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确定高考时间前一个周末,周汉芳回了盘口镇。看到镇政府新办公楼拔地而起,另外还有镇医院,镇小学,镇邮电所等公共单位房子也快封顶。这让她十分兴奋。
这次回家,看到母亲心情还是蛮愉快。
据说,母亲到镇政府上班,工资真的每月给增加了二百元。
吃饭时候,母亲再次问她,“为何不领小陈回家?”
就胡编一句,“忙高考呢,哪有时间。”
母亲才没再问。
在家住了一晚。
次日下午,她返回了学校。
学习复习应该是充足的。因为他们这一年没有暑假,而是直接复课到补习。
高考真的来了!还是相当紧张!
从七岁读书到今天,为的就是这一天!
之前,学校告诉他们,灾区今年的考生,无论考分和录取都会破例或特殊照顾。但是考出好成绩,依然是每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周汉芳对录取什么学校没有清晰的想法,她只想自已的分数能够“一本”。够“一本”,至少能上省城的重点大学,就是川大。
临近考试前五天,她几乎每晚都在凌晨一两点钟才睡。她知道全国一年会有多少考生在拼搏,目标都是朝着国内最尖端的几所大学。其实她也想,可是,那好像是梦,太遥远了。
九月四日早上,吃过早饭,学校就用车子将四个班的考生统一运送到安县中学校区的考试教室。只见校区大门口站着不少警察,还有其他穿便衣的维持秩序人员。还有一些刚刚送子女来考试的学生家长。
秀川整个县城被端掉,新校区在建,所以,陪学生参加高考的家长只有县城党政机关的十几个干部,如厉小丽的母亲等。所以,大多数考生都是自已一人。
来到考区。
他们由老师领着,领取了证件,然后走进监考人员指定的教室。
让高三一班同学大吃一惊的是,这天高考,班上三十二名学生竟一个不落地来到了教室。
那会,周汉芳看到陈鹏的父母搀扶他走进了教室。
很巧,陈鹏座位被安排在她前头第四排,而她坐第六排。
她比陈鹏先进教室,陈鹏进来时,教室内基本上坐满了。
罗蜀生被父母搀扶着进来。他被安排坐前头第一排。
仔细一看,唐蓉蓉王木香二人怎么没发现。身后的安梅悄悄告诉她,刚唐蓉蓉和王木香在隔壁的教室。因为地震中走了不少人,所以,考生都被打乱了班次座位。
上午考政治时事,下午是考语文。
次日考数学、化学、物理等。
因为他们这个班属于理科班。
学校的车子等候在门口,所以当天考完试,他们就回到了学校。
第二天接着去。
紧张的考试终于过去。
见面,都交流考试心得。
几乎问同一句话:“你考得怎么样?”
考完,压在心底的大石头,就放下。反倒轻松了。
学校宣布放假。
回盘口镇前,周汉芳想上陈鹏家看看。
她将行李收拾好,也许,再也不用跨进这座学校了。但这儿是她的母校。所以,在收拾完行李的那一刻,还是恋恋不舍。这时,其他同学都开始走了。
头晚,除陈鹏罗蜀生等四个同学,其他人都坐在一起,搞了一个小小的联欢。
其实就是告别。
大家谈了各自的想法。并猜测着各自的前途。
最后,厉小丽为大家独唱华瑶作词作曲的那首《永远的家乡》。
周汉芳是同学中最后离开学校的。走之前,特来到潘老师家,看望了一下他的儿子。在潘老师家,潘老师的一段话,让她非常震撼,潘老师说,“等安平新校区建好了,我准备将川梅老师的父母和侏儒弟弟接到家里。”
早听人说,川梅老师父母是农村的,家里有一个侏儒弟弟,当初川梅老师同潘天勤结婚,潘老师就向川梅老师的父母表过态,不管如何,将来都会将川梅老师的父母和侏儒弟弟接到家里,养老送终,而且抚养她的侏儒弟弟。
周汉芳同班上的女生杨秀莲一起最后回老县城。杨秀莲家是县城,只是她父母都是工厂工人。杨秀莲小时烤火跌到火盆里,脸被烧焦一块,至今落下一块铜钱大的疤痕,平时始终将耳根头发往前遮,但无法遮住全部。因为这个缺陷,平时非常自卑猥琐。她的学习成绩不好不坏。同其他同学她一起玩的少。她是准备走,但听周汉芳说,“莲啊,等等我,我们一起走。”才爽快留下来。
回到老县城。她同杨秀莲一道到县委县政府的几处板房安置区前,二人才告别。
杨秀莲问她是不是回去,她说,“是,我想上陈鹏家看看,再走。”
杨秀莲就一笑,点头说,“那好。我走了。“
她就走了。
县财政局安置板房在县政府安置区靠东区一块。周汉芳找了几处,才找到陈鹏家的住处。
城乡的安置板房好像都统一定制的。她看到政府机关的安置板房,同自家在盘口镇的安置板房差不多。
陈鹏家住了两间。显然,之前家里的客厅书房等,都不可能了。
陈鹏正在房间躺着,不知想什么。突然看到周汉芳,马上坐直身子,说,“你怎么来了?”
