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 老朱读懂我的心 > 第112章 抽签定阁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阉党逆案已经结束了,但那只是贺国光认为的结束,其他人不认为,就等于没有结束。典刑司还要运转。

    好在这个衙门不向任何部门伸手要钱,就不是各个部门的麻烦,不但如此,三法司都察院六科还坚决反对撤销,因为典刑司不但不给大家找麻烦,还会分担大家的麻烦,这是好事啊。

    但典刑司的活计清闲了许多,原先负责抓捕犯人的六百力士,都开始无聊的跑贺国光的蜂窝煤厂做工赚外快去了。

    贺国光,也就显得无聊了。

    这时候,崇祯就把他想了起来,继续让他做自己备询,这个非常有前途的工作。

    但贺国光就是千方百计的耍赖,努力的躲避着各种朝会。但正所谓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初一十五的大朝会是非常隆重的,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即便家里死了老子娘,你也必须参加。

    所以,贺国光也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在了朝堂。

    这一天的内容,很多,主要就是贺国光上报的阉党逆案审结名单,宣布皇上和内阁决定的处罚结果。

    这一次,倒没出现大的争论,也没有必要争论了,最终就是安排贺国光个任务,穷究。

    穷究的意思就是没完没了,但这已经并不是真正的主线了。

    然而在今天的朝会上,也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那就是阉党案结束了,内阁就不需要一个中间派和稀泥的了,于是,黄立及被排挤出了内阁,而由东林党**黄?p继任了。

    这一次贺怼怼没有站出来回护怼人。

    这并不是贺国光改了脾气,而是他明智的知道,这是大势所趋,这是人心所向,尤其朱老五更是急不可耐。

    魏忠贤垮台了,阉党打倒了,三朝要典焚毁了,这才真正标志着崇祯时代的来临。

    既然崇祯时代来临了,那么由魏忠贤时代延续下来的内阁,当然就要清除了,要不怎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呢?

    如果这个时候贺国光再怼人,不说他上下一起得罪,就连怼,在没有皇上支持的情况下,也怼不过所有的大臣之口。

    再说了,黄?p的相位,是原本要求,李标做首辅,他却让位给黄?p的。

    而黄?p这个人还是有些本事,也有些公心的。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先后做相,老城慎重,引正人,抑邪党。天下称其贤。”就从他是东林党人,但他在做首辅的这段时间,却压制东林的势头来看,贺国光就没有怼他的理由。

    还有一件事,黄立及在退位之前,看到因为阉党逆案,本来是7个内阁成员,结果倒了4个,让内阁几乎停摆。

    于是他诚恳的提出,要求增设内阁人员。

    于是,按照旧例,会推阁臣。

    这事儿就更和贺国光没有关系,因为他对谁都不熟,就做个看客吧。

    最终在散朝的时候,崇祯拿到了大家推举出来的人员名单。在站起身临走的时候,下旨,“六部科道现有内阁阁臣,到集英殿问对。”

    大家立刻遵旨。

    然后崇祯加了一句:“备询贺国光也去。”

    贺国光就捏着鼻子,跟在那一帮大佬身后,来到了集英殿。

    集英殿算是小朝会,比正朝随便了许多。于是,在大家就位之后,朱老五看见贺国光猫一样的缩在门口,就不由得皱眉。

    “贺爱卿,你忘了你的职务了吗?”

    贺国光苦笑:“臣没有忘。”

    “那你还不站到你应该站的位置上去?”

    贺国光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到了朱老五桌案的旁边。和王承恩就像哼哈二将一般,侍候在朱老五的左右。

    看看他站完了,崇祯就轻松的将刚刚大家推荐的名单,放在了书案上。看了一眼贺国光,于是就故意的将这个名单,向贺国光的方向推了推。

    皇上的一举一动,大臣们必须都要仔细的观察揣摩,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就落在了所有大臣的眼中。

    这些大臣们心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揣摩和感慨——这个备询不简单。

    “这一次,群臣一共为朕,推举了二十名贤臣,朕很欣慰,现在朕就准备在这二十位贤臣中,勾选出七位来。”

