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开局营救甄宓 > 第77章 刘备和刘表的苦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野。

    “大哥,喜事啊,大喜事!”

    张飞拿着一份报纸,急匆匆走进了刘备的书房。

    书房内,刘备正和诸葛亮谈论事情,见到张飞,笑道:“翼德,喜从何来?”

    张飞指着报纸上的排行榜给刘备看:

    “大哥你看,那个袁梓安办了一份什么劳拾子报纸,这一期弄了四个榜单,每个榜单上都有我们,这下大哥的名气可要大了!”

    诸葛亮感到好奇,也看了一眼,一看之下,顿时大吃一惊。

    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传遍全身,脸色立马变了:“糟糕,祸事了!”

    张飞不解其意:“军师,此话从何说来,这个袁梓安为我大哥彰名,不是好事吗?”

    诸葛亮也顾不得礼仪了,站起来痛心疾首道:“翼德糊涂啊,现在我们积蓄实力才是关键。袁梓安这个时候为主公显明,哪里是安的好心,这分明是要捧杀主公啊!”

    他指着报纸,继续道:“你看这份报纸,基本上只列了三个势力,他袁梓安一样都没登上榜。

    如果真是好事,他自己办的报纸,为什么不把他的兵将列在上面?而且我们现在要仰仗着刘景升,现在他没有一样排在榜单上的。

    我们作为客军,却出现了这么多次,这等于狠狠打了他的脸啊!

    以他的小肚鸡肠,你认为,他会怎么想?”

    张飞一听,傻眼了。

    是啊,作为主创方,如果真是好事,为什么不列自己的势力?

    喜悦的心情一时间荡然无存。

    刘备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急声道:“军师,这可如何是好?”

    “?G!”诸葛亮重重叹了口气:“如今之计,只有主公亲往刘景升处请罪,他一向是好面子的,如果主公肯定请罪,想必他一时不会降罪。”

    “好!我这就去!”刘备很听劝,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主公且慢!”诸葛亮拦住了他:“这个方法只能解燃眉之急,时间一长,他回过味来,如果再有小人在他面前说三道四,他恐怕会对主公不利!”

    “那该怎么办?”刘备有些急了。

    袁梓安这小子,叔叔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你这么害我干嘛?

    诸葛亮来回踱了几步,猛然停住,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如干脆,结果了刘景升,以最快的时间接手他的地盘和武力,才有一线生机。”

    “啊?”刘备惊骇莫名:需要玩的这么狠吗?

    “刘景升毕竟于我同宗同源,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又收留了我,我行此事,太过不义。

    无论成功与否,恐怕都会被天下人唾骂!”

    张飞出声道:“大哥,刘景升之所以收留我们,是想让我们在北边帮助他抵挡曹操啊!

    你看他平时对你,呼来喝去的,一点都不尊重你,哪里是把你看做了同宗同族?

    军师说的对,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诸葛亮也劝:“是啊,主公,你要早做决断,否则悔之晚矣!”

    “这……”刘备纠结了。

    这个时候,他的性格中的一项缺陷暴露出来了:做事不够果断,犹豫不决。

    三国中,曹操的性格最为果断,当曹操做一件坏事时,只要对自己有好处,他会毫不掩饰。

    孙权是深藏不漏,老谋深算,善于伪装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有什么想法,他从来不先说出来,等所有人说完了,他才做决断。

    对你有什么看法,他也不会说,悄悄**地杀人全家。

    刘备为人宽厚,坚韧不拔,会说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善于笼络人心,结交豪侠。

    缺点就是关键的时候不够狠,拉不下脸来。

    “此事等我从刘景升处请罪回来再说。”最终,刘备还是没能下定决心。

    诸葛亮望着刘备的背影,喟然长叹。

    当初,他接受刘备的邀请时,未尝没有过犹豫。

    因为刘备的处境太难了,和白手起家也差不多,除了一个皇叔的虚名之外,几乎是一无所有。

    和其余的势力比起来,一点优势都没有。

    之所以还是来了,除了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之外,还有其他原因。

    投奔孙权,不太好。

    因为他哥哥诸葛瑾就在那里,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且,他仔细研究过孙权,并不认为孙权是一个可以取得天下的人。

    离他最近的刘表势力也很大,看着挺不错的,而且两家还颇有渊源。

    诸葛之叔诸葛玄与刘表是世交之情(诸葛亮初来荆时,就是刘表安排诸葛入读当地一所名学堂),所以诸葛亮要叫刘表一声世叔。

    但是刘表这个人,诸葛亮早就看的透透的,不是个成事的人,他的两个儿子,也都不成器,不是可以辅佐的良才。

    最有希望夺得天下的是曹操,但是曹操帐下人才济济,并不缺谋士,想想郭嘉之才,曹操不过给了一个军师祭酒的职位。

    自己初到那里,一来可能不会被重用,二来,肯定会受到以荀攸为首的颍川书院派系的排挤。

    诸葛亮不想把自己的一身本领浪费在每天的勾心斗角上,故而也没有去投奔曹操。

    刘备,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要是可以,谁愿意白手起家?

    过程,太艰苦了。

    再说刘表,本来确实很不高兴。

    什么玩意?我刘表这么大一块地盘,谋士、武将、精兵无数,居然没有一样上榜的!

    还不如南边的士燮!

    袁梓安这个世侄太不厚道了!

    太瞧不起人了!

    反观他收留的刘备,原来这么厉害的啊!

    每个榜单上都有他!

    这小子,在我的地盘上,大肆搜刮人才,训练强兵,是几个意思?

    刘表的帐下诸人,本来就对刘备很有看法,看到报纸后,纷纷在他面前说刘备的坏话。

    特别是他后期蔡夫人,对刘备一百二十个看不顺眼,每天在他面前让他趁机做掉刘备。

    甚至在几个月前,蔡夫人还命他弟弟蔡瑁设宴想要除掉刘备,可惜事情最后没有能够成功。

    接受刘备的道歉后,刘表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

    该不该对刘备动手?

    刘表同样犹豫起来。

    动手吧,面子上抹不开。

    一是沾亲带故,出于同源。

    二是刘备这家伙很会做人,就像这次,看到消息,第一时间就来道歉,不给你照着机会拿住他的把柄,没有借口对他动手。

    不动手吧,这几年,他的身体越发不好了,照这样下去,恐怕没有几年好活了。

    自己死后,两个儿子肯定不是刘备的对手,搞不好,自己这么大的地盘,就全成刘备的了。

    纠结。

    刘备也是同样的烦恼,动手吧,风险很大,刘表能够割据一方,那也绝对不是个无能之辈。

    万一事情泄露或者是失败了,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而且,这份报纸的影响力也都是诸葛亮的猜测,会不会有灭顶之灾,不知道!

    回去以后,刘备思前想后,还是没能做出决断。

    就盼着刘表早点自然死亡了。

    诸葛亮失望不已,去刘备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