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樊楼,位于都城东京御街北端、东华门外的景明坊,最初是商人贩卖白矾的地方,由此得名白矾楼。后来因为聚集的人多了,就转变成了酒楼。酒楼其实并非一家,但人们误以为其老板姓樊,所以就讹传成了樊楼。
宋初起就开始代代扩建,以至于有了如今的惊人规模,东西南北中五楼各三层鼎立,高低不同,错落有致,楼之间则用飞廊连接,每座楼里外都通,客人在里面可以任意通行,全楼的总面积直追大宋皇宫。
樊楼的北楼,可以尽览皇家名苑“艮岳”的美景,宋徽宗曾命翰林学士王安中登樊楼北楼,为艮岳美景赋诗,名曰《登丰乐楼》。后来出于安全考虑,“禁人登眺”,士民皆不敢登能够眺望御园的北楼。
东京城里鳞次栉比的大小酒楼,总数有上万家之多,而有资格酿酒的“正店”,只有七十二家,毫无疑问,樊楼正是这七十二家正店之首。
当杨帆和张大宝从大相国寺出来,到达热闹非凡的樊楼时,已是华灯初上,整座樊楼灰瓦青砖,雕梁画栋,走进内部一看,装潢陈设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典雅,一副“珠帘绣额,灯烛晃耀”的华丽景象。
较之后世的星级大酒店,犹有过之了,杨帆脑海中暗自对比了一番。
樊楼里的店小二们头戴黑巾,身穿灰色长衫,长长的下摆卷起来系在腰间,干净利索,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这些都是在第一线照看场子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看多了,经验丰富,看客下菜碟,察言观色,望风使舵,个个都是市井中摸爬滚打出的人精。
杨帆身着一身手工定制的华美锦衫,是用细麻布制成,夏天穿着,透气凉爽,腰间挂着“宋玉”所赠的一枚温润玉佩,头戴东坡巾,脚踏云头靴,端的是一副贵公子的派头。而张大宝也不遑多让,身着紧身袍衫,头戴软脚幞头,腰间佩戴精致蹀躞,脚上亦是一双云头靴。
杨帆两人方才在门口时,便有眼神伶俐的店小二主动迎了过来,接过了他们手中的缰绳和物品,只要有钱,客人只管在樊楼里吃喝玩乐便是。
在店小二热情的引领下,杨帆和张大宝两人穿过一楼的大厅,沿着木质楼梯来到了楼上一间很有私密性且颇具品味的“阁儿”,也就是包间。此屋甚雅,珠帘秀额,四壁挂山水名画,绿绸窗帘。
一路上,杨帆也在暗自观察着樊楼里形形色色的人物。
樊楼内“粉胸半掩疑晴雪”的女子,均着淡雅丝质抹胸,外套褙子。飘逸的罗带,巧手一扎,凹凸有致,肌肤娇嫩欲滴,性感动人,但不过分暴露,展现了一种含蓄而不张扬、性感而不裸露之美。
“捣练子,赋梅妆。镜里佳人敷粉忙。额子画成终未是,更须插向鬓云傍。”千姿百媚的女子们均着花妆,尤以梅花最多,即额上贴一梅花形的印记,始于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又以墨画眉,妆容有冰肌玉骨,透露着清新、雅致之美。
盖因她们大多会焚香、熏衣、佩戴香囊等,还是第一次逛青楼的杨帆有些紧张,感觉被各种沁人的体香给包裹着,飘飘欲仙,不知所以。
对那些头戴簪花的男子,在救“宋玉”时,他便已经见过了,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而且并非是他所想的那般娘炮。在大宋朝,男子簪花已经成为礼仪制度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用来装饰而且能够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但千万别以为来光顾樊楼的,就都是些达官显贵,好些出身寒微的暴发户赚了钱,必然也是要来樊楼潇洒一番的,吃喝吹牛还不算,更是得把光顾樊楼的经过,特地找人写成美文流传。因此便有落魄读书人受命提笔,为他们炮制美文,俗称卖酸文。
进了包间后,张大宝显得极为熟络,招呼着杨帆坐定后,便有俏丽的婢女捧出珍异果子,济楚菜蔬,希奇按酒,甘美肴馔,尽用锭器,拥一春台,招待极为丰盛。
与中午的和乐楼唱点菜如出一辙,点菜的活儿依旧归了张大宝,杨帆在一旁略显局促地东张西望着,颇有做贼心虚的感觉,在后世,这事儿可不敢这么光明正大。
之前在路上,张大宝便坏笑着说过,樊楼虽然也有做皮肉生意的女妓,但一般都是品质低下,大多数有名气的樊楼女妓,都是卖艺不卖身、高傲且有才情,提供音乐、歌舞、曲艺之类的服务。
杨帆本身还是个在校大学生,又缺乏社会阅历,之所有跟着张大宝来这种烟花之地,其实内心里也没怀着与美人共度良宵的坏心思,便是有,他也是绝对不会承认的,更多的还是纯粹的贪玩和好奇。
