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对于周瑜能够在统帅榜单上力压曹操,排名第一,还是很开心的。
他对周瑜,还是很尊敬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父、兄的命令。
周瑜本身的行事也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博学多才,性格温和,从不居功自傲。
这样的人,很难让人不喜欢。
袁梓安把他排第一,也不是瞎排。
三国演义为了衬托诸葛亮,不仅仅给他安排了很多本来他没有做过的事情,还抹黑了周瑜。
把他描写成一个气量狭小、智力低下的人。
而实际上呢,周瑜算的上是三国里真正的常胜将军。
纵观他的过往,几乎未尝一败!
性格方面呢,当世或者是后世的人也都有评价,没有一个人说周瑜是个气量狭小的人。
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评价他:“雅量高致!”
这是一个很被人低估的人。
文韬武略,全都擅长,而且做的都很好。
既能出谋划策,也能带兵打仗,真正的全才。
袁梓安把他排在第一,也有为他正名的心思。
……
袁梓安打完了第一枪就不管了,他现在是鞭长莫及,掺和不到南方。
办完了这件事,袁梓安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纳妾仪式,一连纳了三个人:甄荣、莺儿、蔡文姬。
蔡文姬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脱她的魔掌,逆来顺受,怎么说袁梓安也比那个刘豹强多了。
这么一想,心情好了不少。
从此以后袁梓安似乎就每日沉沦在温柔乡中了,足不出户。
吃饭、上床,就是他每天做的最主要两件事。
甚至有几期报纸上,都隐隐有批判袁梓安胸无大志的意思。
袁梓安的邻居对此很开心,恨不得再送他几个美女。
最好让他每天下不了床才好。
趁着袁梓安享乐的功夫,曹操在206年年底收降了黑山军的张燕。
曹操的做法很绝,也不派兵攻打,把太行山周边坚壁清野,然后派大将驻守在四周的城池,形成包围圈。
山上是有吃的,可是张燕十几万人啊,靠着山上那点吃的哪里够。
打了几次,碰了一鼻子灰,眼看陆续有人饿死了,张燕无奈,只好带着人下山投降了。
南边,刘备和刘表还在纠结,不过,刘表已经卧床不起了,决断,也就快了!
时间来到207年春天,胸无大志的袁梓安突然出兵辽东攻打公孙康。
事先,没有一点征兆。
公孙康猝不及防,只三个月,便坚持不下去了,弃械投降。
袁梓安得了降兵五万!
自此,幽州完全纳入了袁梓安的统治之下。
群雄震惊不已,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什么陷入温柔乡,那全都是假象,全都是做戏。
在大骂袁梓安戏子的同时,群雄也加紧了动作。
周瑜大破黄祖,攻占江夏,报了当初的一箭之仇。
刘表闻听江夏失守,吐血三升,一命呜呼。
在临死前,他下了一道命令:铲除刘备。
刘备是不可能束手待毙的,奋起反击。
两个汉室宗亲打成了狗脑子。
曹操见到机会来了,率兵攻打新野。
这下,刘备吃不住劲了,他本来兵就少,这前后夹击哪里受得了。
退往汉中攻打张鲁。
张鲁本来是看戏的,一瞅,这怎么还有我的事,派兵抵挡。
可是刘备别看不是曹操的对手,拿兵多将广的刘表势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打起张鲁来,那就跟打小怪兽一样,半个月功夫,就占领了汉中全境。
好么,神仙大战,作为池鱼的张鲁政权先灭亡了。
曹操攻占新野后,并没有趁机收兵,而是一直往南方打,想多占点地盘。
刘表在的时候,曹操还有点忌惮,他现在都死了,曹操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孙权一看,这样下去不行,东吴本来和曹操之间有长江天险可守,可要是被曹操夺了刘表的地盘,完全可以从侧翼打东吴了。
立马出兵,也是攻打刘表。
两个最大的势力一同攻打,刘琦和刘琮顶不住了。
西凉的马超坐不住了,想要率领西凉铁骑建功立业,被马腾制止了。
袁梓安一看,这样不行,他就幽州一块地盘,曹操一场战役就收获了那么都的领土,孙权也得益不小,这样下去,自己还是最弱小的那一个。
等曹操平定了南方,肯定会再次调转头来对付他。
强拉着高干,领着十万人马,一起攻打冀州。
为什么说是强拉着呢,因为袁梓安给高干写了一封信:和我一起打曹操,要不我就打你,二选一,你看着办。
高干没有办法,他现在完全不是袁梓安的对手,只能被迫从西边,对曹操发动了攻击。
常遇春、韩信、霍去病、李存孝全部出动!
这下子,曹操就不好受了,三面受敌。
他的大部队都放在了攻打刘表上,后方守卫的人马并不多。
所以听到了这个消息,曹操在长沙就止步了,长沙以北,归曹操,以南,归孙权。
议定完毕,曹操留了一部分人防守,率军前往冀州支援。
首当其冲的,就是高干的人马。
高干寡不敌众,坚持了大半个月,兵败身亡。
他一死,并州群龙无首,司马懿趁势收取了并州。
而另一路的袁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常遇春率领,攻打青州,一路由韩信率领,攻打冀州。
经过一年多的操练和休养,幽州兵勇猛无比。
再加上袁家在冀州的影响力,阴夔的秘密策反,不少城市都望风归降。
得降兵近七万余人!
