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 老朱读懂我的心 > 第113章 忙碌与清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内阁成立了,逆案完事了,三朝要典也烧了,但贺国光的衙门并没有清闲下来,因为紧接着为魏忠贤迫害的平反案子又开始了。

    而随着阉党案的结束,朱老五对东林的态度逐渐明朗化了,他要依靠东林君子们治国,决定对遭到阉党迫害的东林官员们平反昭雪。只有这样才能宣扬士大夫崇尚气节的伦理道德。

    他这种是非分明的表态,立刻在社会上引起激烈的反响,被魏忠贤等迫害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的后辈,掀起了哭诉申冤的浪潮,。

    尤其是当时的名人黄宗羲,为他已故的父亲,原山东道御史明冤。

    他的一篇名冤文,写的是声声泪字字血,读来令人扼腕,令人叹息,令人拍案叫绝。

    而同样被冤枉而死的杨涟绝笔信,更是轰动一时。

    在许许多多被侵害致死,或者被冤屈贬低的官员家属或本人的鼓动下,天下掀起了一场为原先官员平反的风潮。

    于是,本着一事不烦二主,这和典刑司办理的阉党案件一脉相承的原则,崇祯再加封贺国光,钦定平反钦差,曹化淳副之,开始厘定平反案。

    这件事倒是好办,其实就是走个过程,然后上报给皇上,该追赠的追赠,该褒奖的褒奖,该复官的复官。

    这其中有两个人物再次走上了朝堂,那就是帝师孙承宗和袁可立。这两个人,不是魏忠贤陷害罢官的,是因为两个人性子直,看不惯阉党做为,当时有奈何不了有皇帝撑腰的魏腌一脉,那就干脆不侍候你,回家抱孙子去,最少闹个眼不见心不烦。

    孙承宗就不说了,这是当时的大明中流砥柱。

    而袁可立,就需要大书特书一把了。

    袁可立明朝忠臣、民族英雄。**十大清官之一。

    而他对大明最大的贡献,就是他一直回护孤悬海外的毛文龙,他在任山东登莱巡抚的时候,不但帮着毛文龙和东林党斗,而且还在文官全部压制克扣毛文龙的军饷钱粮的情况下,每年都从登莱挤出四五万石的粮食,接济东江镇,还特意允许毛文龙在皮岛开埠经商,以贴补东江镇。

    这样才保住了大明对后金最大的战略牵制集团,让几次后金对大明的进攻,都虎头蛇尾。

    宁锦大捷就是其一,若不是毛文龙带着他的叫花子兵,打到了赫图阿拉,逼迫的努尔哈赤草草收兵,在得到了觉华岛五十万两白银,一百万石粮食的努尔哈赤,完全可以凭借这些物资,攻下锦州,即便攻击到三海关也不是不可能。

    结果他一去职,毛文龙没有了大明的接济,没有了文官袁可立的支持保护,最终被想独揽大功的袁崇焕杀了,这才有了皇太极打到京城之下,一直闹腾了半年而无后顾之忧的悲剧出现。

    现在坐着登莱巡抚位置的孙元化,资历还小,镇不住场子,主要是镇不住袁崇焕,做不了毛文龙的保护伞。

    还是请袁可立回来,继续做他的登莱巡抚,贺国光认为这是真正改变崇祯朝历史的关键。

    如果袁可立还在登莱位置,袁崇焕要杀归登莱管辖的毛文龙?借他八个胆子,他也不敢。

    本来贺国光还想第一时间把孙传庭给提回来的,建议一下崇祯,把那个大嘴巴的三边总督杨鹤换了,那样,西北的内乱也可能不至于闹到后来的那种地步。可惜,那个家伙倔脾气更大,坚决要再看看再说。贺国光也就只好作罢。

    贺国光这里一身轻松,但是崇祯却忙得脚打后脑勺。

    对于崇祯的忙,贺国光给出的评价是:“自己找的。”

    是的,朱老五的忙是真的自己找的。

    首先,他恢复了他老祖宗大长脸,大小政务都要亲自处理,每日必须找潮的规矩。

    臣子们做的什么事他都不放心,一来怕大权旁落,像哥哥那样被阉党架空,又担心大臣们做事不仔细,办错了事。

    于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办公,一直忙到天黑。这期间,没有假期,也从不讲究调剂精神的文化娱乐,他成天成月成年看文件,都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就比如说以崇祯元年九月为例。从14号到20号,8天内看了内外诸司上报的文书,共计1660件,平均每天多达200多件公文。

    在这一点上,明朝的末代皇帝和明朝的开国皇帝之间,真的有的一拼。

    大朝之后是平台召对。

    平台不是台,是集英殿。

    每日大朝之后,就要招对内阁府臣六部及督察院堂上官,一次招对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时辰。而当时的内阁级部院大臣,大多在其位,而不谋其事,招对往往流于形式。

    结果这更增加了朱老五偏执的认真性格,对诸位大臣的工作都非常不满意。

    于是就更加较真儿起来,后来的招对,就不再是一个人两个人了,而是要求内阁,五府6部督察院通证司,大理寺6科13道以及翰林院锦衣卫都得参加。

    这一下等于大朝之后,就又有了小朝。

    结果他这样勤劳认真,却将事情办得越来越坏。因为他要求以上的那些部门,必须跟着他做,反倒没有给他们留下办公的时间,事情就越处理越乱了。

    对于同学这样的拼命奔忙,贺国光可不跟着他受罪,就窝在自己的衙门里不出,一旦皇上召对,他总以各种理由搪塞。

    但只要问到他的工作,他都能立刻井井有条的汇报,而且处理的结果基本都让崇祯满意。

    然而现在的贺国光,拒绝上朝的做法,已经和往日不同了,不在在家装病,而是就在衙门里。朱老五每次派来监视的小太监,总是看到他在里里外外的忙碌,脚步不停。

    小太监回去告诉朱老五,朱老五就满意的点头:“在朕的影响下,这么一个懒惰的臣子,不也变得兢兢业业勤快起来了吗?那么其他的臣子,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快呢?来呀,今夜加班。”

    结果他不知道的是,被他嘉许的勤快人贺国光,却已经在他的衙门后面,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之所以他这么轻松,因为贺国光会用人,并且放权的结果。

    这也就是他躺在床上,嗑着瓜子儿,喝着茶水儿,看着野史小说,鄙视他那个忙的昏天黑地同学的原因所在:“养着那么多的大臣,不用白不用的,干什么总是把自己弄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