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回宋朝去考古 > 第90章 扶柩归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洵去世的讣告在京城传开了。虽然苏洵只想做个默默无闻的编辑,不想跟京城的高层领导过分接触,对待那些提拔过他的名士也是不大亲近。但毕竟也是个大作家,苏家的后生也不俗,头一天还是有不少人前来吊唁,顺便套套近乎。

    要说苏洵的性格,可能像只猫吧,一个冷傲的王者,不屑于理会那些讨好他的人。所以别人的热脸通常只能贴到他的冷屁股。

    也正是因为给那些高层官员“投资都打水漂”的感觉,所以很多朝廷命官也就第一天来意思意思。第二天就清净了。只有欧阳修和他的弟子曾巩还算好心,分别为苏洵写了一篇《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和《苏明允哀词》。

    苏洵四月末去世,五月停灵,六月苏轼和苏辙就带着苏洵的灵柩出了都城,紧随其后的,还有苏轼爱妻——王弗的棺木。

    一年不到,先是爱妻猝然长辞,后是父亲仙逝。苏轼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皮肤没有了血色,脸颊两侧坍塌了进去,让颧骨显得额外突出。

    苏轼和苏辙,从淮河逆流而上抵达江陵。等洪水期退去后,十二月进入三峡。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一月,宋英宗去世,在位仅四年。

    四月,苏轼苏辙一路护丧回到老家。苏轼苏辙上一次踩在故乡的土地上,是举家前往京城等候皇上赐官的时候,那时父亲还健在,王弗还拉着自己的衣袖在田间小路上一蹦一跳。现在重回故乡,却只剩下弟弟弟媳,以及自己的儿子苏迈,还有身后两口厚重的棺材。

    十月,兄弟二人将父亲的棺木与母亲程夫人合葬于故土。在老家眉山守孝三年。

    由于丧葬是家庭私事,苏亦菲和郑瑜修不便参与。二人就留在了京城,与小白经营医馆。生活过得平平淡淡,这些琐事,不必多提。

    宋英宗去世后,宋神宗即位,改年号为“熙宁”。

    “熙宁”,寓意着光明和乐。宋神宗之所以取这个年号,是因为此时的宋朝,表面兴盛发达,实则内里被一系列问题所腐蚀。一个大宋王朝,已经出现了倒塌的倾向——国家政治体制存在着“三冗问题”;外部北方有辽和西夏等强敌正窥伺着中原肥沃的土壤,南方的越南在边境也开始蠢蠢欲动;百姓生活存在贫富差距极度不平等问题,官员的腐败在一点点蚕食着国家财富。

    作为一个还算心系百姓的皇帝,宋神宗急需要一个新的政策和一个敢于提出新想法的人,以整顿官员作风,解决国家弊病,改善积贫积弱的现状。

    于是,他作出了一个决定——把王安石召回京,商讨国家政策。

    可能当时宋神宗自己也不知到,王安石这一“石”就掀起了“千层浪”。

    现在在老家守孝服丧的苏轼,绝对不会想到,三年后重返京城的他,将会卷入一场怎么样的战争。

    一个饱受争议的政策和一个党派相争的朝政即将拉开序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