周汉芳含笑说,“考完了,轻松了,来看看你。”
这时陈父陈母都不在。
陈鹏说,“坐吧,我给你倒水。”
周汉芳说,“别了,自已来吧。“
陈鹏坚持为她倒,她见陈鹏的腿不方便,就赶紧拦住他,自已到开水区取了杯子,问陈鹏说,“你有吗,我给你倒一杯。“
陈鹏说,“我喝矿泉水。“
周汉芳说,“我也喝矿泉水。“
陈鹏便指着墙角三箱矿泉水说,“那有。“
周汉芳走过去,取了两瓶,递给陈鹏一瓶。
这时,陈母进来了,她突然看到了周汉芳,吃惊说,“哎,小周你没回家?”
周汉芳说,“先上这。”
陈母说,“我听厉小丽的妈说,学生都走了。对,你这次考得如何?”
周汉芳就笑。
陈母看她问,“怎么?”
周汉芳说,“不好说。”
陈鹏说,“感觉呢?”
周汉芳说,“反正我每道题都答了。对不对,七成把握。”
陈鹏说,“七成就不错。那么紧张形势下,能七成,可以。”
陈母说,“小周啊来得正好,我买了一只鸭。一会剁了,咱们做个土豆香蒜烧鸭。”
陈鹏说,“妈,少放点辣椒。汉芳不大吃辣椒。”
陈母说,“晓得晓得。”
就进去了。
陈鹏说,“干煸吧。“
陈母转身问周汉芳,“小周,干煸,还是红烧?”
周汉芳脸红说,“随便。”
陈母说,“红烧吧。我少?n水就是。”
周汉芳朝里一看,板房后有个临时搭建的小厨房。就说,“不晓得新县城啥时候建好?”
陈鹏说,“政府年底搬过去。政府过去了,其他单位就快。”
周汉芳感叹说,“真好。不出一分钱,全部给建。对,新建的房子,那天我们去看,规划不错,每一栋与每一栋之间,都隔开了距离,那模样,就像是大城市里的房屋。”
陈鹏说,“是,县长说了,重建后的秀川新县城,一定保证五十年内不落后。”
陈母在后头噼噼啪啪剁什么。
陈鹏笑说,“我妈剁鸭了。”
周汉芳看陈鹏一眼,犹豫说,“你晓得吗?我妈说要见你。”
陈鹏说,“真的?”
周汉芳点头。
陈鹏说,“我想去,可现在这样子,还不晓得她惬不惬意?”
周汉芳说,“下次吧。”
陈鹏说,“要不,我这次同你一起去?”
周汉芳犹豫说,“下次吧。”
陈鹏说,“下次什么时候?”
周汉芳说,“等成绩单下来吧。”
陈鹏说,“我把握不大。毕竟,时间有限。”
周汉芳说,“不应该呀你。”
陈鹏说,“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我这么久没摸课本。就突击那么些天。”
周汉芳说,“万一不行,明年再考。”
陈鹏说,“不可能。”
周汉芳说,“为什么不可能?”
陈鹏说,“我要做,就一定做到!”
周汉芳说,“特殊情况呢。”
陈鹏说,“特殊情况也不行。”
周汉芳瞪他说,“这么倔。”
陈鹏就笑。
陈母端着一碟子卤鸡爪走过来,自已嘴里也嚼着说,“嗯挺香,我吃了一根,来,你们。”
陈鹏见状,让母亲先给周汉芳。
周汉芳犹豫一下,捏了一根,陈鹏也捏了一根。
周汉芳看陈鹏先吃,才吃。说,“嗯,味道不错。”
陈母叹说,“你别说,改革开放后,物质真丰富,想吃什么都有。我们小县城就像大城市一样方便。”
陈母将碟子递给周汉芳。
周汉芳摇头,又给陈鹏,陈鹏也不要。
就端着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