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 老朱读懂我的心 > 第140章 殿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执事搬了个桌子,放在角落,贺国光只能乖乖的坐在那里:【老子前辈子考了无数次,这辈子以为逃脱苦海了。结果,还得考。老天啊,你玩我呐。我他妈的会什么科举啊。】

    崇祯拿起笔,当场出题,题目是规矩的策论“王旦论”

    王旦是宋之名臣,在位十八,为相十二,可谓是古代君臣相得的楷模。

    崇祯就是要在这个人的身上做文章,考一考未来自己的门生,对君臣关系的想法,对皇帝辅佐的本心。

    殿试不像是科举,七天三道题,你可以慢慢的思考,做的不好,可以重新再来。这里,就是俩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皇上没有工夫陪你玩。

    这时候,才是真正考教这些英才才思是不是敏捷,功底是不是深厚的关键时候了。

    当然,状元探花榜眼,早已经内定了,这时候大家的表现,只是给皇上一个交代,一个好的印象。

    你的文章可以平淡,但不能文理不通,你的文章可以简短,但绝对不可以不完成。

    而原则上也是在这时候,皇上可以退了,该干什么干什么,等到时辰快到的时候,皇上在出现,然后走马观花,像模像样的看一遍考生的试卷。

    不必评价,也没有必要评价,于是就在原先进贡过来的三甲名单上,点出状元,这事儿就完事大吉了。

    然而这一次却又非同寻常,崇祯并没有坐一会儿就离开,而是就坐在他的位置上,开始批阅送过来的厚厚的公文。还时不时的走下座位,在考生们中间穿行,仔细的观看考生们答题的状况。

    他这样的举动,不但让考生们知道,这个年轻的皇帝是多么的勤勉,但更让大家明白,这个皇上对这次科举的重视。

    于是所有的考生,都战战兢兢提足了精神,奋笔疾书。

    而走到角落里,却看见贺国光,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发呆,手中的笔管,放在嘴里咬的嘎吱嘎吱响,都快咬断了。

    带着疑惑的眼神,不由自主的弯下腰,小声的对贺国光问:“怎么,你又在想哪位大家的作品?”

    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的大殿里,在这几乎落针可闻的环境中,就几乎听在了每个人的耳朵中。

    耳听在贺国光的耳朵中,简直就像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这小子怎么知道我是剽窃别人的文章?】

    崇祯就解释自己,不是解释给贺国光听,而是解释给所有的考生考官听,为自己,也是为自己的这个拔贡同学找回颜面。

    “我知道你学识渊博,贯通古今,却总是老虎拌肥猪,现在朕可告诉你,你不要给朕丢脸,只要你的策论里,让朕抓到有一个大家所做的影子,朕就办你个剽窃,就办你个欺君,以免让其他人诟病朕,有任人唯亲的嫌疑。”

    这样的解释,立刻让所有的考生释然,立刻让所有的主考官欣慰:“这是皇上虽然举贤不避亲,但依旧严苛要求的结果啊。”

    贺国光冲着他呲牙一笑:“臣虽然才疏学浅,但也绝不会效仿古人,给人落下把柄,让万岁丢了。”

    【为不效仿古人,但是我剽窃一下后人,你能知道吗?打死你都不会知道。】

    崇祯就?S了一下,但最终想想自己和贺国光之间这种诡异的事,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好吧好吧,只要你能做出一篇文章,但一定要让在座的所有学子信服,让在场的10位考官通过,我就给你个拔贡出身。但是胡扯一篇,嘿嘿嘿,朕就打断你家的狗腿。”

    这样在大家听来,绝对公正的评论,听着贺国光的耳朵里,却如同晴天霹雳。

    【我就说我不干,你非得逼着我干。结果我现在干了,你却要蹬鼻子上脸的让我为你出彩,为你脸上贴金。好吧好吧,这次我就算放过你。你以后也别想拿我家狗说事,我回去我就炖了它。】

    朱老五听到这样的心声,就真的无语了,自己除了拿捏听的狗,也不能真的拿他的老娘小妹说事吧。

    站起身,对着跟在身边的王承恩吩咐:“即将开的恩荣宴,就加一道菜,狗肉火锅,为这些未来朕的门生,去去春天料峭的春寒。”

