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184章 珍妮纺纱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朝廷开恩科选拔人才的时候。

    钱财已经从户部开始往各地拨付。

    尤其是海津。

    朱元璋在朱雄英的建议下。

    要把整个海津打造成一个集军事和经济为一体的重镇。

    所以海量的物资开始朝大明的最北方涌去。

    一个国家的任何基础建设,都会牵动民生经济的发展。

    大明也不例外。

    这么多的的物资,不是凭空产生的。

    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老百姓来创造。

    重开市舶司,为朝廷将来迈步海洋打下基础。

    同时也是一个推广银票的极好的契机。

    朱元璋下旨,在此次朝廷所有的采购物资中。

    全都用银票进行支付。

    当然,这些银票也都能够通过钱庄足额的兑付出来。

    原本经过这段时间。

    银票已经开始慢慢的被大明百姓和士绅阶层还有商人所接受。

    这次朝廷的推波助澜。

    更是让银票得到进一步的流通。

    在大明这个国家机器为几个市舶司和大越贸易集散中心开动的时候。

    朱雄英也没有闲着。

    虽然蒸汽机这个东西,现在做不出来。

    但是有一样东西还是能够做出来的。

    “这是个什么东西?”

    “怎么看着像纺车一样?”

    “但又不太像!”

    桌子上摊着一张刚刚画好的图纸。

    朱镜静看到之后,好奇的问道。

    有明一代,贤后极多。

    根子就在于马皇后立的正。

    立国之后,马皇后依然像当初一样。

    操持耕织,并且还不是那种作秀的操持。

    是真的身体力行。

    所以朱镜静等人虽然从小养尊处优。

    但是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

    一眼就看出来了端倪。

    石墨笔在朱雄英的带领下。

    已经渐渐的成为了一种风潮。

    尤其是在工匠相关的行当里。

    人们发现用石墨笔比用毛笔的效率高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所以毛笔就逐渐的被淘汰了。

    除了正式文书当中,已经不怎么有工匠用毛笔了。

    并且随着石墨笔的流行。

    后世铅笔的雏形也渐渐的出现。

    朱雄英此时手里拿的石墨笔,已经和后世的铅笔外观相差无几了。

    听到朱镜静的话,朱雄英笑着说道:

    “大姑说的没错。”

    “这个东西的本质就是纺车。”

    “但是比现在的纺车效率高上好几倍。”

    “一旦全力开动的话,这一台纺车,比得上十几个台普通的纺车。”

    朱镜静听到朱雄英的话,惊得捂住了嘴巴。

    朱雄英画出来的正是后世历史课本中的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会推动人们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其中的意义。

    算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相比较蒸汽机来说。

    珍妮纺纱机这个宝贝的民用性会更强。

    因为科技含量不算太高,机械性也不算太强。

    在推广的同时,也可以让这些学士们学到的物理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朱镜静的惊讶中。

    朱雄英将桌子上的图纸一卷。

    再次找到了那些学物理学的学士。

    看着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朱雄英。

    在场的一众学士不由得面面相觑。

    还以为考核这么快就来了。

    尤其是朱雄英手里拿着一张卷起来的纸。

    更像是佐证在场的人的猜测。

    “敢问皇孙殿下,这是准备对我等进行考核?”

    一个学士指着朱雄英手里的纸问道。

    朱雄英摆了摆手,示意这些人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考核这件事不急。”

    “我今天来是要给你们看个东西。”

    “这个东西对朝廷大有好处。”

    “同时也能够让你们学以致用。”

    “如果这个东西能够顺利的造出来。”

    “就说明你们是真的学会了那些格物知识。”

    听到朱雄英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

    “请皇孙殿下赐教!”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

    朱雄英缓缓的将手里的纸在桌子上摊开。

    但是迎来的却是众人不解的目光:

    “这是什么东西?”

    “看着有点眼熟,但是又不像。”

    “是啊,有点像纺车,可是为何这纺车的模样如此怪异?”

    众人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这些学士们固然有家境富裕的,从来就没有关注过纺车这种东西。

    但同样也有家庭比较贫寒的,当初头悬梁锥刺股的时候。

    自己母亲或者媳妇就在隔间吱悠悠的摇着纺车陪自己。

    但无论知不知道纺车,眼前图纸上的这个东西。

    对这些人来说都太过于怪异。

    怪异,在这个以儒家经典治世的年代,就代表着离经叛道。

    所以众人尽管心存疑惑,并且在那里窃窃私语。

    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询问着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看着这些不敢主动开口的学士。

    朱雄英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儒家传承了一千多年。

    早就将大部分驯化的规规矩矩。

    真要是突然都蹦出来询问自己。

    那才是真的让自己大吃一惊呢。

    所以朱雄英也没有故作深沉。

    而是主动开口说道:

    “这个东西原名叫做珍妮纺纱机。”

    “当然了,你们也可以称其为新式多重纺纱机。”

    “和咱们大明现有的纺纱机大差不差。”

    “但是工作效率却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听到朱雄英的话,众人纷纷围上来开始仔细观察。

    良久之后,一个人才喊道:

    “哎呀,这不就是把好几个纺纱机集中到一个上面来。”

    “只用一份力,就能够做好几个纺纱机的工?”

    众人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把好几个纺锤集中到一个纺车里面。

    这么一看,确实是一份力就能做好几份工。

    朱雄英听到这番话之后,不由得一阵哑然失笑。

    珍妮纺纱机只是提高了效率。

    可并没有省多少的力气。

    它最大的意义还是让工业代替人力。

    但是朱雄英并不打算纠正他们。

    因为这个时候跟他们讲这些无异于是空中楼阁。

    等到他们的物理知识再进一步的时候。

    不用自己讲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怎么样?”

    “诸位有没有信心做出个样品出来?”

    看着这些一脸震惊的格物学学士。

    朱雄英笑着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