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夏王朝 > 第37章 趁热打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诸位没有问题想要问本王,本王却有问题想要问诸位。”赵旭只等了会儿便直接开口。

    一时间,众人思绪被牵引过来。

    “本王想问问诸位,为什么要寒窗苦读数十载?是想要靠读书得到什么?还是要靠读书实现什么?此一疑三问,请诸位仔细思虑之后回答本王。也当是本王帮诸位找一找读书的初心。”赵旭丢出问题,然后便站在台上不再言语,只静静的观察着台下的诸位士子。

    这个问题问的很简单,只问为何读书而已,在平时可脱口而出的答案,如今在这番环境之下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赵旭也不着急,只站在台上静静的观察。时间一刻一刻的过去,刚刚还在中天的明月已渐渐西垂,台下的士子们还在挣扎着。美酒带来的醉意和深夜不眠的困顿使脑子变得昏沉,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早都构思好了,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终于,那一直低着头思索的骆文猛的举起酒壶灌了一大口:“在下骆文,读书只为了三愿,一愿母亲能过上好日子,二愿母亲不再被他人欺压,三愿光耀门楣圆我父亲遗嘱。在下读书没有大志向,仅此三愿而已。”

    赵旭听完很是触动:“骆文,本王记住你了。除了这位骆士子,其他人就没有志向吗?”

    话音刚落。

    一旁的齐宣猛然站起:“有!”

    “好!说!”

    齐宣猛然站起,有些站不住似的晃了几下,然后稳住身形:“在下齐宣,读书只为忠君报国,我父为军士,因伤病退役,每月都可领国家钱粮,年年不断。从小父亲便教授我忠君报国,在下读书,只为报国。”

    “好!好一个忠勇之后,齐宣,好。还有吗?”

    又一人起身:“在下李阳,读书只为明事理,辨善恶,分是非。以古人之智,修以己身。”

    “在下张士文,读书只为安民,做一方官员,兴一方水土。在下幼时见恶官欺民霸乡,治下哀鸿遍野,便有此愿。”

    “在下燕棱山,读书只为功名,出相入将,文治天下,武安一方,只为青史留名,此乃毕生所愿。”

    “在下……”

    ……

    醉酒的热血上头,未醉酒的渐渐也热血上头,四百余人明志足足明了半个时辰多,气氛变得火热起来。

    “好!好的,很呐。还有人未回答过本王的问题吗?罢了,就算有,也不去管他。”赵旭的神色也有些激动,一挥袖袍,环顾四周道:“诸位的志向很多,有为国者,为家者,为自身者,为名利者。本王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总结一下诸位的愿望,诸位帮本王品鉴品鉴。”

    转首沉吟片刻。

    “修身!”

    “齐家!”

    “治国!”

    “安天下!”

    此四词一出,四座皆静,片刻后便是一片哗然。

    “哈哈哈,王爷大才。”

    “此四词尽揽我等之志。”

    “当浮一大白!”

    ……

    赵旭也是仰天大笑,然后挥手招来侍女,取来一壶酒。

    “诸位,为我等之志向,为了此四词,本王敬诸位一杯,来!饮胜!”赵旭举着酒杯邀约四方。

    台下众人纷纷高举酒杯应和。

    赵旭饮尽杯中酒,望着四周逐渐有些狂热的士子们,心中有些高兴,这块铁已经被打的火热。

    “诸位,本王刚刚发觉此四词,不仅可以作为诸位的志向,还可以看做一个读书人一生奋斗的目标。”赵旭又出言将话头拉了过来,随后又接着说道:“诸位,听我道来。”

    “第一,修身,就像刚刚那位学子所说明是非,辨善恶,以古人之智慧充实自己,甚至走出自己的道路,成为后世书中的古人。”

    “第二,齐家,帮助家中之人明理,齐心。这一点现在还不需要你们来做,就如同刚刚那位齐宣的父亲一样,他的齐家之道便做的很好。”

    “第三,治国,跳过科举那道坎,走入士途,或为地方官员治民,或为边境武将戎边。这个过程非常艰辛,但回报也非常丰厚,功绩,名利,钱财,还有那光耀门楣。天底下大多读书人都在这一阶段。”

    “第四,安天下,在治国时做的最好的那些人,便可去试一试那巅峰。文有左右之丞相,武有领军元帅。到此时,一言一行可动天下,就算是死后也是皇帝亲自扶棺,在出生的地方会立起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你的事迹,回千年百年的流传下去。”

    “至此,便是一位读书人一生的追求。”

    话虽毕,但其意还在台下众人的脑中不断的回味,从来没有人如此直白的剖析过读书人的追求,这些对他们的冲击很大。

    赵旭说完又安静下来,从刚刚那次一样,这些东西需要发酵,环顾四周,观察着众人的变化。

    听着这些话,这些士子的眼神开始迷离,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似乎看到了自己光辉璀璨的未来,看到了最理想的自己。笑容,满足的笑容已经开始挂上了他们的脸。

    赵旭一直在等待的机会来了。

    “那诸位有机会实现这些吗?”冷冷的一句话,直接将思绪飘飞的众人拉回了现实。

    “治国便要为官,世家子弟靠着世泽,官宦人家依仗着长辈,你们有什么呢?靠科举吗?”赵旭继续戳着心肺管子。

    “你们知道科举收多少人吧?一百三十三人,这一百三十三人也并不会尽出于你们之中。会有世家子弟,官宦子弟,甚至是勋贵子弟,就算你们能占到一半,也不过才是近七十人。而在座的诸位有多少人?四百多!四百多人!要办六届科举,要近二十年,才能将你们全部收录。”

    “这还是最好的情况,这二十年会有新人吗?会有变数吗?你的家是否能支撑你读这二十年书呢?你们当中必然有人的才智会被埋没,你们会被一次一次的失败磨平心气,最后成为贵族,官员,甚至是商人的幕僚,活成你们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这就是现实,残酷,但是非常的现实。”

    这块被敲的滚烫的铁,被赵旭狠狠的丢进了水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