    所有的考生都为之动容,为之感极涕零,只有贺国光,心中发寒,瑟瑟发抖。

    对抗是不现实的了,结果是相当危险的,于是,贺国光提笔:“古之大臣当国,非第孜孜焉慎于始,亦必汲汲焉励于终,诚以终者始之所由成。古今来辱身贱行之士,身败名裂,致贻万古之羞者,大抵皆因晚节不修有以致之也。宋王旦,真宗朝为宰相,知无不言,事无不举,朝野赖之以为安。及祥符以后,随声附和,亦以封禅为可行,识者非之。遂若景德之前为一王旦,祥符以后又为一王旦,前后遂判若两人。是非其心之果异也,亦因真宗美珠之赐,其志偶为所动,致贻终身之非,良可惜也。夫真宗欲行封禅,而先赐旦以美珠,其畏旦也可知。旦能因真宗之畏,与寇准张齐贤辈,谆切恳告,并力同争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解其宰相之位,退而处于林泉。真宗虽中材之主,感其至诚,庶几复悟,罢封禅,斥天书,虽有王钦若一人,不足畏矣。奈何因美珠之受,竟默默无言,坐使生平功业,咸坠于一事之不慎。致令后之论古者,综旦之治身行事,不能稍为贤者恕。呜呼,若旦者,其亦自贻伊戚耶?

    左宗棠的名篇王旦论,就提前问世,估计后世的左宗棠再遇到这道题,就会憋屈死在茅房了。

    就这君臣斗嘴的这段时间,大学士首辅黄?p,就悄悄的站在了贺国光的身后。

    他到底要看看,这个被孙袁两位师傅,赞许的天下无有的能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底蕴?

    一见到贺国光提笔,立刻就上了心。

    但见贺国光笔走龙蛇一挥而就,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是吓一跳,他不但将王旦这个有名的宰铺分析的入木三分,更完全剖析出了,皇上和宰铺之间的利害关系,真的是酣畅淋漓,让人颇为感触。

    这时候在黄?p的心中已经认定,如果这个人稳步发展,将来成为大明的首辅,将是大明之幸啊。

    看到自己的首辅流露出震惊的表情,崇祯就心有底了,自己的里子面子都保住了。

    回到了自己的案旁,继续埋头于自己的那些公文之中,不断的批阅,不断的修改,不断的派人送出去,又不断的让人把新的奏折送进来,忙的是不亦乐乎。

    沙漏慢慢的流淌,开始有考生陆陆续续的交卷。

    第1个交卷的,当然是贺国光。这让所有的考生侧目,更让人感觉他是在儿戏,为他丢失这一次天大的机会,而感觉到惋惜。

    出了大殿,站在明媚的阳光之下,贺国光感觉到浑身的疲惫:“这话是怎么说的?自己本来是考官之一,怎么却成了对自己的考试?难道上辈子自己做考生的命运,到这辈子依旧不能改变吗?”

    不知不觉中,里边净钟一响,宣布考试结束。

    贺国光被一个小太监再次叫了起来,就站在了考生的队尾。

    这时候就听崇祯宣布:“朕要恩准一个拔贡,但朕依旧认为,需要公平公正,如果他真有真才实学,可为贡生进士出身,但如果徒有虚名,那依旧让他做秀才去,好好的加以深造。所以,朕就改一改规矩,第1次,当众宣读贺国光的策论王旦论。”然后就将贺国光的卷子,交给了首辅黄?p:“请爱卿朗读给大家听听。”

    黄?p已经看过了贺国光的策论,心中早已经大家赞赏,这时候将卷子拿过来,声情并茂的朗读。

    一番朗读之后,下面是鸦雀无声。

    朱老五很满意,满意下面的这些贡生们那种震惊佩服的表情。

    “诸位爱卿,对此篇文章有什么高见?”

    话音刚落,全体拜服:“贺大人之才,我等远远不及,贺大人之论,更是让我等振聋发馈。我等一定按照贺大人的策论要求,一心辅佐皇上。”

    祝老五心情大爽,哈哈大笑:“诸位爱卿既然有如此体会,朕心甚慰。那么这一科的状元——”

    所有人的心,就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贺国光简直整个人麻木了【不能吧,我这个穿越来的人,一心只想跑路躺平的家伙,竟然能成为状元。成为状元好啊,骑马带花,风光无限。这样我就有资格,风风光光的去英国公府向紫娟提亲啦。】

    “但是。”

    贺国光立刻感觉到一桶凉水,从头交到了脚。

    “但是贺爱卿毕竟是临时简拔,真的让他当了状元,与道理不合,仅赐三甲榜末,同进士出身。所以,今科的状元,朕点刘若宰——”

    崇祯第一次科举,按照历史正式圆满谢幕,至于其中的波折,那只能算做一个插曲。

    “本来我是状元的,但朱老五不厚道,临时变卦,结果弄没了,实在是对不起。”

    贺国光陪着小心向心上人张紫娟解释。

    张紫娟早就听到街市传闻,那段美谈。听贺国光这样解释,倒是更加欣喜:“不要解释了,只要我知道你是状元,就行了,你就是我心中一辈子的状元。”

    贺国光就幸福的晕过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