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浪迹大宋 > 第46章 神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占城稻可是能亩产五石的,这土豆即便不挑地,也能一年两作,可亩产量能比得上占城稻吗?”林家驹摇头反驳道,他也只是有一说一,土豆好吃是好吃,产量可就说不准了。

    呵呵,和土豆这种薯类的农作物比产量,岂不是以卵击石、自讨没趣吗?虽然杨帆不知道土豆的具体亩产重量,但肯定是要比占城稻要高出一大截的,杨帆有着绝对的信心。

    占城稻亩产五石就算多了?大宋一石约一百二十斤,算起来不也就六百斤左右?根本无法和土豆相提并论,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林家驹注意到了杨帆不屑一顾的模样,便试探性地问道:“怎么?难道这土豆的亩产量也很高吗?亩产多少?”

    杨帆呵呵一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于是实话实说道:“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试着推算一下。”

    “陈老伯,家里可有秤?”杨帆先是转身朝陈安询问道,然后指着竹篓里的土豆,接着道:“我们先把这些土豆的重量给秤一下。”

    陈老伯干了大半辈子农活,家里肯定是有秤的,就在旁边用作厨房的的茅草屋里,他行动不便,就让张大宝进去给拿了出来。

    张大宝拿着一杆木秤,很快便熟练地将竹篓里土豆的重量给秤了出来,一共约有六斤左右,竹篓自身很轻,可以忽略不计。

    杨帆道:“别忘了,方才我们还吃掉了六个,虽然那几个个头较小,加起来怎么也得有一斤吧?”

    “可这是陈老伯精心培育出来的,要是大范围种植,可有这产量?”林家驹隐隐觉得这重量有些不对,便依旧努力找茬道。

    “那好,我们便算五斤好了,这样可公平?”杨帆依旧自信地说道。

    这个重量众人是比较认可的,也就没有人在出声反驳,只是觉得每株一斤的重量也不算什么。

    “陈老伯,以您大半辈子的经验来看,这一亩地大概能种植多少株土豆苗。”杨帆继续向陈安这个“种植行家”请教道。

    “这……老汉我算学可不太好,怕是要费上一些时辰。”陈老伯尴尬地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

    “无妨,陈老伯您只要告诉我这土豆苗之间要隔开多远就行了。”杨帆宽慰道,是他考虑不周,让一个老农去计算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点难为人家了。

    陈老伯松了一口气,拿着根棍子在地上比划了一番,仔细思考了一下后,道:“以我老汉的经验来看,这土豆苗之间隔个一尺左右就行了,不过地里也得留几条沟渠出来以方便灌溉。”

    一尺,也就是三十三厘米左右,宋朝一亩地应该没有后世那么大,便算六百平方米好了,如果行距和列距都按三十三厘米来算的话,应该能种个五千四百株,给沟渠留点位置,怎么也可以种个五千株吧!

    杨帆在地板上画了块地,大致地算了一下,便得出了结论,当他把这个结果公布出来时,除了他自己外,在场所有人都被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给震撼斤,一个个呆若木鸡!

    一亩地五千株,按照方才秤出来的结果,一株土豆苗至少产一斤土豆,岂不是足足五千斤?这可是亩产五千斤啊!

    “啪!”

    唐胖子给了自己一巴掌,然后迷茫地喃喃自语道:“是我听错了吧?怎么可能说的是五千斤?是五百斤吧?”

    “长风,你莫不是算错了?”张大宝嘴巴张得大大的,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陈老伯沧桑的脸皮颤颤巍巍地抖动着,嘴巴一张一合,却什么声音也发布出来,这个亩产量实在是太吓人了,是在梦里都不敢妄想的天文数字。

    杨帆很淡定,这个亩产量绝对是可以达到的,而且实际上可能还会更多一些,他很满意众人眼前状若癫狂的反应,于是他轻飘飘地来了一句:“植株间距陈老伯已经给出来了,如若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去算一下。”

    林家驹和唐德荣虽说是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但自小便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他们自身的学识并不差,状元及第可能不行,但这点简单的算学还难不倒他们。两人各自拿了根棍子,开始在地上比划起来,便是一旁的大老粗张大宝,也似模似样地计算着什么,嘴里喃喃有词,只有陈老伯出神般地盯着杨帆方才在地上画的草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三人停止了计算,但依旧蹲在地上面面相觑,久久不肯起身,不管是自己验算了多次的结果,还是其他两人的眼神表情,都在诉说着一个铁的事实,土豆五千斤的亩产量是真的,只多不少。

    “我的天啊!五千斤啊!这是神物吧!”唐胖子疯了,站起身来“咆哮”道。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五千斤的亩产量!这个信息完全颠覆了陈老伯等人的认知,他们同时朝放有土豆的竹篓围了过去,朝圣般地注视着竹篓里还沾着泥土味的新鲜土豆,仿佛在看一件此间最神奇的物事,唐胖子方才说的不错,这就是神物啊!

