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183章 再开恩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初逐步写的那些教材一样的东西。

    就是为了教给他们最基础的物理和数学。

    能够看完学会的,自己就会教给他们更高深的算学和物理知识。

    剩下的,朝廷也会给他们安排个去处。

    所以当朱雄英出现在这些人面前的时候。

    所有人的脸上都表现出了极其兴奋的表情。

    没有人敢对眼前这个只有三岁多的皇孙露出不敬之色。

    不仅仅只是因为身份。

    还因为自己学的那些课本,都是出自这位皇孙殿下之手。

    严格意义上,皇孙朱雄英算是自己的老师。

    “臣等参见皇孙殿下!”

    众人恭恭敬敬的对朱雄英行礼。

    朱雄英的心中也是十分满意。

    示意这些人不必多礼。

    一开始挑选的时候。

    确实有一些想要走终南捷径的投机之人。

    想着凭借着自己那点鸡毛蒜皮的知识。

    在里面跟这些人混个脸熟。

    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入了皇帝或者太子的眼。

    将来就能够在朝堂上青云直上。

    然而这些人显然是低估了朱雄英的眼力。

    没过几天,就被朱雄英给发现了。

    然后就是罢黜官职,剥夺功名,赶回老家,永不叙用。

    一连串的操作下来。

    让那些心怀侥幸的人也赶紧主动向朱雄英承认错误。

    对于这些人,朱雄英倒是没有怎么处罚。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是罚俸了事。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

    剩下的人就是真的在算学方面有天赋的人了。

    而越有天赋的人,越能够知道朱雄英写的这几本书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皇孙殿下,您写的那些关于算学方面的书。”

    “臣等都仔细的研习过了。”

    “但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

    “希望皇孙殿下能够指点一二。”

    几个学士的姿态放的非常低。

    对着朱雄英恭敬地说道。

    面对这几个人的提问。

    朱雄英也没有藏私。

    将他们不懂的地方全都给指点了一遍。

    这些人顿时恍然大悟。

    一个个的全都面露兴奋之色。

    “多亏皇孙殿下解惑。”

    “否则我等根本就想不明白这些东西!”

    朱雄英闻言笑了笑说道:

    “这些书你们要尽快学。”

    “过段时间,我会组织一次考试。”

    “有考的好的。”

    “到时候会教给你们更高深的知识。”

    “甚至会教给你们格物学的具体应用。”

    这个年代并没有物理学这个说法。

    所以朱雄英背出来的关于物理方面的书的官方名字叫做格物学。

    这些学士们手里拿的只是基础物理。

    也就是初级格物学。

    初级格物学和基础代数、基础几何这些东西。

    相当于是敲门砖。

    只有把这些东西学会了。

    才有资格学习更高级的物理。

    也就是格物学的具体应用。

    听到朱雄英的话,众人脸上的兴奋之色更重了。

    所有人都盼望着能够见到更高深的格物学的具体应用。

    却没有听出来朱雄英的言外之意。

    这才是朱雄英今天到这里来的真正目的。

    考试,本身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自己到时候要组织的考试。

    朝廷要重开市舶司。

    在大越建立贸易集散中心。

    必然少不了算学方面的人才。

    好在对这些算学方面人才的要求不算高。

    能够学会加减乘除就可以了。

    到时候通过考试的人自然不用说。

    自己会把他们当做科学的苗子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通不过考试的,就会外放做官。

    去各个市舶司,或者是大越为朝廷效力。

    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出路。

    等到把所有人的问题全都解决了之后。

    朱雄英便离开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大明目前就自己懂这些东西。

    只能用这样残酷的方式进行选拔。

    等到这批人学成之后。

    才是科学在大明开花结果的时候。

    到时候,蒸汽机,铁甲舰,这些都不是问题!

    另一边,朱元璋和朱标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当初裁撤市舶司有多爽快。

    现在重建市舶司就有多难。

    这个难并不是经济上的困难。

    而是人员上的困难。

    大明缺人才,缺各种意义上的人才。

    朝廷已经加开了两次恩科。

    但是却依然不够用。

    一方面,当初朱元璋杀官杀的太狠。

    另一方面,新成立的税务院和监察院也弄走了不少人才。

    还有因为要学习算学和格物学弄走的学士。

    别的衙门也是每个坑里都有人。

    并且还有很多衙门都不满编。

    只有像户部和兵部这种朝廷紧要部门才满编。

    其余很多衙门都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以前咱总是觉得官太多。”

    “这才几年时间。”

    “这官员竟然不够用了!”

    “大明要开四个市舶司。”

    “少说也要上千人。”

    “更不要说还要在大越设置贸易集散中心。”

    “这么多的人,从哪弄才是?”

    朱元璋这么多年,第一次为人的问题感到头疼。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沉吟了一下说道:

    “不如再开一次恩科?”

    朱元璋闻言叹了一口气。

    哪朝哪代也没有连开三次恩科的举动。

    但这却是眼下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

    至于让地方上推举人才的做法。

    朱元璋和朱标都很默契的没有提。

    若是别的什么部门也就算了。

    市舶司可是关系着大明的未来。

    尤其是海津市舶司。

    位置极其重要,容不得丝毫马虎。

    “眼下也只有这个法子了!”

    朱元璋开口说道。

    朱标见状赶紧劝解:

    “父皇倒也不必担忧。”

    “朝廷还有那么多学习格物学和算学的学士。”

    “这些人到时候肯定也要派往各个市舶司。”

    “至于大越的贸易集散中心。”

    “儿臣倒是觉得,只需要派过去几个核心官员。”

    “然后再从当地招募一些人才就行了。”

    “既能够让他们为大明出力。”

    “也能够削弱那些藩国的实力。”

    朱元璋点了点头:

    “眼下也只有如此了!”

    很快,朝廷再次加开恩科的消息就传遍了大明。

    无数士子在诧异的同时,也感到十分的激动。

    纷纷开始打点行装,前往金陵参加科举。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