负责杨帆这一阁儿的女妓名叫陈三娘,在这樊楼里还算小有名气,朱唇细眉,面容清秀,**半露,额头的梅花印别有一番风情。趁着菜还没上的功夫,能歌善舞的陈三娘便展示了一番自己的拿手才艺,让杨帆两人拍手叫好,饭还没吃,便心甘情愿地给了不少赏钱。
很快,樊楼中的特色美食樱桃煎、美化汤饼、双色双味鱼、桃型馒头等一一上桌,陈三娘便先在一旁抚琴助兴,而后更是亲自作陪,为杨帆两人斟酒布菜,加上口才伶俐、笑容甜美,让小小的阁儿里如沐春风。
陈三娘看着与张大宝颇为熟络,在张大宝的暗示下,更是热情地给杨帆频频劝酒。樊楼酿制的酒中,最有名的叫“眉寿”“和旨”,前者取健康长寿之意,后者是指酒甘醇美味。幸好杨帆酒量还算不错,大宋朝的酒度数又普遍不高,这才勉强能在两个经验丰富的酒场老手面前全身而退。
席间,杨帆大多数时候还是作为一名听众,饶有兴致地听着张大宝和陈三娘侃侃而谈,每每说到风月场所里有趣的故事或八卦,杨帆也会会心一笑,适时地奉上自己的见解,参与讨论,而一些后世的新奇观点也常刷新张大宝以及陈三娘的认知。
时间在几人的言笑间不经意地流逝着,杨帆去了趟厕所回来,只见张大宝和陈三娘两人面红耳、语气激动地争论什么。
之前不还好好的吗?亏你们两个还是老相好了,竟还吵起来了,杨帆一时有些懵了。
“二位这是何故?”杨帆回过神来,笑着上前安抚两人道。
张大宝红光满面,明显喝得有些上头了,一手拉着杨帆瓮声道:“二郎,你回来得正好,来帮我评评理!”
“也好,那便请杨公子来做这个公证人吧。”陈三娘那边也不甘示弱地补充道。
嗯?评什么理啊?杨帆一头的雾水,便坐下来仔细了解着前因后果。原来他们两人竟是在争论谁才是宋朝第一名妓,张大宝支持梁红玉,而陈三娘则力挺李师师!竟然是关于这个,问清楚原因后,杨帆倒是有些哭笑不得。
后世里,对于这些历史名妓,除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李香君和苏小小外,杨帆其实了解的不多,大多是只闻其名而不知其人,比如陈圆圆、董小宛等,名字有印象,但他却说不出她们相关的生平。而李师师其人,不管是在小说水浒传里还是后世的影视剧中,都是出场率很高的一位传奇人物,且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杨帆自然也是知道她的。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便由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
李师师有着天生的好嗓子,又貌美如花,才艺双绝,便是贵为天子的宋徽宗都曾为之乔装打扮,一睹芳容,形容她鬓鸦凝翠,鬟凤涵青,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
陈三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一番她们樊楼的“顶级艺人”李师师,虽然和杨帆看过的那些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有些出入,但结论是一样的,李师师是个才艺双绝的名妓。
至于张大宝口里所说的梁红玉,杨帆脑子里倒是有些模糊的印象,但可就没有如李师师这般了解了。
“二郎怕是对梁红玉其人不甚了解,且听我慢慢道来。”张大宝生怕杨帆这个海外侨胞不知道梁红玉这个人,便赶紧出声介绍。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妓。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在京口宴会上认识卓尔不群的名将韩世忠,两人惺惺相惜,遂成眷属。靖康之难后,金军继续南下,在京口与韩世忠的部队遭遇。梁红玉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
“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竟是由此而起,杨帆听完不禁肃然起敬,感慨世间竟有如此奇女子,让人心生佩服!
这下杨帆头大了,一脸苦笑地劝道:“两位娘子都是如此的出彩,我们又何必强行分出个高低呢?岂不是让人好生为难?”
张大宝和陈三娘本就是一时激动上头,此时又有杨帆这个中间人和稀泥,便就此作罢,重新喝起酒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