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印染年华 > 第81章 :老刘的认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雪望着郑朝阳,“那我该怎么做呢?”

    “去杭州市图书馆,不是由中国知网的试行版本吗?我们去试试,查查关于热线的一些事情,如何?”郑朝阳询问道。

    “好主意。”

    林雪点着头,跟着郑朝阳来到杭州市图书馆,这里人很多,有一些拿着书做笔记的,有一些端着书摇头晃脑的,有一些一边读书一边喝水的,还有一些点着桌面一脸享受的。

    郑朝阳站在图书馆管理员面前,拿出身份证,“同志,我来办理一个借书证。”

    “借书证?好的。”

    “同志,我听说这里能上网,是不是真的啊?”郑朝阳一脸好奇的问道。

    “是的,这里能上网,你要办理吗?”

    “有什么特别手续吗?”郑朝阳询问道。

    “哦,你额外办理这个上网证就好了。”

    “谢谢。”郑朝阳转身看向林雪,“雪雪,要不要办理一个。”

    “嗯,好。”林雪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办理上网证和借书证。

    进入杭州图书馆,在左侧的一个小型办公室里面有几台电脑。

    “这是什么?”郑朝阳好奇的问着图书馆管理员。

    “中国知网。”图书馆管理员好奇的看着郑朝阳,“你第一次来?”

    “是的,能帮我搜到关于如何找到热线电话之类的文章吗?”郑朝阳一脸期待的。

    “哦,我试试。”

    “这里,工业和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郑朝阳看到这一段内容特地让图书馆管理员停下来开始仔细阅读。

    “这是1957年成立的邮电科学研究院。”林雪瞪大眼睛。

    “谢谢啊。”郑朝阳看向图书馆管理员。

    “没事,你们阅读。”图书馆管理员才离开,这个时候林雪开始思索起来。

    “邮电科学研究院?这是什么地方?”郑朝阳求知若渴的问道。

    “邮电部邮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于1957年11月1日。1964年,主持了6401工程会战。1993年,在当时的常务副部长朱院长的力主下,分拆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电信科学规划研究院、邮政科学技术研究院。”林雪指着这个学院,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知识说出来。

    “朱院长?能多聊聊吗?”郑朝阳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都想要了解。

    “朱院长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参与主持多个通信载波传输系统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负责总体设计的我国第一套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信系统是我国载波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该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林雪骄傲的说道,“这可是我们中国通信行业的首创。”

    “了不起。”郑朝阳点着头。

    “那当然。朱院长负责总体设计的中同轴电缆4380路载波通信系统,频带宽,技术难度大,有些技术达到国外万路载波系统的水平。打破了国际上对我国的通信技术封锁,取得了丰硕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就是去年的大奖。”

    林雪看向郑朝阳,“这可是咱们国家的院士,真正的老教授。”

    “通信,有些意思。还有吗?”郑朝阳想知道更多,越多越好。

    “八十年代倡议并组织建设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提出网络运行可靠性总体设想,推动了通信网络理论的发展。”林雪斜眼看向郑朝阳。

    “楼上楼下电视电话的基石吗?”郑朝阳算是明白过来。

    “那可不是。最关键的是,因为有这个,我们才能开展热线支持你们。”林雪笑起来,小小的酒窝看上去是纳闷的可爱。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卢院长。他可是中国国际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拓者。长期从事中国国际无线电台的建设、运行及管理工作,现代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研究以及通信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对创建和发展中国国际无线电通信事业作出了贡献。在上海解放前夕,为保护国际电台作出了显著成绩。在国际电信会议上,为中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

    林雪骄傲的说下去,“我可是学这个专业的。”

    “怪不得,你这么熟悉。”郑朝阳恍然大悟。

    “那是,你以为就你聪明,你是专科人才?”林雪骄傲的起来,这可是她的专业。

    “卢院长是建国后的国际电台管理工程师,兼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1年任邮电部无线电总局副局长。1952年被邮电部评为一级工程师。1953年任邮电部设计局副局长。”

    林雪如数家珍的说道,“他1955年任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1957年任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1964年参加领导600路微波中继通信研制工作,任邮电部“6401会战”的副总指挥兼总工程师。1978至1983年任院长兼总工程师。在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作期间,曾提出邮电科学研究院的性质及其与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如何组织研究机构,建立科研工作程序,选择科研项目等意见和建议。”

    郑朝阳望着卢院长的照片,点着头,“离开。”

    “还有这位,梁院长。1966年,他领导并组织了国家自主研制的卫星信息接收和传递科研项目。同年他领导研制成功了电报自动译码机。”林雪点着一个照片说道。

    “不仅如此,1972年1月,他受命带领新中国第一个政府赴日本考察团前往日本考察海底电缆通信工程。他参与了中日海底电缆工程的技术考察,技术应用及确立,工程规划和签字的全程工作。”

    林雪继续说着她历届校长,此刻无比荣幸,无比骄傲。

    “1972年末,他首次向邮电部提出了当前国际最新通信手段光纤通信技术,并力主国家自主研制此项科技领域最新技术。此后他参与了考察,规划,确立并制定了国家光通信发展的规划,成立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主要科研方向确立为光通信技术。”

    林雪指着一处说道,“1978年为培养年轻科技人才,发展科技队伍,他建立了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1979年后他组织编制了国家邮电科技发展八年规划。会同国家科委制定了“六五”期间光通信技术攻关规划。撰写了新技术革命中邮电通信的对策。”

    “这个人好熟悉,我好像在哪里听到过。”郑朝阳开始皱起眉。

    “这些都是我国的国士无双的人物,你肯定听过。要知道梁院长还有更多伟大事迹呢。”林雪笑起来。

    “哦?”郑朝阳好奇道。

    “1985年后他受命组织,考察,引进,谈判,实施合资生产光纤光缆工程,于1988年5月成立了中外合资“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1985年后他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思考和探讨国家通信技术政策的改革和发展,以更快,更新的通信技术加快国家通信事业建设。”林雪的话让郑朝阳恍然大悟。

    “光纤!这不是刘长河跟我说的话吗?”郑朝阳瞪大眼睛。

    “什么?”林雪一脸纳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