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皇上,确有此事。”
当初听武淮说到银钱来历时,李念便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只不过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这么直接。
“五成。”武沐不想拐弯抹角了,直接了当说道。
堂堂九五之尊,竟然向子民索要商铺权益,这事的确令武沐心中不虞。
可想起逼问武淮所获得的信息,他又不得不这么做。
想想预售制,加盟制,连锁经营模式,武沐心中的疙瘩便迅速消了下去。
即便按照李念所言的什么市场消费能力与供货趋于理性时,都城一地也可月入纹银至少五万两,更别提天下十二路,十八府,七十二州,数百县乡了。
汇总起来简直是天文数字,几乎抵得上朝廷国库年景不好时的总收入。
就算以三成净利计,多半也有百万之巨。
国库呢?一年盈余多少?
武沐想着自己继位的三年来,第一年国库留存的六十万两白银又因为赈灾、大赦天下而消耗一空;第二年盈余不足二十万两;第三年持平;今年又遇上边关不稳,军械、军饷等开支大增,国库早已入不敷出。
武沐想着这些,一时神驰天外。
“不可能。”李念脱口而出。
“皇上,哪有您这么算账的啊。世子与草民总共投入五十万两纹银,太后的三万两即便算作股金,那也只是六个点权益啊,如何来的五成?”
李念苦着脸。
“五十万两本金?你讹朕呢?”武沐自然知道侯府情况。若说侯府早些年拿出三四十万两,倒也不是不可能。可如今莫说是三十万两,只怕三万两都有困难。
“一成。皇上,草民只能给太后一成。”
“四成,外加对景国、辽国贸易文书。”
“两成,不能再多了。”李念抢先说道:“皇上,草民可以做主匀给太后一成,永宁公主一成。”
“有何说道?”
武沐奇道,一时倒是没有再紧逼。
“草民占四成,我家娘子占两成,世子占两成,皇室占两成。草民与世子早在成立万利商会之初便定下了章程,商会事务按权益表决。草民必须占据主要权益,如此方能确保商会按既定计划延续下去,而不会被寅吃卯粮,行那杀鸡取卵之事。。。”
李念接着说道:“太后与永宁公主不参与政事,但又为皇家身份尊贵之人,一方面可以震慑宵小不敢打商会主意,另一方面又让那些清流御史们挑不出皇上的毛病。这部分银钱皇上想怎么用就怎么样,想用在哪就用在哪,中间虽然过了道手,但能省却不少掣肘。”
武沐没说话,而是将怀里的复古火铳摆在了桌案上。
“搁在怀里,硌得慌。”
硌得慌?这怕不是威胁吧?
李念嘴角微微抽动。
“皇上,其实这些都是小钱。”
“哦?”
武沐把玩着火铳。
“武帝开国时,一文钱能买三个包子;到了文皇时期,一文只能买一个包子外带一个小馒头。到了如今,一文钱只能买一个馒头。”
“换句话说,铜子在贬值。而这世上只有朝廷能做的事,便是铸币。”
“若是拿下景国与辽国,便多了铜矿、银矿、金矿,皇上岂不是短时间内便可铸造更多钱币?控制钱币总量,合理贬值,割天下豪商权贵的羊毛,岂不是快哉。”
“你这是哄骗朕呢?景国与辽国是说拿下就能拿下的?倒是你这钱币合理贬值的话有几分意思。”
武沐当然知道现如今,铜钱流通为主,银子因为产量小而很少在民间成规模的流通。若是控制好供应量,自然是极好的事。
“先不论如何拿下景国与辽国,草民还有一事要向皇上贺喜。”
“莫非你要献上商会?”
武沐笑道。
“草民曾在坤宁宫内说过,粮食亩产可达十八石。如今虽然还做不到,但亩产达到八石,草民还是大有把握的。”
“此言当真?”
武沐豁然站起,双眼亮的吓人。
八石将近千斤,亩产若真能收千斤,又何愁天下无粮?
“欺君可是杀头重罪。”武沐冷静下来盯着李念,一字一顿说道。
亩产八石是什么概念?全年粮食收获将翻倍不止。
在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时代,翻倍的产量量意义绝非铜子所能比拟的。
“草民愿拿项上人头作保,再说草民虽然愚钝,但也不敢拿这种民生大计之事忽悠皇上。”
李念直视武沐目光,严肃的说道。
改良种子一事,李念早就想做,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
“你有什么条件?”
“作为武朝子民,此乃应尽之责,草民献上良种,别无所求。”
武沐仔细盯着李念,似乎想通过他的双眼看透内心。
良久后,目光从凌厉到炙热,再到温和。
“商会的事就依你而言,皇室占两成。良种一事,何时能有准信?”
武沐缓缓踱步。
“来年开春之时。”
“这也是你的格物致知?”
“正是。”
“好一个格物致知!”武沐按捺下翻涌的心潮重新坐了下来。
“草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说。”
“草民听闻工部左侍郎方子墨素来勤勉,对格物一道素有研究,草民想请方侍郎一起,帮忙改良种子。一来可以加快进度,二来也可让工部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明年即将大规模推行的器具、水利设施等。”
李念说道。
这算是他的小私心。
方晓茹以及方子墨在商铺选址上帮了不小的忙,再加上方子墨在那次景国使臣事件中为力挺自己的举动,都让李念有了还人情的动机。
臣子之间投桃报李,互相倾轧的事武沐见得多了。李念的花花肠子他自然心知肚明,但没有点破。
“方子墨朕还是知道的,当得上勤勉二字。工部老尚书算算年纪,明年也该致仕了。。。工部右侍郎易梁达乃首辅极力推荐之人,告诉方子墨,这事若干漂亮了,朕保他。”
“皇上英明。”
闲聊间,时间已近午时。
忠义酒楼慢慢热闹了起来。
新菜品推开不到十天,到忠义酒楼用膳,已成为时下达官显贵最热衷的事。
“凭什么说改就改?今日是我早已定好的位置,定金都交了的。莫非侯府店大欺客?”
楼道口传来吵闹声。
这声音李念还颇为熟悉。
宁国公府世子,徐庸。
当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五公公。。。”
无人应答。
“皇上,五公公此刻应该去侯府了。”
李念小声提醒。
“朕倒给忘了。”
“徐庸,给朕滚上来。”
武沐暴喝道。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