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355章 大明百姓闯关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雄英闻言摇了摇头笑道:

    “你觉得那里冰封万里,是因为你去的时候季节不对。”

    “你去的时候正好的秋冬季节。”

    “那里相较于江南,自然要冷很多,风雪也要大上不少。”

    “可是你应该也注意到那里的树木草地长势应该十分的茂盛。”

    “这就足以说明在夏天的时候,那里的温度还是很适宜耕种的。”

    蓝玉听到朱雄英的话,回想着自己在东北的所见所得。

    心中顿时大感惊讶。

    这位太孙殿下明明从来都没有去过东北。

    怎么对那里的情况如此了解。

    就像是亲自去过一样?

    再加上之前朱雄英表现出来的种种神异之处。

    让蓝玉不得不怀疑,这世上当真有生而知之的人?

    朱元璋和朱棣倒是早就已经习惯了。

    对朱雄英的话自然是深信不疑。

    既然雄英说那里能长稻子,就肯定能长!

    朱雄英接着说道:

    “只不过因为天气原因,一年只能种一季作物。”

    “不过就算是只能种一季,产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倒是没有什么可惜之色。

    原本那地方就没有人觉得能种粮食。

    现在朱雄英说可以种粮食。

    在朱元璋和朱标看来。

    简直跟白捡的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产量,根本就没人在乎。

    多少都是赚的!

    “看来咱们大明确实得到了一块很好的产粮地啊!”

    朱元璋的兴奋溢于言表。

    在最初的激动过后。

    朱元璋瞬间就明白了东北地方的重要性。

    如今大明正在对西北用兵。

    帖木儿帝国距离金陵可不算近。

    没有起争端的死活倒也没什么所谓。

    现在战端一开。

    顿时就觉得有点艰难了。

    尤其是粮食的运输。

    现在还好一些,有了铁路运输。

    粮食在路上的损耗几乎已经降到了最低。

    但依然会有很大的损失。

    只不过这种损失相较于以前,已经在一颗能够接受的范围了。

    可若是有了东北这个地方当做产粮区的话。

    那简直不要太方便。

    直接从东北将粮食运到北平。

    然后再从北平转运到草原上。

    要比今领到草原近了不知道多少路程!

    “开发东北!”

    “一定要将这里变成大明的新粮仓!”

    朱元璋一锤定音,决定要开发东北。

    朱标对此同样没有什么异议。

    因为在朱雄英的描述中。

    东北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产粮区。

    而这样的产粮区,也正是现在的大明所需要的。

    “那还是按照之前的路数,给那些愿意前往东北的百姓免去几年赋税?”

    朱元璋开口询问道。

    江南水灾之后,这种做法几乎已经成为成例。

    每每遇到灾害的时候。

    朝廷除了赈济之外,还会给这些受灾的百姓一些免去多少年赋税之类的好处。

    让这些百姓能够安心放心的从事生产。

    以最快的速度从灾难的损失中恢复过来。

    朱元璋对此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闻言刚刚准备点头同意。

    却不料被朱雄英给率先打断了。

    “爷爷,父王,这次若只是这种力度,恐怕不够啊。”

    朱雄英开口说道。

    听到朱雄英的话,两人脸上不由得一阵诧异。

    这种待遇难道还不够好吗?

    要知道即便是那些遭了大灾的百姓,待遇也不过如此。

    “这不是已经是成例了吗?”

    “他们又没有遭灾。”

    “免去几年赋税,难道还不行?”

    朱元璋不解的说道。

    朱雄英解释道:

    “若是遭灾,这么做肯定是可以的。”

    “但偏偏就是因为这次不是遭灾,所以才不能这么做。”

    “如今大明的百姓可不比前几年了。”

    “个个都能吃饱穿暖。”

    “既然能吃饱穿暖,谁会愿意往外乡跑?”

    “爷爷,要知道故土难离啊!”

    这片土地上最大的人情味儿就是故土难离。

    是羁绊也是枷锁。

    离开家乡叫做逃难。

    所以只要不是彻底活不下去,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家乡。

    在这种情况下,想让百姓去到东北这样的苦寒之地。

    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朱元璋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于是便开口问道:

    “那照你的意思,应该怎么做?”

    朱雄英将早就已经想好的对策说了出来:

    “让老百姓过去自信开垦土地。”

    “并且以人头计数。”

    “五亩之内需向朝廷正常纳税。”

    “五亩到十亩之间只需要缴纳半税。”

    “十亩以上则免除全部税额。”

    “并且以五十亩为界限。”

    “也就是说,每个人最多可以开垦五十亩地。”

    “耕种三年之后,这些土地就完全属于个人。”

    “以后只需要正常向朝廷缴纳赋税就行了!”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和朱标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蓝玉都觉得朱雄英是不是疯了!

    要知道这个政令一旦下达。

    必然会有无数的百姓冲向东北地方。

    说是以五十亩为界限。

    这些人绝对会把这个数字弄到临界值!

    况且这个期限还是三年,

    三年时间,这些人就算是累死也会开垦出足够数量的土地的!

    也就是说,一个四口之家,就可以在三年后拥有两百亩土地!

    这是多少小地主都不曾拥有的数量。

    太孙殿下绝对是疯了!

    朱标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说道:

    “雄英,你可知道这一道政令一旦下去。”

    “会引来什么样的后果?”

    “老百姓必然会疯狂涌向东北,到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分给他们。”

    “恐怕是要引起大乱的!”

    朱元璋对此深表赞同。

    自己太知道那些老百姓想要的是什么了。

    别的都好说,土地绝对是所有人的命根子。

    一旦这些老百姓出关之后。

    发现朝廷答应的事情没有办到。

    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更不要说,东北距离大明中枢这么远。

    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怕根本反应不过来。

    然而朱雄英在听到朱标和朱元璋的但又之后。

    却没有丝毫的担忧。

    而是笑着说道:

    “爷爷、父王,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个地方?”

    “那里可是紧紧挨着东北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