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357章 东瀛的船回大明,海量白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户部尚书的话。

    在场的几人不由得相视一笑。

    倒是把户部尚书给看的一愣一愣的。

    好好的,陛下他们笑什么?

    户部尚书不知道的是。

    自己此时的这番说辞。

    跟刚才陛下等人考虑的一样。

    所以在听完户部尚书的话之后。

    朱元璋笑着说道: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随后便和户部尚书说了之前商量好的决定。

    听的户部尚书一愣一愣的。

    这种优待条件,那可真是闻所未闻。

    要知道土地这种东西。

    向来都是百姓的命根子。

    朝廷开出这种优待条件。

    肯定不愁有人不去。

    只是这条件是不是太过于优待了?

    光是移民过去的几年时间。

    朝廷都要花费不少的钱。

    最重要的是,这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好几年都不用收税。

    至于朱元璋说的五亩十亩之类的收税标准。

    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只开垦那么几亩地。

    想都不用想,这些人必然是最大程度的开垦土地。

    甚至朝廷不加这个五十亩的界限。

    这些人恨不得自己就把东北给全都开垦了。

    可是这样一来,那些老百姓拖家带口的。

    光是这两三年的粮食消耗,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朝廷现在有钱是不假。

    可是钱又不能当粮食吃。

    终归是要一点一点从地里长出来的。

    虽然现在大明可以从南越等地弄来大量的粮食。

    可是消耗也不是个小数目。

    这一点别人不清楚,您这个当皇帝的还不清楚吗?

    不过这话,户部尚书可不敢直接说出口。

    但是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朱雄英将之前拿给朱元璋看的稻穗给户部尚书看了一眼。

    户部尚书在看到稻穗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自己可太知道这稻穗意味着什么了。

    比普通稻穗多出四分之一的产量。

    江南地方一年两季,那就是一半的产量。

    这多出来的产量,用来支应前往东北的那些百姓简直绰绰有余!

    户部尚书心中再也没有了担心。

    “臣这就开始着手安排!”

    很快,朝廷的旨意就传到了大明各地。

    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对这道政令确实是嗤之以鼻。

    故土难离的思想还是占据主流。

    只要不是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的,压根没有人愿意主动离开家乡。

    前往东北去开垦土地。

    但大明人这么多,也有的是没有土地的人。

    更是有不少破落户。

    想要借着这个机会翻身。

    反正自己前往东北的花销,朝廷一应支付。

    即便是到时候不成。

    自己还能回来。

    横竖没有什么损失。

    有什么好担心的。

    于是不少人开始主动报名。

    江南地方虽然朝廷没有明发旨意。

    但是只要愿意去的,朝廷也不会阻拦。

    并且待遇也跟别的人一样。

    同样也有不少人选择前往东北。

    这么一算下来。

    已经有数万人选择前往东北。

    这个数字比朱雄英料想的差距不小。

    但是朱雄英已经感到很满意了。

    如今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一张车票或者机票就能够天南地北游的时代。

    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

    甚至一辈子都不曾踏出过本乡本土一步。

    能有这几万人,朱雄英已经很满意了。

    朱雄英知道,有很多人都在观望。

    只要第一批人开垦完土地。

    并且受到朝廷政令中说的这种待遇。

    一旦这个消息传回来。

    第二波出关潮肯定会极其汹涌!

    关内,这些百姓或是走水泥路,或是坐火车。

    甚至还有人坐船,前往北平集结。

    然后在那里由朝廷派人护送他们出关。

    而护送的他们的人选自然也就落到了姚广孝的头上。

    如今姚广孝负责海津市舶司。

    当初修建海津市舶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出征东瀛,拿下东北。

    以及为征战西北运送粮草。

    现在这些事情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

    继续让姚广孝待在海津市舶司,着实是有点浪费人才。

    所以在朱雄英的授意下。

    姚广孝摇身一变,开始护送这些百姓前往东北。

    而在姚广孝护送百姓前往东北的时候。

    一艘吃水极深的船正缓慢的驶向海津市舶司。

    负责巡海的官兵在看到这艘船的时候。

    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意外之色。

    因为船头上红底黑字的明字旗。

    已经昭示了船只的身份。

    这是从东瀛回来的运粮船。

    大明远征东瀛,靠的就是这样一艘艘船只往返运送粮食。

    支撑大明士兵远征消耗。

    然而很快,这些士兵就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

    以往的时候,这些回来的运粮船都是吃水极浅。

    只有去的时候才会吃水很深。

    因为回来的时候是为了运粮食。

    肯定是空船。

    去的时候装满了粮食,自然会吃水很深。

    可是这一次却不一样。

    这一次回来的船吃水极深。

    要比之前运粮食的时候深很多。

    这船上究竟装的是什么?

    那些往来海津市舶司的商人。

    在看到这艘船的时候,同样发出了相同的疑问。

    很快,这艘船就靠港了。

    靠港之后,立刻就有人从船上走下来。

    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

    正是燕王朱棣的信物。

    “将码头上的闲杂人等全部驱逐。”

    “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违令者斩!”

    听到此人的话,码头上的将士心中一凛。

    在查验无误之后,立刻按照此人的命令将码头上的人全部驱逐。

    海津市舶司如今已经成为了沟通南北的重要港口。

    往来人员极多。

    这样的做法自然招致很多人不满。

    然而在面对官兵们明晃晃的刀枪的时候。

    人们还是选择了避让。

    很快,码头上就清理出来一大块空地。

    随后来人又让码头上的人上船帮忙。

    等到众人上船之后。

    却发现一个个大箱子整整齐齐的码在船舱里。

    “不瞒你们,这里面装的都是满满当当的银子。”

    “是燕王殿下送往金陵的。”

    “搬运的时候小心一些。”

    听到此人的话,在场的市舶司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大的船舱,里面这么多的箱子。

    里面居然都装的是银子!

    那得多少钱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