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后世,证明你的富有,就是一个标准:“你家有矿吗?”
为了证明自己的富有,贺国光准备开矿。
原先开矿,是一件非常难,而且是一件绝对让你倾家荡产的事。因为在原先,天下有矿监。
矿监可不是魏忠贤发明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要在某个地方发现了金银矿和各种矿,皇帝就立刻派个宦官去管理,宦官的官衔为“某地某矿提督太监”。老百姓就戏称他们为“矿监”和“税监”。
矿监和税监,这官名一听就不象是什么好鸟,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他们一向是以“为天下之民脂民膏服务为己任”的。
收钱的来头还不小。“口衔天宪,手握皇纲”,这名义是替皇帝收钱了,敛起财来可是大大的不客气。他们也实在必须不客气,因为这2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堆子人!
矿监就是1个宦官,可这个宦官起码有上百个随从,而这些随从也不是单架子,每个人起码又要带上100多个手下,而这些手下再有五个家人,这不多吧,那一个矿监可少说管着5000多个人的吃饭问题,给多大个金矿来养都不够啊!
不够咋办?总不能画饼充饥吧。羊毛嘛,自然是出在羊身上。于是,各种各样的手段就都来了,逼的百姓破产,逼到善良人造反。
其中就有名的案例就是东北矿监逼反了女真人,一个叫努尔哈赤的野猪皮七大恨矿监就是一条。
所以,在这时候,看到原先华堂高厦,今日沿街乞讨的,你问问他是怎么搞的,他绝对会告诉你:“我家有矿。”
但东林君子治国了,崇祯用抓阄的方式,组成了一个干净的,纯粹的东林君子内阁。
于是,这样的内阁第一次提出,矿监是阉党遗留下来的弊政,当废除。
然后历数矿监之恶,简直令人发指到吐血。
崇祯认为对,这是阉党遗留下来的,一定是恶政,那就必须革除。
所以,天下再无矿监。
于是,在崇祯的内帑每年少入了两百万银子之后,国库少收入了一百万银子的情况下,贺国光就随意的提着一把锄头上了西山,说了一句:“这里有矿。”然后就毫无顾忌,绝对没有人管你的情况下,开了一个煤矿。
西山的煤矿,埋藏浅,品质优,最主要的还是非常好的无烟煤。
但按后世的标准,却并不是一个富矿,不足以大面积开采,尤其是在大整治环境的情况下,干脆就关闭了。
但在这个年代,这一个被后世人根本看不上眼的煤矿,却已经足够了。
当然,这个年代的矿业,是一个绝对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单单凭借着贺国光的一把锄头,是绝对干不来的。
他需要招募,大批的人手,按照自己和郑宏达签订的合约,要想完成那么大量的焦炭,他需要最少一千个工人。
现在西北的大旱越来越重了,无数的流民涌向了北京,给北京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隐患,而这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流民,就成了贺国光最廉价劳动力的来源。
人手转眼就招募齐了,然后他正式聘请由徐光启推荐,懂开矿的齐飞齐光远做了矿长,这个年代叫山长唉,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开采。
西山的枫叶林中一处幽谷,贺国光和紫娟,特意带了香烛纸马,来到了那对可怜母子的坟前。现在这一片地区,都是贺国光的了。
这一个小小的坟茔,处在幽谷深处,优雅而清静。
也不知道是谁,看到了母子碑,虽然不知道什么出处,在依旧为他拔出了荒草,并且奉献上了贡品。
贺国光和紫娟,站在墓碑之前,贺国光轻轻的喃喃:“这里一片安静,但可惜,我要打破您的幽静了,我将在这里开个矿,不得不打扰你们母子的清静了。”
紫娟否定了贺国光:“为了开采一点东西,而惊扰了他们母子,你就是罪人。想办法挪一挪吧,不是挪这座坟墓,而是你的矿挪一挪。”
对于这样的要求,并不是贺国光一味的百依百顺紫娟,而是他心怀愧疚。
“好吧,那我们就在别的地方开矿,然后再重新修缮这座坟墓,让他们母子,成为这一片森林的守护神吧。”
曹化淳被贺国光深深的感动了,也从而看出,贺国光是一个厚道的人。
曹化淳是崇祯派过来的,首先是监督,怕贺国光跑了。
“老曹,你不必这样,现在,我是不可能跑路的,因为在这个京城,已经有了我牵挂的东西,不能割舍的情愫,让我准备跑路的双腿,变得越来越沉重了。”
听着听的话,紫娟就抱着贺国光的手臂,仰着脸看贺国光那肥脸,眼睛里满是幸福。
曹化淳也不解释,而是说起了另一件事:“其实我是来代表皇上,看看你这个矿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能够为内帑带来多么大的利润。”
“怎么,现在我的好同学,已经感觉到财政窘迫了吗?”
曹化淳哀叹一声:“君子治国,却一味的清高,不知不觉中,砍掉了矿税和盐税,再加上杂税,这国库和内帑的收入,已经没有几项进项了。然而开支却越来越大,几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了。现在的户部开支,几乎全靠向内帑伸手,若不是天启时候的积存,早就不堪重负了。”
清一色的东临内阁,展现了他们的君子治国理念。
这个里面的主要之一,就是轻徭薄赋,于是内阁,在第一时间,提出了减税的一揽子计划。他们普遍认为,之所以西北天灾不断,主要就是以往的皇上,不修德政,受到老天的惩罚所造成的。而只要修德政了,一切的灾难就将消弭于无形。
朱老五认为,这个提法对,于是就接受了内阁的建议,将许许多多的税收,彻底的减免。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所有减免的,几乎都是皇室内帑的财政来源。
这样,崇祯的财政破产,从现在开始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