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将军有病,我有药 > 第56章 057、大皇子回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十七章

    “什么?”听了张管家的话,长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皇子回来了!不到辰时进的城。”张管家重复道。

    长行看了一眼博武,“我先回去,你一会带上佩灵,一起回去。”

    博武点头应声,再看一眼一直坐在桌边的红姝,她依旧神情自若,没有太多反应,只微微点点头,“忙完了一起过来。”她的声音里听不出半点期许与渴望,好像一件平常的事情,虽然奕珩是住在她心中的男人。

    长行随即出门上马,奔回府去,简单洗漱,换上钨钢轻铠,头戴白虎钢盔,挂将军印,脚踩金缕靴,披上棕红的丝绒大麾,一身简行出征的装扮,这也是他的朝服,一切收拾妥当,准备进宫上朝。

    东南地区发生旱灾,受灾城郡属湛郡最为严重,当地几个县令联合懿王一同上书,请命圣上,能大开国库,救济当地。早在盛夏,朝中便做好准备,向个各官员筹集善款及灾粮,各大官员都纷纷表示要拿出压箱底的宝贝支持南方。大魏虽常有战乱,但护国将军带兵出征胜多败少,攻城略地也带会不少财宝,蔚长行又不是贪财之辈,不是分给军中弟兄,就是上缴国库,各国进贡亦不是小数,所以,大魏国库充裕,人民生活富足,算是个好国家。

    当年大魏刚刚建国,先皇有命打江山没命做皇帝,重病在床,还未立储君,不久便一命呜呼,几位皇子也是一场厮杀,三皇子聪颖过人,早看清形式,暗地里集结了自己的一拨人,先皇刚刚驾崩,便由几位重臣联名请命,推三皇子继承大统,下了诏书,即日便举办登基大典,三皇子顺利登基,就是当今的建平帝。

    大魏皇帝是个精明之人,国家里的人和事他都了然在胸,东南地区不是产粮大区,往年也要从其他地区买进大量粮食,这次大灾,不过是少了本地产出那一部分,当地几个郡县加大采购力度,再将往年的存粮拿出来应该是可以应对的。但懿王的性格皇帝很清楚,他们俩个是兄弟,当初也为储君之位明里暗里交过一些手,自己登基后便将这位弟弟封为懿王,封东南十八大郡,不日便调离了京城。这么多年过去了,若说懿王还有什么想法,却是不会,但对当朝皇帝还是有些小不满的,偶尔挑些事端来给这位皇帝哥哥添点堵还是会让他暗爽的,所以这次请命赈灾也不过是懿王闲来无事闹的小把戏,看不得皇上过几天安生日子罢了。

    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就是因为他不会把这些问题当问题,只会看做是彰显自己权威与存在的手段,小到臣子间的上位把戏,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纷争,当权者乐于也善于周旋于此,有心怀黎民百姓的柔软,也有斩杀不惧的果决,有万人之上唯我独尊的傲骨,也有当仁不让的勇气,更懂得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智慧,这就是皇帝。

    建平帝看到奏折,二话不说,当即下令组织赈灾,一来敛敛官员手中的财物,二来顺便收拾收拾当地的苍蝇老虎,刮阵风下去,总能带走些尘土,拔几根萝卜,带出些泥来,懿王跟皇帝耍性子使小聪明,皇帝就跟你动真格的,还要谢谢懿王的请君入瓮。

    从朝中官员手中收上来的财物便已不少,哪里用得着动用国库,早在六月便一切筹备妥当,唯独差个负责此事之人,皇上左思右想,觉得此事太子亲自前往最为合适,于是找来奕瑾,讲清了缘由,太子也当场答应,可谁知三天后便告了病。皇上自然知道是奕瑾又有想法,于是亲自探病,奕瑾咬定身体不适,无法出行,却推荐了一个人,大皇子奕珩,加之有皇后在身边煽风点火,给了种种理由,皇帝只得答应了。

    皇后自有她的小算盘,名为赈灾,实在查腐,如此费力不讨好又得罪人的事还是不要参合,推给大皇子,让他去查,自己还可以背后黑他几下,弄不好奕珩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而皇帝不这么想,其实大皇子本也是他的人选之一,只不过他想借此事试下奕瑾的办事能力,再看看这太子背后能藏了多少人,没想到奕瑾竟然不想接招,皇后更是个暗地里做小动作的高手,他们想来暗的,那就让他们在背后表演。

