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152章 到底是重文还是重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衡文武,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极难。

    难就难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思。

    朱元璋这种从最底层爬上来的人。

    对这一点看的格外清楚。

    当初杀文官固然有想给朝廷纾解财政困难的想法。

    但也未尝没有想制衡文武之道的念头。

    在朱元璋看来,武将只是一群莽夫。

    只要自己给他们好处,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给自己卖命。

    但是文官不一样,心思太多。

    如果不经常杀一杀的话,他们的心思就会逐渐膨胀。

    所以对于朱雄英嘴里的文武制衡之道。

    朱元璋是十分感兴趣的。

    【大宋以文御武,完全就是外行指导内行。】

    【再加上老赵家对文官的优待。】

    【让这些文官做出了无数奇葩的操作。】

    【这也是宋朝积弱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朱雄英的话,都在心里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朱雄英说的没错。

    外行指挥内行,怎么可能不出错?

    【大明要选,就要选全才。】

    【既不能以文御武,也不能以武压文。】

    【如此以来,朝廷就需要通过增加策论的方法来提高文人的武力。】

    【让他们人人都是做到文治国,武治军。】

    【好比后世的胡宗宪。】

    【本身是文臣,但是作为统帅也是极为合格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戚继光这些人用好了,比什么都强。】

    听完朱雄英的心声。

    朱元璋彻底傻眼了。

    原本以为朱雄英会说出一个什么绝妙的主意。

    但是没想到朱雄英竟然准备给大明挑一批全才出来!

    但是细细思索之下。

    朱雄英这个法子好像还真的不错!

    为什么历朝历代文武都是对立的存在。

    就是因为打天下的时候,武将看不去文官。

    治天下的时候,文官看不起武将。

    偏偏打天下的时候武将出力最多。

    治天下的时候,文臣又操劳的时间最长。

    两边谁也不服谁,渐渐的就会泾渭分明。

    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如果这些官员能文能武,就不会导致文武分家。

    文武不分家,也就不会产生互相鄙视的现象。

    否则就是自己鄙视自己。

    自己倒是糊涂了,一直在想着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从来都没有想过直接把文武糅合到一起。

    不愧是自己的孙子。

    脑子要比自己灵活的多!

    朱标的侧重点显然不在这个全才上面。

    而是在人上面。

    听到胡宗宪和戚继光两个名字。

    朱标的心中不由得一动。

    按照自己儿子的说法。

    这两个官员应该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只可惜听雄英的口气,这两个人不是生在如今这个年代。

    不过自己倒是可以派人着重关注一下胡家和戚家。

    兴许三五十年之后,朝廷会得到这么两个人才。

    想到这里,朱标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到时候自己或许还没死。

    也有机会看看这两个被自己儿子点名夸奖的后来人。

    在朱元璋和朱标各存心思的时候。

    朱雄英的心声再次在两人的心底响起。

    【或许皇爷爷应该尝试一下和这些士大夫共治天下。】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本能的就皱起了眉头。

    大明的江山是老朱家的江山,并不是那些文官的天下。

    自己凭什么要跟他们共治天下?

    【这样一来,这些人就能够忠心为大明效力。】

    【当初那些勋贵们为什么会占土地。】

    【还不是觉得天下是大明的天下。】

    【只有占到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朱元璋闻言心中不由得一愣。

    这一点自己倒是没有想到过。

    怪不得当初那些勋贵们不肯把吃到嘴里土地吐出来。

    明明自己已经给了他们不少的赏赐。

    【文官虽然没有勋贵们那么明目张胆。】

    【但是也都差不多。】

    【长此以往下去的话。】

    【一旦给这些文官找到机会。】

    【就再也不会把皇帝当回事。】

    【治国,本来就不能够太过极端。】

    【平衡之道,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标如同醍醐灌顶。

    尤其是朱元璋,之前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

    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自古以来都是家天下。

    皇帝把天下视作私产。

    别人想要分润好处,就只能从皇家的嘴里夺食。

    时间一长,除了那些依附于皇权的勋贵之外。

    全都会和皇族对立起来。

    于是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权臣。

    大明现在倒是没有什么权臣。

    因为有苗头的都被自己给杀了。

    可是自己又不能长生不死。

    虽然上朝的时候,百官都山呼万岁。

    但朱元璋可不觉得自己真能活上一万岁。

    也不觉得以后的皇帝能够做到像自己这样完全掌控天下。

    所以朱元璋才会火急火燎的制定各种制度。

    想着能够在自己这代人把所有的苦全都给吃完。

    把所有的事情全都给做好。

    后世子孙哪怕是坐在龙椅上,什么都不做。

    就能够治理好天下。

    却不曾想今天自己这个孙子的话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也让朱元璋知道了一家之治终究是不长久的。

    只能把所有人都拉进这个利益集团里。

    才能够让大明走的更远!

    这臭小子,当真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的眼神,也愈发的显得疼爱起来。

    果然好圣孙!

    朱标读懂了自己父皇心中的想法。

    也知道了接下来该怎么做。

    于是便笑着说道:

    “儿臣觉得,实在不行,就跟青田先生他们商量一下。”

    “这大明是咱们的大明,可也是他们的大明。”

    “他们有这个责任为大明出工出力。”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标儿说的在理。”

    “咱可不能事事都自己操心。”

    “要不然要他们做什么!”

    “你回去之后,就找青田先生他们商量商量。”

    父子两人都知道,这番话不过是找个理由不让朱雄英发现自己能够听到他的心声罢了。

    朱雄英在听到朱元璋和朱标的话之后。

    倒是一脸的诧异:

    【爷爷终于想通了?】

    【这样也好,往后每天不用批阅那么多的奏折。】

    【总算是能歇歇了!】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脸上都是露出了笑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