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夏永昌 > 第六十五章 御书房会议5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大学士!”

    “既然可以拖延时间,也就是说还有机会谈判。如果可以先不打,那为何还要开战,打仗是儿戏吗?”孔墨申继续扬声质问道。“一开战便是生灵涂炭,累累白骨,既然可以不打,那为何还要打,既然还可以谈,那为何不谈?”

    这位大学士出身儒学,学贯古今,博学多才,少年时就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后来天下太平后专心于著书立说,并且连续二十年担任科考主考官,为人公正清廉,一尘不染。在整个大夏,无论是文人,文官,还是武将,甚至于在卫皇司都备受尊重。一生中唯一的败笔便是作为太子肖恒的老师却没能将其带上正途,若是还有,便是那个不争气的孙子。

    虽说翰林院的四位大学士名义上的地位并无高低之分,但是孔大学士资历最老,见识最广,声名最盛,位居首位是所有人都默认的,就算是当今皇帝也得对这位老人恭敬三分。因此,也只有这位老人可以这样毫不客气地发表自己那些影响深远,甚至于左右朝堂方向的意见

    “......”黄海一时接不上话来,只是心中一阵委屈,他也没说要打啊,怎么老师就骂他了?

    “皇上!”孔墨申转身拢袖拱手道。

    “大学士请讲!”夏帝连忙上前扶住孔墨申,态度极其恭敬。

    “老臣也并非一味避战,更不是要我大夏一味忍让,只是如果真的要打,便要有十足的把握,不然便不要开战,无论怎么样,不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战争永远是难以预料,损失极大的,永远都应该放在最后来选择。胡乱挑起战乱的,不是无知自大,便是蓄意祸国!”孔墨申看着三位皇子,语重心长道。

    作为学界泰斗,他的语言却永远是最质朴简单的,甚至少有引经据典,以至于目不识丁的老翁都能听懂。因为他的一生经历过太多,当年随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见过的生生死死也实在太多。战乱年代,人们卖儿卖女,易子相食,军队以人为粮都是常见的事,可是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他不愿再发生,无论是在哪个民族,哪一国人。

    而后来,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帝国的对外战争中战死沙场了,如今孔家便只剩下了孙子一根独苗。所以这个儒士出身的大学士是极度厌恶战争的,百姓来之不易的安定,国家来之不易地和平,生活好不容易好了起来,为何还偏偏要用战争解决问题呢?

    但是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不避战,也不怕战。当年两个儿子死后,狄人来袭,他依旧是坚定的主战派,因为那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打那一场是为了以后少打无数场仗。只不过,不必要的战争便不必打,应该用大夏对草原人独有的优势,以谋略制胜,若是不用挑起战争,无论看起来多大的代价往往都将是比战争更小的代价,战争会摧毁一切,黎民百姓的一切。当然,无论是什么和平的方式,国家的尊严都不能丢,这是底线。

    运用大夏商人们擅长的货物贸易,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不断扩大自身优势,在贸易渗透的同时进行其他行动,使得蛮族向往中原,分化蛮族势力,甚至于在某些方面牢牢锁死蛮族,不断削弱对方,然后再出兵北上,一劳永逸,这才是百年大计。

    这也是这位大学士令人敬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几十年的人生,无数的经历与反思使他活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出身儒士却不被教条困扰,融汇百家,博采众长,将个人置身于国家之下,始终以长远的目光在一场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决议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肖恒十分好奇原主的这个老师,今日听其一番话更是心生好感,只是原主与这位大学士的关系似乎谈不上多好,甚至还有些许矛盾。而他知道的信息也仅限于一封书信和妻子所说的一些小事,对这个老师的其它方面就很少有什么其他的了解了。

    同样的,今天杨瑞所说的话也引起孔大学士的注意,或者说,不止是孔大学士,就是在场的所有人心中还都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往日里只会夸夸其谈,和靖王一样说些无用大话的太子,今日居然可以说出那些话,居然可以把战争的关键,帝国的战略说得如此清楚透彻,而且整个人的气势也完全不一样,就像一个多年游走于政局的老手。只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极其擅长掩饰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就是肖恒刚刚也甚至都察觉不到任何一点别样的表情,就好像原主说出这些话丝毫不奇怪一样。

    “大学士深知朕心啊!”夏帝面露喜色,兴奋道。“朕也一直是这个意思。我大夏泱泱大国,万万之众,怯战,避战,一味求和断是不能,可也不是好战,求战的蛮族,况且此次争端,错在西胡,戎夷小种,朕也不与之计较,但是兵锋一起,生灵涂炭,百姓受灾,朕也不忍心,故朕意已决,就依大学士之意计划。”

    “黄海,林庚,你们下去之后和萧丞相,李侍郎,周旭好好商量商量,将今日会议所谈的思路整理成文,然后制定成可行的方案呈上来。”

    四位大臣面面相觑,似乎都有些顾虑。

    当然顾虑!

    征伐大事,皇帝陛下没有给任何有效的指令,只是依着孔大学士的一番话便要给出一个方案,若是会错了意,方案不合陛下心意或者方案合了陛下心意,不合天下人心意,或者依着这个方案谈崩了,打败了,那算谁的责任?

    “陛下,是否一面与西胡议和,稳住胡人,狄人,一面各部各衙门抓紧准备军备粮草,中南军团开拔北上,若是议和不成再行兵戎之事。”林庚又被挤了出来,悻悻问道。

    “中南军团先不要动,若是大军开拔必然会引起西胡,狄人的注意,到时再想议和就难了,先安排各部各衙门检查西北,冀北军备,车马,以及粮草储备。如有不足,征发民役填补,全部就近调动粮草辎重。总而言之,所有的事情你们都得慎重安排,具体事情也由你们全权负责。”

    “皇上圣明!”众人躬身齐声道。

    “还有!”夏帝若有所思,又有些担心的吩咐道:“现在征发民役必定会误了农时,传令各地方官府,凡是征发徭役的家庭一定要给予相应的银钱,粮食补偿,不能让老百姓为了这场战事吃了亏。”

    “是,皇上圣明。”众人再次躬身齐声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