    说着,朱老五就提起了朱笔。

    所有在场的大臣,就将心提起来了,全部伸长了脖子,看看谁即将要走向臣子的巅峰,入阁为相。

    这时候,贺国光也伸长了脖子。

    他看到朱老五,朱笔对上了第一名的朱洪涛。

    【这个我熟,先降李志成,后降满清,后来还讨好满清主子,掀起了文字狱】

    朱老五就一皱眉,然后将笔指向了第2位。

    【李根思,东林党人的积极分子,这家伙最喜欢窝里斗。】

    【周廷儒,只会抓权,其他的狗屁不是,最终让你把他赐死了。】

    【温体仁,未来党争的始作俑者,就是他把大明彻底的玩崩了。】

    【郑远山,我得想想他是什么人。】

    朱老五的笔就停在了他的名字上。

    【我想起来了,这个家伙就是一个巨贪,好像是在后年,他贪污了你勉强挤出来的十万两西北赈灾银子,因为吃干抹净,别人没有得到,于是就弹劾他,你把他杖毙在了午门。】

    朱老五的笔就又往下移动。

    【这个家伙可真是不错,前天我还听说他是个扒灰的,被他的小妾追打半条街,成了全北京成人的笑柄,难道就是因为他是东林的老人,就被大家推荐了吗?这东林还有没有原则了?】

    朱老五的手就一哆嗦,脸上立刻露出了厌恶之色。

    反正只要朱老五的笔端对向谁,贺国光就总是在心里道出这个人的缺点。

    这倒并不是说贺国光背过历史书,完全的掌握这20个人的优劣。他还没有那么好的记性。实在是他在当值锦衣卫整顿钦差和典刑司其间,接触了大量锦衣卫内部的资料。

    锦衣卫内部的资料是做什么的呢?就是抓官员把柄的,详细的很。

    结果这么一路弄下来,弄得崇祯心烦意乱,按照贺国光的心思来说,好像这里真是洪洞县里无好人。自己这个朝廷没好官了。

    越想越气馁,就将笔往桌子上一丢,将身子靠到了椅子背上,呼呼的喘气。

    一看他沉默不语,贺国光有些心急【你得快点啊,这天马上就黑了,我还要回家睡觉,站了一天了,又累又饿的。】

    崇祯就没好气的嘟囔了一句:“遴选贤才,那是能着急的吗,这20位贤臣,个个都有杰出的表现,真的让我难以选择啊。”这句话是褒奖的意思,但崇祯的心里,却是贬损。

    【既然你难以选择,那么你干脆就像历史中做的那样,来个抽签碰运气吧。】

    朱老五闻听,立刻来了精神:“啊,感情历史上我是这么选择人才的呀。不过这也不错嘛,就看看老天给自己派来一个什么样的贤臣,辅佐自己。”

    想到这里,就郑重地向群臣们公布了自己的决定:“贤臣之多,让朕欣慰,但阁臣却只能七位,这实在是难以选择。但朕既然受命于天,上天一定会给以贤德之臣做辅佐。朕决定,用金瓶掣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老天的选择?”

    此言一出,群臣惊讶。但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最省事。

    于是又纷纷附和,留下贺国光惊呆在这里【你还真这么干啊?这有点太不着调了吧。】

    朱老五就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提出这个办法的是你,你这又说我不着调。不是我不着调,不着调的是你。”

    然后甩袖子率先走人,大家随后跟随。

    崇祯用这种不着调的办法,选用阁臣,却显示的相当庄重。

    先来到乾清宫,拜天祈祷上苍保佑,然后将这20人的名单,纷纷写成签儿,装到一个金瓶子里,在再一次祷告之后,然后拿了一双象牙的筷子,挨个的夹出。

    先加出来的是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这四个人还算靠谱。

    接着夹出来一个,结果确是不巧,从敞开的宫门外,吹进来一阵大风过来,将筷子上的纸条刮没了,大家左找右找,就是找不到。

    崇祯拍手:“果然是上苍有意安排,真乃天助朕啊。”

    大家纷纷道贺,认为果然如此。

    于是事情继续进行。

    又夹出来了周道登,刘红训。

    所有的大臣都等着最后一个被夹出来的人是谁呢。结果朱老五把筷子放下了,“老天之意就是这6位爱卿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这6个人,加上黄?p,都是清一水的东林党人,所以大家也将这一届内阁,称为东林内阁。

    东林党正式走上了朝堂,占据了整个江山。

    于是大家再回集英殿,结果刚过门槛的时候,有人却发现,在施凤来的脚底,粘着一张纸条,且正是刚刚被风吹跑的那一张,拿起来一看,上面的名字,竟然是王祚远。

    然而皇上已经金口玉言,说是上天的意思了,以后的不做数了。王祚远就只能痛失了这次良机,还闹了一个被老天爷摒弃的恶名。回家后当场哭晕在了厕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