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最强包租公 > 第55章 说出来怕你们不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狗当初说过,到了秋季要按积分给大家发银子。

    还会采买好些日用品,供大家选购。

    足不出岛,也能享受购物的快乐。

    “那就先从面粉开始吧。”

    建饼干厂的事,并不麻烦。

    找几个女工,搭个棚子,架上几个大号的煤球炉,马上就能干。

    只要掌握住几个细节,控制好火候,三五天就能投产。

    二狗写了要点,给小丁选的人培训。

    钱军和小浪,便组织人手建设饼干厂房。

    陈述打造器具。

    秦明提供家具。

    简单试做了几炉,见没什么问题后,二狗就撒手不管了。

    他想在学堂西面建个面馆。

    专做各类面食。

    面条是必备品,其次是饺子、包子、馒头、面疙瘩汤等。

    有可能,再炸上几根油条,生活才算有滋有味。

    再弄些茶叶蛋,顺便兼做早餐生意。

    服务对象,主要是学堂里的师生。

    孩子,是万寿岛的未来,也是二狗的未来。

    再多的投资,都不嫌多。

    计划一出,无人反对。

    上次的凉皮,大家还念念不忘呢。

    有了面馆,以后就有口福了。

    说是把面馆建在学堂隔壁,实则中间隔了十来步宽。

    这不大不小的地方,暂时空着,以后可能就是停车场了。

    面馆占地一亩大小,中间有个小院。

    前头两层结构,侧面是厨房,后头是居住区。

    一旦建成,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就餐。

    只厨师,预估就有十几人。

    “一切按高标准建设,炊具、餐具都要最好的。

    室内装修,桌椅板凳都不能掉价。”

    显然,二狗是想把面馆当万寿岛的一张招牌。

    大家明白他的用意,按部就班各自负责一摊。

    就这么走进九月,万寿岛迎来了第二波丰收。

    近万亩的高粱和大豆,让大伙喜笑颜开。。

    大豆亩均两百五十斤,高粱亩均三百多斤。

    每亩几千斤的高粱杆,更是作用多多。

    可作为饲料,喂养家畜。

    也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提升土壤肥力。

    还可以用作燃料,生火做饭。

    当然,最常见的还是用作建筑材料。

    比如高粱秸秆捆扎后,用作房屋屋笆。

    二狗看着百姓笑开了花,他也跟着笑开了花。

    虽然大豆和高粱不能作为主食,但也是很好的副食。

    隔三差五打打牙祭,调节下饮食结构,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此一来,百姓们的粮食就足够吃的。

    即便有新灾民涌入,凭借每月的采购补充,冬天也能过得很滋润。

    实在不想吃,高粱可以拿来酿酒吗。

    最后,做饲料也成。

    大豆更不用说了。

    豆腐、豆浆、豆腐脑、豆干、豆泡、千张等可做的多了去了。

    食为天盐厂那现成的卤水。

    磨完大豆,二狗就做了豆腐脑。

    剩下的全压成豆腐。

    一部分用来炒菜,做菘菜炖豆腐。

    一部分撒上海盐风干,制成豆干。

    于是秀才每到饭点,就到处找二狗。

    生怕错过什么好吃食。

    自打上次吃过凉皮后,他就随身带着一只大竹筒。

    秦明猜测,这竹筒是空的。

    就备着赶上二狗做好吃的,好给家里打包呢。

    连续两场丰收,又有把难以下咽的食材,做成了美味的法子,大伙天天都跟人生四大喜似的,开心不已。

    掐着时间点,在九月下旬等来了二赖。

    老婆临盆在即,再怎么忙也得守在身边。

    猛子没回来,永安总得留个人守着才行。

    “快看看,我带了什么来。”

    二赖见到二狗就献宝。

    其余人被他说的直乐。

    这家伙的确带了不少好东西回来,当然,钱也没少花。

    “棉花,虽然是陈的,一钱银子一斤。我一咬牙,把能买到的全买了。”

    二狗就问他,一共买了多少?

    “额,不到一千斤。”

    一百两银子不到呗。

    再说,一千斤棉花最多做五百床被子,杯水车薪啊。

    二赖委屈解释:“现在棉花都能当银子使了,就这些我还是托了关系,上下打点后才收到的。”

    的确,极寒天气下,谁都知道棉花的重要性。

    但愿张明轩能带来好消息吧。

    毕竟他去的是南方,天气相对暖和些,棉花需求没那么大。

    “除了棉花,石炭也买了十万余斤,会分批送过来。”

    一两银子一千斤,这一百两花的值。

    二狗就说接着买,有多少买多少。

    “麻布我买了一千匹,棉布两百匹,丝绸十匹。

    粮食只买了大米,一万人一个月的用量,花了一千两。

    菜刀、锄头、簸箕这些家里常用的,买了一船,花了二百两银子。

    妇人戴的首饰,抹的胭脂水粉这些,也买了近百两银子。

    其他的都在清单上,你们自个看,我实在记不了那么多。”

    二赖这次大采购,足足花了近三千两银子。

    余下的三千多两,全给了二狗。

    “猛子带去的货,我们严格管控着卖,太火爆了。”

    二赖喝了口水,眉飞色舞道:“说出来怕你们不信。”

    “那你倒是说啊。”二狗急了。

    这家伙,居然学起了吊人胃口。

    这是病,得治。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那状元红,第一天就脱销了。

    好些人大晚上的堵在小哥院子外,嚷嚷着要高价买酒。

    那海盐的味道可跟一般的井盐、湖盐不一样。

    吃过的,很难再愿吃其他的盐了。

    自打咱供货减少后,大黑、黄毛、裤衩他们就一直抱怨。

    现在又有了海盐,都往死里买。”

    这些,都在二狗预料之中。

    “那些竹制品呢?”

    “嘿,真不知道你这脑袋瓜子是咋长的,怎么就那么神奇呢?”

    二赖说罢,又要动手去摸二狗的头。

    好在伸到一半,在二狗杀人的眼光下,终于控制住了冲动。

    讪讪道:“那些读书人脑子真的有病,可劲的买,我就纳闷了,不就是竹子雕的吗,哪值一百文?”

    他这话,听的高明直皱眉。

    秀才也翻起了死鱼眼,手里的新款扇子尴尬的停在半空,扇也不是,不扇也不是。

    二赖知道自己无意间得罪了人,便马上转移话题。

    “读书人可喜欢这些了,还一劲问有没有毛笔啥的。

    要不,你再弄几件出来显摆显摆?”

    二狗没搭理他。

    这货有时候说话不经过大脑,以为他是超人呢。

    “你继续。”

    “哦。”

    二赖清了清嗓子。

    “货吗,我们定额卖。

    可就算这样,库存也快见底了。

    你再不补过去,连两天都撑不过就得断货。”

    二狗想了会,回道:“一个月往来一次,频率的确低了些。

    这样,你再租两艘,水手用我们自己人。

    咱们改十天补给一次。

    一来补给快捷方便,有什么变化可以快速调整应对。

    二来,也能训练咱们自己的水手。

    熟练一批,轮换一批。

    等咱们自己的大船造出来后,就不愁没人开了。”

    “这个主意好,我赞同。”钱军道。

    “我也赞同。”小丁跟上。

    “我也赞同。”麻子难得开了口。

    “我也是。”余术表了态。

    最终一边倒,大家都认为二狗的法子好。

    “好,那就这么定了,现在议一下福利的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