    “咱们之前吃了六个神物啊,罪过罪过。”陈老伯嘴角抖动着、颤颤巍巍地低语道。

    声音虽小,但落在众人耳中,却如黄钟大吕,令人振聋发聩!是啊,这可是亩产五千斤的神物啊,就这么被他们给吃了?六个土豆啊,做种也能产出几十株土豆苗呢,就这么被烤了吃了,丧尽天良啊,众人后知后觉地想道,然后一齐转身,恶狠狠地盯着杨帆这个“罪魁祸首”。

    嗯?你们这么看着我干嘛?杨帆被他们凶狠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毛。

    “这亩产量,长风你应该早就知道了吧?”林家驹一脸“幽怨”地问道,主要是杨帆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太平静了,根本就没有被五千斤这个惊人的天文数字给震撼到,就仿佛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

    杨帆摊手,笑道:“土豆产量大我是早就知道的,可这亩产量我确确实实是刚才才算出来的。”

    张大宝苦笑一声,无语道:“二郎啊,你也不早说,这可是神物啊,怎么能这么随意就给吃了呢?”

    “怎么不能吃?你们刚才不是吃得挺香的嘛,还怂恿我多烤几个来着。”杨帆呵呵一笑。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今这土豆实在太少了,更应该留下来做种,等产量上去了再吃不迟。”张大宝急忙摇着头解释道。

    杨帆微笑道:“吃都吃了,多说无益,剩下的土豆好好育种就是。”

    唐胖子的内心依然难以平静,颇为激动地问道:“长风,此神物……土豆,从何而来?莫不是你家乡特产?”

    “此物乃是来自海外,大宋并无此物。”杨帆并没有试图隐瞒,但也没有具体的解释,这土豆具体出自南美洲还是北美洲他也不知道,就算说出来估计唐胖子他们也无法理解。

    在场所有人中,除了张大宝以为杨帆真是从海外归来外,其他人都不太清楚杨帆的来历,对于杨帆的含糊其辞也不觉有异,并没有进一步打破砂锅问到底。

    “哎,若是大宋有此等神物,早些年便不会有大饥荒了。”陈老伯似是触及到了往事,有些伤感地感慨道!

    杨帆闻听此言,颇为诧异,他穿越过来已近百日,虽然看到街上还有乞丐,也有张玉林等弱小可怜之人,但他觉得大宋的社会总体上是富足安乐的,在外没听说有什么战事发生,国内更没有**苛税,没想到居然还会发生大饥荒!

    “不是有占城稻吗?”杨帆奇道,占城稻不怎么挑地,难道还不足以养活大宋百姓?

    张大宝难得严肃地说道:“二郎,我大宋看似国泰民安,其实边陲地界的战事大大小小,一直未有停过,而且水灾旱灾时有发生,人力不可及也,占城稻的存在,让饿死的人少了许多,但随着人口的增多,大宋对粮食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

    一旁的陈老伯也语重心长地说道:“杨公子,这占城稻虽然收获多,但口感差,一般的富家大户都不愿意吃,只有我们这等贫贱之人才会为了果腹不得不勉强食用,而且即使在所谓的好光景,也仅仅是依靠占城稻等价格低廉的稻米勉强糊口而已,如果再遇到天灾人祸,更是只能以草木为食。”

    陈老伯的肺腑之言,让杨帆等人都为之动容,林家驹他们几个自小锦衣玉食,哪会知道这些,而杨帆更是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有袁老的超级水稻在,粮食早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对于以草木为食这种事情,他们实在是有些难以想象。

    “如此说来,仅仅依靠占城稻作确实不能确保人民免受饥馑。”林家驹似有所悟,呢喃了一句。

    “现在不同了,若是长风将这亩产四十石的土豆献于朝廷,他日待我大宋遍地土豆,从此,我大宋将再无饥荒之忧矣。”唐胖子豪气万丈、挥斥方遒地说道。

    于是,众人的目光又重新聚集到了杨帆身上,此等神物,杨帆会愿意献给朝廷吗?

    卧槽,你们这是道德绑架,杨帆真想来一句,我就想留着自己种不行?不过所谓怀璧其罪,以土豆如此高的亩产量,都被称为神物了,朝廷定不会置之不顾的,到时候吃亏的绝对是杨帆自己。

    杨帆微笑道:“当初我种下这土豆时,心里想着若是土豆能够存活,便送与天下百姓。”

    此话一出,众人眼里满满都是敬意,他们十分钦佩杨帆心系百姓,能有如此博大的心胸和格局。

    “不过,不是现在。”杨帆话锋一转,道。

    未等众人询问,杨帆便进一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目前他手上只有三十个土豆,亩产量又是推算出来的,即便有林家驹他们担保作证,朝廷也未必会信,更关键的是,杨帆信不过朝廷的育种能力,他觉得由自己和陈老伯继续培植土豆更加保险。

    “放心吧,等过个一年半载,土豆数量上去后,我定会将土豆交给朝廷去推广的,我也希望天下百姓早日都能吃饱穿暖。”杨帆最后拍着胸脯保证道。

    “二郎有心了,天下百姓会感激你的。”张大宝拍着杨帆的肩膀真挚地说道。

    “哦,对了,今后还要麻烦陈老伯继续帮忙摸清这土豆的生长习性。”杨帆朝陈安恭敬作揖道。

    “公子放心,老汉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瞬间的陈安难掩激动,挺直了脊梁,似乎已经忘记了腰伤。

    陈安没想到杨帆会将如此大事托付给他,他一介老汉,不求什么青史留名,只想为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民挣一口饭吃。而唐胖子他们听到老伯铿锵有力的发声,也不由得对这位年过半百的老汉肃然起敬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