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神医小福妻:咯血夫君是个真病娇 > 第179章 祝尧的自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宫,东明宫的暖阁。

    皇帝高坐于案首,左右两侧分别坐着祝尧和顾学庭。

    皇帝将目光落在满头花白头发的顾学庭身上,只觉得胸口处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一般,让他呼吸一滞。

    但是想起顾学庭当年跪在朝堂上执意要辞官归乡的情景,不由得拉下脸来:“不是说就算死也要死在临川的吗?如今回来还作甚?”

    原本低着头喝茶的顾学庭在听到皇帝的这句揶揄时,拿着茶盏的手顿了顿。

    “是南镇抚司的人将老臣打晕拖回来的。”顾学庭没好气地回道。

    南北镇抚司、北麟司、觉影卫都是北黎的暗卫组织。

    北麟司和觉影卫皆由裴应川调遣,而南北镇抚司则直接听令于皇帝,且只听令于皇帝。

    所以在顾学庭话一出口的时候,皇帝只觉得老脸一热。

    自他登基的这二十余年,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私下,敢这么跟他说话的朝臣,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顾学庭、祝尧、徐家的两位国舅,还有程礼。

    但每次在朝堂上跟他吵得最凶的,就只有顾学庭和祝尧。

    当年因为反对他发动讨伐南疆和西狄的战役,顾学庭站在朝堂上舌尖群儒也就罢了,到最后和武安侯一派吵得脸红脖子粗。

    还扬言,若是朝廷要发动战争,他便告老还乡。

    他知晓顾学庭的心思,无非就是为了养民生息,保存实力。

    但当时的北黎四面楚歌,即使不发动战争,四周的那些小国以及各个诸侯国依然会不断挑衅。

    他宁愿被百姓和朝臣指责为劳民伤财、急功近利,甚至市井传言他是北黎朝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暴君,他也认。

    这九州大地合而分、分而合的局势已近百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受苦的只是底层的平民百姓。

    而这九州的诸侯和世家贵族,自有生存的办法,他们绝不会因为生于乱世而饱受苦楚。

    所以与其让九州的百姓长期在乱世中谋生存,倒不如灭掉那些诸侯国、吞并南疆、西狄和东夷。

    为了平衡前朝,一统九州,他已经失去了太多。

    如今坐于这把龙椅上的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的心里一旦有动摇,只会让整个北黎走上不归路。

    为了一统天下,他失去了曾经最为交好的兄弟,失去了妻儿的信任。

    自先皇登基开始,武安侯府的势力日渐强势。

    在他登基前的那几年,武安侯府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

    武安侯这些年在朝中安插的势力盘根错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铲除的。

    而且武安侯府这些年贪的官银能抵得上半个国库了。

    物极必衰,等时机成熟,便是将武安侯府这棵盘根错节的参天大树连根拔起的最好时机。

    到时候,朝廷讨伐四周小国的军费便有了着落。

    待思绪回笼,皇帝面露微笑,温和地看着顾学庭:“若是朕不行此下策,你当真就打算老死在临川?”

    顾学庭抿了抿唇,静默了半晌,应了声是。

    皇帝见状,不由得轻叱一声:“老古董。”

    顾学庭气的吹胡子瞪眼,但谁让高坐于案首,骂他老古董的这位是北黎的皇帝。

    他张了张口,满肚子反驳的话涌到嗓子眼上,最后还是咬咬牙咽了回去。

    皇帝清了清嗓子,沉吟道:“朕这次请你回来,自然有朕的目的。”

    “听说你在临川办了个书院?”他挑眉看向顾学庭。

    顾学庭微微颔首。

    皇帝又问:“听说阿灿也成了你的学生?”

    顾学庭沉声应道:“是。”

    皇帝闻言,脸色稍微好了些,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既是这样,那你便继续当你的国子监祭酒。”

    见顾学庭还想反驳,皇帝直接打断他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话。

    “朕明日便命礼部的人去顾府宣旨。”

    也不等顾学庭回话,他直接将视线转移到正在愣神的祝尧身上。

    “祝尧。”

    此时的暖阁里只有他们三人,皇帝从先前的祝卿直接改成直呼信国公的名讳。

    见祝尧回过神来看着他,皇帝没好气道:“怎么,你就没什么话要说吗?”

    “没有的话便退下吧,朕还有一堆奏折未批完。”皇帝开始赶人。

    祝尧沉思了片刻,眉梢微微一挑:“臣有话要说。”

    “臣想要回儿子。”祝尧语气坚定。

    祝尧此话一出,不仅是皇帝,就连在一旁喝茶看戏的顾学庭都不由自主地冷嗤一声。

    顾学庭此时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祝尧身上。

    在听到祝尧找皇帝讨要祝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他冷笑一声:“怎么,你是想让阿灿步他哥哥的后尘?”

    思及此,顾学庭将祝清吾这几年在临川的处境一股脑地全说了出来。

    顾学庭的这番话让祝尧的心口处仿佛被利刃一刀刀破开般刺痛,他下颌轻轻颤抖,一时间热泪盈眶。

    一想到祝清吾这些年在外面受了那么多苦,祝尧只觉得顾学庭方才那番冷嘲热讽像昭狱里那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灼灼的疼。

    阿晏的病好不容易治好了,却......

    他抬起头来,强行将眼眶里翻涌的热泪逼了回去,长长地叹了口气。

    脑海中又浮现出祝清吾幼时跟着他去演武场练兵时的情景。

    每次他在校场练兵,他的阿晏便坐在演武场的看台上聚精会神地看。

    那年,太后以性命要挟皇帝,给裴微月和他赐婚。

    他担心皇帝为难,落得个不孝的污名,他便应下那门婚事。

    和裴微月草草完婚之后,他便带兵北上,前去平定北疆之乱。

    在听到卢氏和两个孩子身死于火海的时候,他正带兵在北疆与匈奴人鏖战。

    等他马不停蹄赶回京都的时候,只剩下一堆烧得焦黑的废墟。

    他甚至连妻儿的尸骨都未找到......

    他也未曾料到那场赐婚换来的是让他妻离子散......

    如果让他再选择一次,他绝不会向太后和裴微月妥协。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更没有后悔药。

    面对顾学庭不断地指责,祝尧只是抿着唇安静地听着,神情颓丧。

    顾学庭说的没错,他就是个窝囊废,窝囊到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