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356章 故土难离,愿意前往东北的大明百姓

第356章 故土难离,愿意前往东北的大明百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是说罗刹国?”

    朱元璋的呼吸不由得一窒。

    当初蓝玉从罗刹国回来的时候。

    只说了罗刹国这个地方有大量的金银财宝。

    但是却没有说哪里的土地同样适合耕种。

    现在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毕竟那里距离东北也算不上太远。

    即便是不能全部耕种。

    最起码也有一部分能够耕种。

    这一部分放在别的地方可能不是很显眼。

    但是放到东北,那可是不小的一块地方了!

    蓝玉的脸上充满了敬佩之色。

    自己可从来都没有想到,那片土地还能用来耕种!

    自己满打满算,也就想着那块地方下面应该有不少矿产。

    “雄英,这些该不会是你早就已经谋划好的吧?”

    朱标一脸狐疑的说道。

    因为住雄英这么做的目的性实在是太强了。

    从一开始在海津修建市舶司。

    到后来的将北平当做中转站。

    再到现在草原上的羊毛制品。

    这些东西无一不在说明,朱雄英早就已经对东北,以及罗刹国那些地方垂涎三尺了。

    否则朱雄英何必费这么大的周折。

    大明朝穷是穷了点。

    但是真不至于转这么大一个圈。

    就为了那点羊毛制品。

    真要是打仗的话,只需要征服就够了。

    朱元璋也回过来味儿了。

    自己这个孙子的野心,要远比自己想的大。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

    就地图上显示的东北地方。

    都快要占到如今大明国土的五分之一了。

    这么大的一块土地,说朱元璋不动心,傻子都不信。

    但是却没有想到朱雄英居然布了这么大一个局。

    幸亏他是自己的孙子,要不然真要是算计起自己来。

    自己可不是他的对手!

    蓝玉的心中更是充满了震惊。

    这位太孙殿下今年满打满算也就十几岁。

    区区十几岁的年纪,就布了这么大一个局。

    自己以后可得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任何异心。

    想到这里,蓝玉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却被朱雄英敏锐的看到了蓝玉的动作。

    似笑非笑的说道:

    “怎么了,梁国公。”

    “难道这金陵比罗刹国的天气还要冷?”

    蓝玉赶紧说道:

    “那倒没有,只是太孙殿下的睿智让臣心悦诚服罢了。”

    既然决定了要向东北移民扩张。

    朱元璋也不是什么????碌娜恕

    “这件事着急,但是也不能太着急。”

    “如今天气虽说是渐渐转暖。”

    “但是从政令下达到百姓们前往东北。”

    “最起码也要一年的时间。”

    “如果能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让老百姓在东北立住脚。”

    “这件事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等到后年的这个时候。”

    “咱应该就可以吃到东北来的稻米了!”

    朱元璋一脸兴奋的憧憬着未来的场景。

    朱雄英笑着附和道:

    “到时候爷爷的功绩就可以比肩汉武唐宗。”

    “毕竟他们也没有拿下过东北这块地方。”

    如今瓦剌已经被灭。

    朱?竞椭??两兄弟已经开始对帖木儿帝国动手。

    等到帖木儿帝国被灭。

    原来的河西走廊就全部打通了。

    汉唐故土就能够彻底在大明的手上恢复。

    至于东北这块地方。

    自古以来都没有人能在那些外族的手上真正意义上的拿下来。

    即便是后来的朱棣,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羁縻罢了。

    直到后金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

    那里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纳入中原版图。

    所以就目前而言。

    朱元璋的功劳甚至要比那两位还要大一些。

    只不过这些事情的实际执行人是朱雄英。

    所以朱元璋并没有把这些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

    在听到朱雄英的话之后。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

    “这哪里是咱的功劳。”

    “分明就是你的功劳。”

    “咱还没有沦落到跟自己孙子争功的份上。”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朱雄英却说道:

    “要是没有爷爷驱除鞑虏,恢复中原。”

    “孙儿就算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拿下东北。”

    “所以这功劳,理所应当还是爷爷的。”

    两个人的商业互吹立刻让朱元璋忍不住一阵大笑。

    决定了要这么做之后,朱元璋便不再犹豫。

    立刻命人把户部尚书给叫来。

    别人眼中的户部,负责的是天下钱粮。

    实际上的户部,还掌管着人丁等一些列的东西。

    理论上只要是和大明有关的事情,都能从户部这里找到眉目。

    只不过平常大家的眼里的户部,只是个负责钱粮的地方罢了。

    很快,户部尚书就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如今的户部比起前几年来。

    那可是忙碌的多了。

    毕竟如今大明的经济可不是之前那几年能够比得上的。

    尤其是在税制改革之后。

    那银子是哗啦啦的来。

    等到后来北元被灭。

    草原并入大明。

    以及铁路开通之后。

    户部尚书这个大明管家才真正意义上有了管家的感觉。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

    基本上只是挂了个管家的名头。

    就连户部尚书最近走起路来。

    都是呼呼带风。

    来到朱元璋面前,户部尚书说道:

    “臣参见陛下,太子殿下,太孙殿下。”

    “不知道陛下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朱元璋开口说道:

    “咱准备往东北移民一部分人口。”

    “你算算咱们大明北方各省抽调多少人口比较合适。”

    朱元璋并没有提及江南地方。

    毕竟江南地方富庶。

    一般人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选择前往东北这种苦寒之地。

    北方等地相对来说比较贫瘠。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算高。

    有了朝廷许诺下的条件。

    应该还会有不少人愿意前往东北。

    而朱元璋的话直接让户部尚书一愣。

    抬头看了朱元璋一眼。

    却发现朱元璋脸上的表情不似玩笑。

    心下顿时感到震惊无比。

    老百姓过的好好的。

    为什么要往东北跑?

    户部尚书不是什么追纸上谈兵的书生。

    相反,户部尚书很清楚东北那块地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所以才会对朱元璋的旨意感到不解。

    “陛下,这东北苦寒之地。”

    “再加上老百姓故土难离。”

    “如何愿意前往东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