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夏永昌 > 第三十四章 炼金秘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萧家不同,姜家是在肖氏控制了大江南后才加入的,在肖氏控制了几乎整个南方,确定了全国优势后才开始为新帝国出大力。

    所以,自然而然的,在开国初期的利益分配中,姜家备受打击,家族力量被局限在了淮南一地,在朝中也仅仅有姜尚龚一人身居要职,后面还在朝廷党争中因为站错了队伍而被当今皇帝贬谪,沦为庶民。

    但是姜尚龚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在楚州依托家族力量办了“东麓书院”,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科考新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朝局生变做准备。

    姜家作为淮南地区的第一大家族,家族体系庞大,族人众多,产业涉猎广泛,几乎淮南地区的每一个大型产业都有姜家人的身影或者说受到其影响。

    为了防止家族财产分散而导致的家族内斗和衰败,姜家的家产几乎全部都会由长房长子继承。姜伟作为偏房的嫡长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的家族产业继承权,最多就是可以在自主创业中获得一笔启动资金罢了。

    但这天生就是个不服输,不认命的人,别的家族兄弟几乎都只是在家族的产业中混个肥差,讨口饭吃,时不时收点回扣,日子别提过得多滋润了。可他却偏偏要出来单干,不过这两三年来确实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对于肖恒的这次主动引诱,按着姜伟谨慎的性格,原本是不会那么轻易就相信的,可是面对着当朝皇子,面对着这个千载难逢,一鸣惊人的机会,姜伟最终还是决定再大胆一回,再搏一搏,要是成了,他便可以在家族中获得更高的地位了。

    而肖恒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姜家,在姜老也。姜伟只不过是他引起姜家注意,强行和姜家绑定的一个棋子罢了。若是这个人的能力足够强,能够利用这次机会翻身,那今后两人便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了,否则,肖恒便会直接跳过他,和姜家真正有实力的人合作。

    当然,要想和姜家合作,肖恒还得拿出足够有价值的东西,譬如水泥,红砖,棉花等等需求足够大,利润足够高的产品作为交换条件。姜家在楚州蛰伏了那么多年,不可能在成功概率极小的情况下站队,所以必须一边引诱,一边逼迫。

    “草民与鸿大人还算有些故交,听闻他摔伤了腿,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姜伟面露忧色,似乎很担心鸿杰的情况。

    “哦,鸿杰啊,没事,本王今早还去看过他,不是什么严重的伤。”肖恒面色如常。笑着回答道。他自然猜得到姜伟为什么问这个,对方虽然年轻,但是在家族众人的耳濡目染下,肯定知道地方工程的招商内幕,明白地头蛇太丞鸿杰才是真正可以影响下一任太守决策的人。

    看着肖恒说得如此爽快,姜伟这才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那草民就放心了。”

    “不过,姜兄知道修海堤用的是什么材料吗?”肖恒话锋一转,挑了挑眉问道。

    “嗯.......殿下为何问起这个?”姜伟一怔,似乎是有些吃惊,想了想说道:“据草民所知,一般是条石,砖块木材为主体,石灰,糯米,黄泥等做嵌缝。”

    “这样的堤坝够牢靠吗?”

    “这样是最牢靠的了,若是能全部都用刚刚所说的那些材料,筑起的海堤压根不用怕什么海潮了。”

    “哈哈哈哈,最牢靠了。”肖恒忽然笑了起来,就好像听到了一个小孩子在吹牛,然后有些戏谑地问道:“当真是最牢靠了?”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有更好的材料?”

    “嗯,有倒是有,只是本王还未制出来。”

    “制出来?殿下这是什么意思?”姜伟对这些东西是最敏感的,一个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赚钱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的。

    肖恒见他来了兴趣,昂首挺胸,娓娓说道:“有一种东西,叫做水泥,是石灰,黏土,煤等碾碎后烧制而成的,加水搅拌泥沙后可以用来砌墙,一夜硬化后坚硬无比,刀枪不入。”

    “哦,还有这等东西,草民孤陋寡闻,竟从来没有听说过啊!”姜伟完全是下意识的质疑了起来,他不是没去参观过别人修堤筑房,却从未听说过这种东西。

    “这是皇家书库里的一本‘炼金秘笈’上记载的,你怎么会听说过。”肖恒又笑了笑,然后脸上表情微变,似乎很是遗憾。“本王是觉得咱们若是能把这个东西生产出来了,不说卖给天下人,就是工部每年的施工,便不止百万两银子了。”

    “百万两......”姜伟一下怔住了,虽说姜家家产也有数百万两,但是他一个偏房长子,却还未想过能赚那么多钱,如今做的这些,说实话并不是为了什么大业,只是要在家族中争一口气罢了。

    “不过,本王也不记得具体的制法了,可惜呀!”

    “殿下,其实草民家族中倒是有一家制砖厂,石灰到处都是,黏土和煤可以就近采购,兴许可以让那里的师傅试试?”

    “当真可以?”

    “嗯......试试!”

    “哈哈哈哈,好,如此甚好啊!”肖恒大笑起来,这是他楚州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发展新产业。

    于国于民,最本质的东西还是“钱”这一个资源符号。架起一套制度,吸引了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人,研究的无非便是如何“搞钱”,不管你是去“生”钱,还是去“抢”钱,反正要得到钱的,对于政权而言便是好的。

    无论是自己享乐,还是皇帝享乐,反正美好生活都要钱;无论是打外人,还是打自己人,反正打仗都得有钱;无论是赈灾救济,还是民生教育,反正都是要花大钱;但凡国事,都得要有钱,无钱便谈不成国事。

    无论是谁,只要是人便控制不了大局,只能在大局中顺势而为,所谓的权谋运作终究只是资源分配的表面,有钱便是最高级的权谋。

    肖恒深谙此道,所以才要和姜家深度绑定,才会计划着造水泥,造红砖,种棉花,搞新式炼钢法,挖煤,搞蒸汽机......有钱了,百姓才不会那么苦,有钱了,自己才能赢。

    而那些旧产业,别的家族早就经营了几十上百年了,大多数都比大夏国的历史长,人脉,资金,产业链自己都不占优势,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呢?就算对方都是不够聪明的,苦苦设计之下,凭借着现代管理制度的效率优势取得了胜利,那得多长时间了?

    因此,还是得直接从新产业下手,不过在管理新创企业的时候,需要运用一些近现代管理学的皮毛来提升效率,至于为什么是皮毛——肖恒只是略懂皮毛而已啊!

    “殿下,草民敬您一杯......”姜伟兴奋地举起酒杯。

    两人喜气洋洋地干了一杯又一杯,随后肖恒便趁着酒劲,向姜伟讲了许多“炼金秘笈”上的奇淫巧计,讲了许多赚钱的好办法......

    那一夜,姜伟成长了不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