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时老者为汪行疏通完经脉,汪行并没有昏睡过去,几个人找上门的时候,他听得真真切切。
当老者百忙中把汪行放到窗外的时候,他的身体是被捆绑着吊在窗下的。趁三个武士查房,王路踩着房檐走到他们窗下,割断捆绑汪行的绳索,把汪行救回自己的客房,然后按着师傅的安排,王路蹲伏窗下,等着师傅来救自己。
声音是王路故意发出来的,是为了吸引起屋里人的注意,主要目的是把三个武士吸引过来。接着,上官宏乘机窜到窗前,把王路提进屋里,张冠李戴。即能救下汪行,也能化解了两个房客的危局。
霍光武士们如果发现房客真带着太监,即使两个人武功很好,也逃不脱霍光势力的追杀。
汪行的智商可不是十几岁的孩子,他看到王路就知道这是师傅安排救自己的局。至于吃了师傅的药陷入昏迷,他已从那两个人谈话中知道原因。师傅是为了栽培自己才给的药,目的也是为了留住自己。
上官宏不但安排王路潜入客栈,在客栈外还安排另一个人,就是娄云观观主伊道人,也是那天上官宏请来为汪行疗伤的道士。上官宏考虑汪行服药后没有给他及时疏通经脉,很可能造成严重内伤,所以就找到娄云观观主帮忙,只有他的医术才能救汪行。
娄云观是长安城附近最大的道观,也是朝廷非常重视的道观之一,大汉朝中祭祀活动都在娄云观举行。所以当时的娄云观非常气派、豪华。
西汉初期,刘邦为了安定民心,采用了道家无为而治的黄老道思想治世。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大汉的统治地位,又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即使这样,道家仍然在汉代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处道观和方士都很多,朝廷有时也请道士祈福驱灾。所以娄云观观主的地位,是得到朝廷认可的。上官宏找伊道人来救徒弟,也是为了利用伊道人娄云观主的身份来庇护汪行。
汪行穿着道服,隐居在观主伊道人的密室里。伊道人查探了汪行的脉象,发现汪行全身经脉已被人打通,只是汪行本身不知道运用。当今世上不需要本人意念导引而能为人打通全身经脉,可以说凤毛麟角。
当汪行说出那个老者的形貌特征时,观主立刻想到了一个人“天山童叟”。天山童叟性格怪异,名震江湖,和广陵王刘胥关系密切,他们的性格相近,而又是同一地方的人。
皇帝身边的太监,长相和聪明程度都是上上之选。小太监受大刑而不死,又得天山童叟疏通全身经络,肯定是福大命大之人,伊道人自然非常喜爱。虽然他已拜上官道友为师,不过伊道人还是传了汪行自己的内功修炼法门。
娄云观观主也是当世奇人,自称姓伊,人们常称他伊道长。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他是娄云观观主。可是他不但医术精绝,而且一身功力也深不可测。只是他为人低调,从不以真本领示人。
上官宏也是通过师傅的关系,和此人相熟的,论起辈分上官宏应属晚辈。可是伊道长从不以地位看人,而是以他的修为看本心。今天伊道长看上了汪行,难得传他心法,也是汪行福分。
上官宏虽然惦记着汪行,却不敢去看他。因为客栈里的两拨人日后肯定都会找到自己。掠走汪行的两个人不可能不知道是自己偷梁换柱,把太监救走;而霍光的武士们日后也会想明白内中关节。
所以,上官宏决定近期一定在静宣观里呆着,绝不能让他们通过自己找到汪行下落。
天山童叟和中年人从客栈里受气而逃,心里闷闷不乐,忙活了半天结果为别人做了嫁衣。特别是天山童叟的性格,哪受过如此窝囊气。要不是顾及到主上恩情,他肯定打到静宣观。
“肯定是被那个牛鼻子救走的,岂有此理,竟然在我天山童叟面前使手段,我会把他牛鼻子割下来下酒喝。”老者气呼呼地对中年人说到。
中年男人劝道:“这事也不怨人家老道,本来就是人家先救的太监,我们趁火打劫。何况若不是老道耍了这个手段,太监被霍光的人发现,我们很难善了,搞不好我们都得栽进去,甚至主上都难以善终。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做事不密,被人发现还不自知。”
天山童叟闷闷不乐地说:“难道我们就这样放手吗?还是去找老道要人。”
中年男人思考了一下,说道:“我们当然不会罢手,但明目张胆去向人家要人,也属不智。我们即使杀了那老道,也不会找到太监。何况还有霍光的人虎视眈眈。稍不留神就可能酿成大祸,以致牵连主上。我们只能暗中跟着老道,顺藤摸瓜,找到太监。”
