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杨帆带着姐弟两在酒楼美美地饱餐一顿过后,施施然走到一处河边时,小河两边的岸上早已挤满了前来放灯或者赏灯游玩的人。
只见无数盏羊皮小水灯,浮满水面,烂如繁星,今晚的月色又倍明于常时,天上月与水中月在光影下交相辉映,宛如仙境。
在周围群众的感染下,杨帆也是随波逐流,给自己自己姐弟两买了几盏羊皮小水灯,有样学样地放置到河面上,看着它们随着水流越飘越远,直至混入拥挤不堪的何中心,无从分辨。
在月亮的照耀下,四周浪漫一股浪漫的气息,此情此景,作为穿越过来的天选之子,此时不都是佳人在侧吗?可现实是,身边只有一对“天真烂漫”的未成年人,杨帆心里忍不住吐槽了几句。
“公子,您在想什么呢?居然如此入迷。”
“莫非是想……”
张玉林话还没来得及说完,脑袋上就被杨帆赏了一记“爆栗”!
“小小年纪,从哪学的这么多乱七八槽的。”杨帆没好气地笑骂道。
张玉林摸着被敲打的脑袋,委屈又无辜地辩解道:“我只是想说公子是不是想念家人了,这有什么嘛?”
呃……
是这样啊,倒是我心里有鬼,错怪你了,原来你不是要调侃我想女人了,虽然我方才心里的确是那么想的,倒是我不能承认。
“嗬嗬,玉林啊,你看那些个男孩,都在诚心拜月祈求学业进步呢,你还不赶紧学着点儿!”杨帆用右手食指指着不远处,面不改色地转移话题道。
张玉林顺着杨帆所指的方向看去,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儿,那一个个瞧着都比公子您要年长了,这也能叫男孩?您怕是对男孩有什么误解吧?张玉林有些无语。
不过,他们倒还真的是在拜月,仔细一看,不仅有男的,也有女的。
男子拜月一般是求得“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即金榜题名,事业有成,能有一官半职的意思,还真叫杨帆给能蒙对了。
而女子拜月则主要是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就是祝愿自己漂亮有福气的意思。
对于这种习俗,杨帆微微一笑,有些触动,每个人的心里应该都会有自己的寄托和祝愿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受全”,杨帆触景生情,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原来时空中的家人朋友怎么样了,自己的突然“消失”,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了,也会给继新他们增添很多的麻烦和困扰。
哎……杨帆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杨帆的喃喃自语声音挺大,不仅张玉林听清楚了,一旁的张玉兰也听见了,公子念的是苏轼苏大家的传世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是不知为何又突然长吁短叹了起来?
张玉林有意要帮杨帆排忧解难、走出愁境,故意拍着手揶揄道:“公子最近学有所成啊,这词念得真是应景!”
“啪!”张玉林的脑袋上冷不丁地又挨了一记,这回不是杨帆动的手,而是一旁的姐姐张玉兰。
“阿姐?你打我做甚?”张玉林仍旧一手捂着脑袋,不解地盯着姐姐!
张玉兰学着杨帆的语气道:“没大没小,公子是你能调笑的吗?”
在大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稍微读过书的人,就没有不知道东坡居士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中秋词的,杨帆的字是差,但张玉林那么说,不明摆着是在调侃杨帆吗?虽然这段时间里,大家亲近了很多,杨帆也表现得十分平易近人,但他们姐弟毕竟是寄人篱下,长幼尊卑还是该有的。
杨帆淡淡地笑骂一声,虽然本公子的古文和毛笔字远不如你,可也没有到那么无知的地步。记不清是谁说过: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足可见这首词的地位,杨帆再如何穿越,也没有那个才情。
不过要是在往前穿越个几百年,杨帆说不定也要厚着脸皮斗胆一试了,然后霸气地?N瑟一波,天下才气共十斗,我独占八斗。杨帆扼腕叹息,他记得的唐诗宋词本就不多,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已经都被原作者写了出来,扬名天下,这让他错过了太多人前显圣的机会。要不然,说不定这大宋又会多出一个奉旨填词杨三变来。
被张玉兰他们姐弟俩这么一闹,杨帆顿时就从多愁善感的情绪里清醒了过来,本质上他就不是那种喜欢悲春伤秋的人,很快便恢复了正常!
杨帆冷笑一声,道:“呵,你小子是翅膀硬了吧,居然敢取笑本公子!”
“你不是能嘛,把这首词给我完整地背诵一遍!”
张玉林嘟啷着个嘴,心里想着,呵,这有何难?当即仔细整理了一下着装,也不在意周围来回穿梭的众多游客,朗声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啧啧,此情此景,张玉林这小子朗诵得还真挺好的,宋人独具风韵的发音以及舒缓柔和的语气,特别是还带着一丝悲伤无奈的感情,完美契合了苏轼当初写这首词时的情感!
“嗯,还算马马虎虎,这次就饶你一次。”杨帆拍着手道,下次有机会再来考验一下你对诗词的理解,哈哈,让你也体验下后世的语文教育!