等曹操收拾完高干,才发现,冀州、青州都失守了!
奔波一场,得的好处好没有失去的多,曹操不甘心,两军在邺城下打了一场旷世大战,双方死伤近十万之众!
流血漂橹,尸横遍野,野狗都吃人肉都吃红了眼睛。
整个战场变成了一台残酷的绞肉机。
曹操再一次在幽州军手中尝到了苦头,坚持了一个月,只能无奈接受了这个结果。
刘备也没有闲着,以汉中为跳板,对西川的刘璋发动了攻击。
最终,在法正的倒戈下,刘备占领了西川。
自此,天下群雄,就只剩下四股大势力:袁梓安、曹操、孙权、刘备。
马腾和士燮偏居一隅,措施良机,不能成势。
接下来几年,几方势力都在休养生息、积蓄实力,没有大战。
公元210年春,孙权率先发动了兵戈,吞并了南方的士燮。
曹操也做不住了,北边的袁梓安不好啃,西南的地形太复杂,不好攻打,把目光对准了西凉的马腾。
利用他韩遂不和,互相攻打的机会,出兵西凉。
可怜的马腾,一向对曹操言听计从,中原大乱的时候也没有趁机攻打曹操。
没想到曹操缓过手来,第一个打的就是他。
他那点兵力和地盘哪里是曹操的对手,不到两个月,就兵败被杀。
马超率领残兵进入汉中投奔刘备。
这一次,袁梓安没有趁机攻击曹操,不是他突然变善良了。
而是这一次,曹操特意留了重兵来防备他,袁梓安见没有机会,边没有动手。
这一年,蔡文姬给他生了个儿子,取名袁恒。
公元215年,曹操进魏王。
邻居孙权一看,这不能矮了身份,自封吴王。
刘备也蹦了出来,自封汉中王。
轮到袁梓安这,犯难了。
不是说称不称王的问题,这个名号肯定是要的。
即使不为他自己,他手下跟着的一批人都等着水涨船高呢,不称王他们就封不上去。
令他纠结的是名号,刘备在汉中,称汉中王没问题,孙权在东吴,叫吴王也没问题。
曹操更不用说,封在魏地,叫魏王肯定没的说。
他的大本营在幽州啊!
叫幽王?
这也没有褒姒给他,这个名号他肯定是不能认的。
一群人想了三天,才琢磨出一个名号:冀王!
袁恒为世子!
蔡文姬母凭子贵,被封为德妃。
当然,其他几个没有生孩子的,也都跟着封了妃,就连貂蝉都被半强迫着封了丽妃。
至此,天下真正的就剩下了四股势力,谁也奈何不了谁。
袁梓安趁着这段时间,派兵攻打鲜卑,历时一年,成功将鲜卑赶出了原来的地盘。
取得了如今的内蒙古地区和蒙古的一部分。
在他的思想里,内蒙古,那是国家的地盘,不能让鲜卑占着。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并篡汉称帝!
袁梓安一看,机会来了!
没有忙着称帝,派出信使联络孙权和刘备,想联合他们三个一起攻打曹丕,瓜分他的领土。
刘备不是很愿意,因为当初袁梓安害得他差点就凉了,这个仇他还记得。
更重要的是,真的分了曹操的地盘,得到好处最大的是他袁梓安,这搞不好收拾完曹丕,就轮到他刘备了。
他也老了,没有当初那个雄心壮志了。
孙权也挺知足,不想再动兵戈了。
袁梓安无奈,只好继续蛰伏。
公元225年,司马懿提出建议,是时候攻打曹丕了。
这个时候,曹魏的名将、谋臣老的老,死的死,已经不足为虑了。
东吴和西蜀和曹丕的地盘接壤,只要他们率先动手了,刘婵敢不敢动不知道,孙权肯定会趁火打劫的。
袁梓安接受了这个建议,历时五年,灭魏。
东吴果然趁乱收取了曹魏的徐州。
灭了魏,袁梓安终于称帝,国号:冀!
孙权和刘禅也都跟着称帝。
至此,袁梓安已经是最大一股势力了。
此后几年,诸葛亮几次派兵攻打袁梓安,全都无果。
公元240年,袁梓安的水军训练已久的水军终于开赴了战场。
在郑芝龙的率领下,全歼东吴水军。
用时两年,灭吴。
公元250年,袁梓安兵分三路,对西蜀发动了攻击。
刘婵见冀军锐不可当,主动请降!
三国,大一统!
公元272年,袁梓安病逝,临终前传位于太子袁恒。
同时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命令:处死司马懿全家!
袁恒仁孝,虽然不理解,还是照办。
登基后,第一件事,追谥袁梓安为至圣至神文成武德皇帝,庙号冀太祖。
全书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