繁茂。我在想,要是一开始,它便长得太快,发出太多的枝干,或者,它也长不成今天这副模样。”
张謇抬首望去,循着杨梅汀的话去想,顿然觉得他自己,他和董事们的大生纱厂就像那一棵槐树。一时间,心下有些难过,闷然不语。
见状,杨梅汀忙转移他的注意力,笑问道:“你方才说城市建设?来,来,来,给老哥哥说说你的规划。”
张謇这才有了精神,笑道:“照我的规划,是一城三镇。通州,是商业居住区;唐家闸,是工业区;再往西南走,天生港,是港口区;至于城南的狼山,便是休闲区了。”顿了顿,他补充道:“日常生活,不能少了娱乐。”
杨梅汀问:“那年,你开设更俗剧场,便是为此?”
“不只如此。娱乐跟教化,是不分家的。你看明人戏曲、小说,不就是寓教于乐的典范?”
杨梅汀忍不住拊掌称好:“妙极!妙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