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苏家忙于公务,只能暂时把王弗的灵柩放在一座尼姑庵里。
要等男性大丧,王弗的灵柩才能随行归乡。
但大家没想到的是,一年之后,王弗的灵柩就归乡入土了。
不幸仙逝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古代物质条件差,能活到五六十,基本就碰到寿命的天花板了。所以苏洵的身体渐渐垮台,也是情理之中。或许是去年王弗去世,少了这个贤内助,苏轼一直沉浸于哀痛之中。做父亲的,心里自然也不好受。生理衰退加上心理的负面情绪,苏洵的倒计时被按下了快进键。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三月,苏洵刚刚完成《太常因革礼》。工作压力让那些老人病抬起了头。到了四月初,皇帝下令苏洵继续编辑古典,但苏洵已经躺在炕上不能动弹。
临终前,苏洵把苏轼苏辙叫到自己身边。
“轼儿、辙儿,还记得为父给你们取的字吗?”
“瞻,登轼而望也。由,车辙也。缺瞻,则不知前路,乃龟缩不前也。缺由,则不知后者,乃盲目前行也。轼儿生性张扬,辙儿生性内敛。你们兄弟二人,要取彼之长,补己之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儿等记住了。”两兄弟站在父亲身边拱手躬身。
“好了,辙儿,你先出去。轼儿,我有话对你说。”
苏辙点点头,识趣地离开了父亲的房间。
“轼儿啊,我知你才华比辙儿略胜一筹。吾尚有一志,乃吾《易传》,所修将半,无奈天命已至,时不待我。故吾命你,述吾遗志,成其书。可否?”
“是。”苏轼应了一声。
“哈哈......那吾,心愿已了。”苏洵在炕上虚弱的笑了两声,那声音就像指甲刮木板那样难听。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苏洵收回了笑意,浊黄的眼睛盯着苏轼,“轼儿啊,一直有件事情没告诉你,王弗在世的时候,已经把你的续弦之事张罗好了。是王弗的堂妹,虽文墨不多,但为人温婉和善,是个好姑娘。本来想等一年后再提这门亲事,没想到啊。我自己就先走一步啦。”
苏洵说出的话就像一颗催泪弹,引爆了苏轼的泪腺。
苏轼心里五味杂陈。
夫人啊,你怎么连这都为我铺好路了。我苏轼,何德何能遇上这样一个妻子。
父亲啊,您就不能再等等,让我和苏辙再服侍您几年吗。
交代完这件事后,苏洵命苏辙进屋。
“好啦,轼儿、辙儿。生死有命,我要随你们母亲而去啦。以后的路,就靠你们自己啦。”苏洵抬起附着一层死皮的手,微微朝两兄弟指了指,“为父最后再教你们一课——生不过喜,死不过悲。人之生死,不过世间一浮尘起落耳。”
话音刚落,苏洵就闭上了眼睛。享年五十八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