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山村的人一般将砍来的木材,猎物,山货到县城里去换取粮食,稻米,及生活用品。石碑沟村地处偏远山区,到县城一去一回80多里路,其中一大半都是山路,相当不好走。
所以如果要去趟县城必须一大清早就出发,路上要走十多个小时,赶到城里已是下午时分。再将货物卖出换回生活用品后,再回村基本没有时间了。因为夜晚走山路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只有在县里找个简单的客栈休息一晚,第二天再返回村庄。所以村里人进趟城也是不容易,来回要花两天的时间,村里人一般都是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进趟县城。
大宋汝州也是个穷困的地方。崇宁年间汝州辖梁县、襄县、叶县、鲁山、宝丰5县。共有41587户、171495人。偌大的一个汝州五个县城的人口加起来竟然不到20万,可见人口凋零。
由于汝州户口至少,田土多荒,所以粮食产量极低,都需要从江南等地调运,所以汝州当地的粮价也较高,老百姓的生活也更加艰苦。
石碑沟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地粮食价格高昂,村里人辛辛苦苦的山货等物品换取的粮食及其不易,所以这个小山村的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艰辛。(举例为证。河南省鲁山县熊背乡被评定为十三个省定穷困乡之一,鲁山县熊背乡桃园沟村以前叫石碑沟村。宋朝至今,1000多年过去了,这个地方竟然还是穷困乡,可见当年生活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生活是何等的艰难)
伏牛山位于大宋京西北路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山势异常高峻雄伟。长200余公里,宽约40~70公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整个群山之间植物丰富,动物众多,有大型猛兽出没,所以一般的猎人轻易不进深山之中,只到山脉的边缘打些小型的动物。此时在伏牛山的半山处,一个虎背熊腰满脸髯须的壮汉正在砍柴。
和普通的砍柴人不同,他主要砍的是枯树,死树和杂木。因为父亲教导过,树木生长不易,所以他砍的这些枯树。将砍好的树枝树棍等用藤条捆好,背在背上,准备下山。整捆加起来有近百斤,但壮汉背起来丝毫不费劲,一路阔步前行,渐渐已至村口。
快到村口时,只听到;“牛大哥,牛大哥,不好啦,你娘不见了。”
原来是同村的柱子站在村口,看见壮汉来焦急的大喊道。
这个壮汉叫牛皋,家里只有一个老娘,两人相依为命。
牛皋一听将捆柴随手一扔,急忙朝家中跑去。牛皋的家只有一个茅草屋,虽然有个院子但是院子都是用木棍和树条围成的,可见家境的贫寒。
此时隔壁的王大娘和村里几个大婶还有牛皋的小伙伴石头,二狗等人都在屋里焦急的等待。王大娘看见牛皋回来连忙说
道;“小皋,你早上进山后,我下午来屋里串门,没见到你娘。你娘身体不好,肯定不会无故出门,我就去旁边几家问,都说没看见你娘。就差柱子到村口去找你报信,边叫邻居来帮忙。你娘怎么不见了啊?”
牛皋一听心里大惊,这几天晚上老娘在床板上都没睡好过,时有低声的叹气声。别看牛皋外表粗狂,其实心细如发,都暗暗记在心里。娘肯定能有心事,而且肯定是为自己的事。
前天吃午饭时,娘就没吃几口,突然就流泪起来。牛皋问娘为什么哭,老娘抓着牛皋的手说娘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皋儿都三十好几了,还没有娶媳妇,就因为家里穷。曾经托人给牛皋说过几次媒。可是人家媒婆一到家里一看,家徒四壁,连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好不容易再求媒人给牛皋说亲,最后媒婆才支支吾吾的说,是有家姑娘看上了他们家牛皋,因为牛皋身材高大,相貌魁梧,又有一把好力气。但是人家女子说,家里有个老生病的老娘,人家不愿伺候,还怕受拖累,所以就暂时没有答应。为此牛皋娘长吁短叹,唉声叹气,多次对牛皋说是自己这把老骨头连累了牛皋。现在这样,莫非,莫非,,,,,,。
牛皋想到这里,马上朝村外的河边跑去。他老人家肯定是想不开,想自寻短见。
牛皋飞奔到老鹳河边,只见鹳河从伏牛山麓奔腾而下,河水清澈明镜,河间几支黑白色的黑白色在觅食嬉戏,一片安宁祥和的情景,没有丝毫其他的状况。
河水平缓不见人影,难道?
牛皋大急,仰天大叫;“娘!娘!娘你在哪里?”
声音悲愤,高昂,充满了对亲人的挂念。
这时从鹳河下游缓缓的走来一个和尚。和尚一身寂静之袍,目光深邃平和,手里抱着一个老年妇女,行走之间平稳如常。
片刻之间,老和尚抱着老妇人已走到跟前。百步开外几乎转瞬即至,这身法!这步伐!这个和尚绝对不是普通人!
牛皋一看老妇人有些眼熟,上前一看正是自己的老娘,连忙一把接住老母亲。
老和尚说道;“老衲云游此处,在河间遇到老妇人漂流而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故从河中救起。幸好老妇入水时间不长,老衲已拍出身体中的积水,性命无忧。只是溺水之后身体虚弱,故老衲托负而来。”
牛皋一听,忙轻轻的放下老娘。跪在地上,朝老和尚猛的磕头。脚下遍地都是是鹅卵石,牛皋丝毫不顾,磕的满头是血。
老和尚一见急忙右手虚托,一股柔和的内力涌出,将牛皋磕头的动作止住。牛皋还要继续磕头,只觉一股无形之力将自己托住,无法继续俯身,知道遇到了高人。连忙说道;“请恩人到家中休息,救命之恩,牛皋没齿难忘。”
老和尚微微点头。随即牛皋抱住老母亲在前领路,一路来到牛皋的院子里。
院里王大娘等人忙将老母亲搀扶下来,扶到床上休息。这时老娘缓过劲来,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牛皋一见跪伏在老娘的床前,一把握住老母亲的手说道;“娘,孩儿不孝,孩儿没用,孩儿无能。让您住这么破的房子,让您吃不好,让您受委屈了,让您操心了!孩儿发誓;今后一定努力,一定奋发图强,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让您住大房子,让您不再为孩儿担心!”
牛皋娘望着痛哭流涕憨厚朴实的儿子也是眼含泪花的说道;“都是娘不好,娘老了,拖累你了,让你为娘受累。皋儿,你身强力壮,能够自力更生。要不是为了娘,你早就可以出去闯一闯,出人头地了的。”
看着这相依为命互相怜爱的一对母子,旁人都忍不住转过身去,悄悄抹去忍不住流出的泪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