    至于大皇子.……

    虽然其母蔚皇后害死了自己最心爱的香美人,还有香美人的女儿,但毕竟奕珩也是自己的儿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多少还是释怀了一些,而且是作为牵制太子最合适的砝码,此事交给他,做好了立威,做不好了?没有什么做不好的,最不济是赈灾财物发放及时,当地父母官员清正廉洁,国泰民安,皆大欢喜。

    金銮殿上,皇上当中而坐,文武百官朝堂而立。

    大皇子奕珩,身着绛紫色游龙滚边的晋王服,多年来,从皇上到兄弟间的压制让他隐忍沉稳,举止有度。他不似长行那么冷漠不羁,桀骜不驯,他身上有着一种世俗的亲近,他太懂得如何在万众排挤之下求生,也懂得如何审时度势,太懂得不动神色的康概大方,更懂得几句话说清楚彼此所需,放大筹码找寻共同利益,一加一大于二,是他最会用的手段。

    奕珩上前一礼,“参见父皇!”

    “晋王此次赈灾,事情办的好,赏!”皇帝一句话先丢了过去。

    堂下百官,各个心中开始发声,有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也有做贼心虚等着掉乌纱的,早有传闻,大皇子私下里递了名单,而自己的名字若在上面,那就等着吏部审查吧。在这之前没有人敢找吏部尚书背地里走关系,皇帝老子都明着来,更没人敢越抹越黑,偶有私下里去湛郡打探消息的也是无疾而终,大皇子此事做的太过隐秘,一出手便是要人命的。

    奕珩道:“此事多亏有懿王协助,当地灾情严重,几处郊县百姓已经开始出现饥荒,不过湛郡放粮及时,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好,奕珩此事办的妥当,懿王也应嘉奖。”皇上肯定道。

    “另有,金县吴县令、瑜县刘县令私吞善款,敛财封道,就地正法……”

    众人听到此,都跟着屏息。

    “涉及到朝中重臣三人,下属小吏若干,至于名单,儿臣已经交于吏部尚书,”奕珩说着转向吏部尚书元邓,“还请元尚书秉公办理此事。”

    “好,就依奕珩之意。”皇上一扬手,“元爱卿可将名单公布。”

    这元邓本也是皇后的派系,这次知道不能站错队,明知道皇上手中定也有一份,但这个炮筒自己该当还得当,于是躬身上前,“大皇子三日前派人将名单送来……”稍一停当,“户部尚书李道锦、兵部侍郎彰浦.……还有……”

    “还有谁?”皇上怒声。

    “丞相,上官荣。”元邓颤颤巍巍说出了这几个名字。

    众人皆知,李道锦与上官荣皆是皇后一党,大皇子这是明着摆一道,皇上提声道:“哦?”声音放缓,“既然人已经查出来了,那就依法查处,绝不姑息。”

    元邓抱拳在身前,腰弯的极低,生怕与朝中这几人对视,“是……”

    当然,奕珩在给皇上的名单里还有一人,只不过,元邓自己看不到罢了。

    朝堂之上众人唏嘘,有人长舒一口气,也有人心中出了一口气,也有人坐山观虎斗,更有人两腿发软,五雷轰顶,皇上要严办此事,看来是要为大皇子立威,风向又起变化。

    上官荣亦是两朝元老,朝中地位一直稳定,办事又是老谋深算,向来干净清白,这次怎被牵扯进来?若是果真有问题,不是藏的深就是还有更多人为他打掩护。皇上看到名单时也是一惊,没想到奕珩竟然将此人揪了出来,但皇上相信奕珩若无十足把握,是不可能轻易拿此人开刀的,但这证据在哪?还是奕珩想来一招无中生有?看来他果真是没死心,那就让他与太子斗上一斗也不是不可。

    皇上一扬手,“退朝!”

    众人躬身施礼,“恭送皇上。”

    朝堂之上留下还不敢马上散去的文武百官,上官荣看着奕珩,“大皇子做事谨慎,药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若是此番下来查不出个一二,大皇子可不要赴蔚皇后的后尘!”

    奕珩一抱拳,“我奕珩是皇室子孙,为国家查清贪官污吏乃是分内之事,又怎会搞错是非黑白!”奕珩心中有数,他此行险些丧命,都是拜皇后一党所赐,若真想彻底翻身,机不可失,值此一役,彻底掀翻皇后一党。

    元邓上前,“相信上官丞相清白。”

    上官荣瞪了眼元邓,拂袖转身,大步流星走出金銮殿,但他心中清楚接下来的是什么。众人这才纷纷动身离去,长行上前,“奕珩.……“

    “长行,别来无恙。”

    二人相视一笑,不尽言语,赋予来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