霍光的几个武士走出客栈也是生了一肚子气。无缘无故替别人打架,自己的正事却没有着落。
“大哥,我看有些不对头!”老二素有谋略,突然想到什么。
“怎么不对?”武士首领问到。
“论那两个人的身手,绝不是普通人。他们何必拐一个道童来卖呢?”老二思忖半晌,对武士首领说到。
首领:“嗯!你说的有道理,我也正想到哪里不对劲。”
“有什么不对的!岂不知英雄也有气短的时候。肯定是那两个人最近手头紧,想拐人家道童卖点钱花。”老三过去做过盗匪,后来被霍光在狱中救出来,成了贴身武士。
“花你个头!”首领正为太监的事发愁,听老三说起本行,气就不打一处来。
“是不是他们演戏给我们看呢?”老二疑惑地说到。
“不像,如果我们真是官府的人,召集人马把客栈围了,多好的武功也未必跑得出去!那样岂不是害了同道。”老大沉思着说到。
“那就是我们两拨人都被牛鼻子忽悠了?”老二面带震惊表情。
“你是说,牛鼻子劫走太监。不可能,道士没有带人进客栈,这个店小二可以证明。”首领摇头不信。
老二:“道童很可能是偷偷进来的,然后利用偷梁换柱之法,换走太监。当时道士从窗外拉进来的徒弟,我们谁也没看到外面的情况。”
“嗯!有此可能,我们尽快回去找那个牛鼻子算账去!”首领转头往回走。
“大哥,慢着!我们回去怎么说?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他会承认吗?依我之见,我们还是暗中盯着他。如果太监真在他手上,跑不掉。”老二看着首领,等待答复。
“好,就在牛鼻子身上找线索。”武士首领下定了决心。
一连几天,上官宏哪也没有去。有时教道童练练剑术,有时在屋里看书,有时带着道童游山玩水。两方面跟踪的人都有些沉不住气,特别是几个武士,在上官宏领着徒弟出去时,他们不知在道观里翻了多少遍。
这天,武士们被霍光召了回去。皇帝病体沉重,霍光要率领众大臣们到娄云观为皇帝上香、祈福。宫廷内外警卫都得加强,京城周围也增加了巡逻兵士。整个长安城如临大敌,充满肃杀之气。
老者和中年人也被他们的主子召了回去,为免暴露自己意图,此时那个主子不想在京城惹事。
上官宏以帮助娄云观筹备法事为名,带着王路趁夜赶到娄云观去看汪行。
伊道长把两人迎进观主密室中,见到汪行那一刻,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虽然相处短暂,但经历生死磨难,师徒二人的心连在一起。汪行郑重地拜见了师傅,又见过师兄。
“怎么样?这几天身体可好?”上官宏关心地问。
“我很好!身体的伤已经痊愈,而且伊道长还传了内功心法给我。现在我已能够导引真气,遍布全身经脉,精神体力都有所增强。”
汪行简单介绍自己几天来的收获,之后走到一边,不费劲就搬起一个练功用的石锁。这个石锁少说也有百余斤,这么大的孩子,搬起来肯定不容易,可是汪行却做到了。
虽然汪行不知道这就是所谓功力,但在上官宏看来这可是了不得的成绩。
伊道长讪讪说道:“此子可算福大、命大,你知道为他打通全身经脉的人是谁?”
“不知!”上官宏还以为是伊道长所为。
伊道长:“天山童叟!”
上官宏:“不可能,小徒根本没有见过这个人,他怎么会替小徒打通全身经脉呢!”
伊道长:“就是掠走他的那位老者。”
上官宏不信道:“不能,他看来也就五十多岁,而那个天山童叟活到现在也得七十有余。”
伊道人:“没错,就是他。一个内功大家高手,是可以练到返老还童的,至少看不出实际年龄。我也是一时兴起,就传了这孩子内功心法。”
上官宏知道伊道人是为了避免自己误会,绕了一大圈来摆脱强占人家徒弟的嫌疑。上官宏也不是心胸狭隘的人,当然也不会忌讳别人教自己徒弟功夫。
他认真说道:“道兄多心了,这孩子能得天山童叟为其打通全身经脉,得道兄传他内功心法也是他的造化。我为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生出嫉妒之意呢!师傅不只是传授武功,传授做人道理反而更重要。”
伊道人感慨地说:“得友如此,夫复何求!何为道,道为心生。”
两个人心性相通,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加之小太监汪行大难不死,又合两人心意。两人都通过救助小太监这件事看到彼此的内心世界。接着他们从当今时局,又聊到道家修炼,无所不谈。整整聊到天光大亮,日上东山,才想起吃饭的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