不过,杨帆的心态多少有了点变化,更是带着姐弟俩找了个比较偏僻的角落,认真地拜起月来。
嗯?公子原来不是不信这个的嘛?连自己家里的拜月祭月活动都不管的,而是甩手交代给了李叔他们,怎么现在又突然拜起来了?张玉林今晚有太多的不解了,不过看到杨帆一丝不苟的严谨模样,他也在一旁跟着拜起月来,嘴里念叨着保佑自己学业进步,早日平步青云之类的美好愿景。
就在张玉林抬起头来的瞬间,他看到杨帆的胸口有紫色的亮光一闪而过,不由得瞪大了双眼,指着杨帆的胸前,惊呼出声,道:“公子,您的胸口发光了!”
杨帆其实在第一时间里就有感觉到异常,他出门所穿的这套衣服是由薄如蝉翼的上好丝绸所制,虽然他没有看到从衣服里透出来的亮光,但前胸处感受到了一股温热的暖流,此处,刚好是他脖子上佩戴的“玉佩”所在,也就是他穿越那天捡到的那枚。当时杨帆将“玉佩”收藏在了房车上,后来觉得这“玉佩”指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开启“时光通道”,还是随身携带着比较好,以免错过机会,于是便找了根绳子来做成项链戴在脖子上。
毫无疑问,此时的异状绝对是那枚“玉佩”所引起的。只不过这么多天以来,这枚“玉佩”一直没有丝毫动静,为何今天突然有此反应?杨帆心思急转,脑子里闪过一个推测,莫非是跟满月有关?可很快他又推翻了这个猜测,因为上个月满月时,他身上的“玉佩”并没有任何异常。
“哪来的光?你眼花了吧?”张玉兰听到弟弟的惊呼,赶紧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杨帆的胸前只有被微风吹拂着缓缓飘动的衣服,哪来什么紫色亮光?
张玉林被姐姐这么一说,连忙用手揉了揉眼睛,再仔细看时确实找不到什么光。
“兴许是河水将水灯的灯光反射过来了,不用大惊小怪的。”杨帆一脸平静地随口掩饰了一句,是他脑子里下意识的反应,衣服下的这枚“玉佩”可能关乎着他的穿越问题,他觉得现今阶段还是有必要好好地隐藏保护起来。
好吧,也许真是我看错了,张玉林挠着头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今晚的不解又多了一个。
而只有杨帆自己知道,张玉林看到的绝对不是什么河面反光,也不是什么错觉,而是杨帆身上的“玉佩”真的发光了,只是由于一闪而过,转瞬即逝,众人来不及反应罢了。
同一时间,东京城某处宅邸的一间密室内,一个用黄花梨制成,色泽较浅、木纹明显、整体典雅庄重的精致博古架上,放置有奇石、茶壶、古玩、植物等等,而位于其正中心处的明黄色绸布软垫上,一枚“玉佩”也突然发出了明亮的紫光,同样也是转瞬即逝,仿佛就没有发生过。
如果杨帆此时站在这里,就能通过比较发现,与他身上佩戴的“玉佩”相比,博古架上的这枚“玉佩”除了大小、样式稍有不同外,两枚“玉佩”的材质可以说是同根同源的。
宋代的中秋节会热闹到什么程度,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至晓方休。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其开篇序言上就写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由此可见,苏轼肯定也是在中秋节当晚放肆通宵玩耍,而后才写出了这首传世大作。
与之相比,大宋如今的中秋佳节,自然也是不遑多让,人们一般也是通宵欢庆的,并不会因为天色已晚而熄灯入眠。
杨帆原本的计划里,本就打算好好“浪”上一晚,如今出此变故,他的心绪有些不宁,便嘱咐了姐弟俩几句,让他们注意安全,然后就自己一个人先打道回府了。
杨帆没有去离得较近的城内杨宅,反而是绕远路回到了城外的院子,然后也没有回卧室,而是径直走到了房车里。此时他脑子里有些混乱,有些思绪需要冷静地梳理一下。
李石夫妇没有外出凑热闹,祭月完毕后,夫妇两就安静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一边赏月一边聊天,他们没想到公子今晚居然这么早就回来了,而且脸上一副兴致不高,甚至带着一丝丝忧愁。
“公子这是怎么了?”随后不久,张玉林姐弟俩刚进门,就被李石拉着小声问道。
杨帆走后不久,姐弟俩感觉公子的情绪有些不对,也失去了继续玩耍的兴致,便紧跟着回来了。
张玉林皱着眉头、摇晃着脑袋,道:“我也不知道,本来我们是在河边赏灯的,公子突然就想回来了。”
一旁的张玉兰适时地点着头,印证了弟弟的说法,道:“李叔,公子可是休息去了?”
李石摇了摇头,道:“没呢,公子一回来就跑那车里去了,还没出来呢!”
几人同时朝房车所在的库房看去,脸上都有些担忧。
“我没事,就是有些想家了!”约莫过了有半个时辰,杨帆终于从库房了走了出来,一眼便看到了聚集在院子里、脸色满是担忧的几人,心里顿时有一股暖流流过,杨帆知道是自己的异常导致他们有些忧心,便赶紧找了个借口道。
原来如此,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原来只是公子思乡情切,才会有此反常之举。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之常情嘛,合情又合理,众人想明白后,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而杨帆在房车上的那段时间里,就跟之前一样,用手反复摸索着这枚“玉佩”,最终还是没能研究个所以然来,更别说是让它再次发光了,一丝反应也没有。要不是那时胸口上的肌肤真真切切感受到“玉佩”散发出的热量,而且还被张玉林看到了那丝闪光,杨帆都要以为是自己魔怔了。
一无所获!尽人事、听天命吧!这就是杨帆最后定下的结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