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狂人日记 > 第18章 君臣第一次交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年间的早朝,每三天一上朝,对于李世民来说倒是平常闲暇时间较多。

    这两天得到天策内卫的消息,虽然长安城中都在讨论裴天的四轮马车,还有那头牌柳莺莺写诗给裴天的事情。

    但朝臣之中,却是因为从长孙无忌那放出官绅取消免税政策一事,弄得人心惶惶。

    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私下里各派系频繁的聚集商讨对策。

    虽然不知道这些官员们会拿出怎样的方案来,但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本就是为了巩固皇权而必须与朝臣勋贵们对立的一次重要博弈。

    只能胜,不能败。否则自己死了,还不知道李唐后代有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

    那裴天说的不错,现在大唐初定,人口和那些特权的矛盾并没有凸显。

    算的上是处理此事情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了这次,后面怕是再也无力回天。

    哪怕有比自己强的皇帝,最多也只是做到多延续些国运罢了。

    他知道今天的早朝,必然要跟这些文官们分出个胜负的。

    “陛下!”时辰未到,正在侧殿等候的李世民,被这一声打断了思绪。

    抬头一看,正是为首的尉迟恭和侯君集,他们身后带着郑仁泰与独孤彦云两人一起前来禀报。

    这四人,可以说是李世民当下最放心的武将,也是在玄武门之变表现抢眼的几人。

    “爱卿免礼!”李世民微微一笑先让几人直起腰来。

    “事情办妥了吗?”

    尉迟恭道:“回陛下,臣接旨后,就连夜出城命令南衙十六卫向南撤离20里。”

    侯君集紧接着说:“北衙六军固守囤中,不见陛下亲至不得擅动!”

    “嗯,那朕就放心了!”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然后看向站在两人身后的郑仁泰与独孤彦云。

    “禀陛下,末将的东宫十率中,左右清道率已在武库布防,剩余八率各分别驻守一城门!”独孤彦云回答道。

    历来武器库是防御的重点,要是城中有人想要谋反,第一个就是要夺取武器库来武装所有兵力,然后再防止其他人夺取武器库。

    最后是郑仁泰,“陛下,百骑队已在宫门左右,随时听候陛下调遣!”

    李世民登基后在玄武门布置了左右屯营,号称“飞骑”,挑选其中骁健善射者百人命名为“百骑队”。

    很好,李世民比较满意现在的结果。

    “敬德与侯爱卿与朕准备上朝,其他人依计行事罢!”

    “诺!”四人急忙回应道。

    李世民昨天夜里就给四人秘密传讯,让他们紧急在半夜里就调动长安城附近的兵力。

    虽然不知道陛下要作何打算,但早在玄武门之变中就跟李世民绑在一起的四人,自然毫不犹豫的执行了旨意。

    当然李世民也不知道早朝会发生什么事情,主要是自己可能处在整个勋贵集团的对立面。

    如果处置不得当,就必须预防矛盾升级。

    现在的长安城,等于已经处于半戒严的状态。

    早朝时间是在卯时末官员入场,相当于后世的7点开始,官员依照官职大小排队进殿。

    内容一般是臣下奉命上殿“轮对”,述说时政利弊,研讨处理政务,即所谓“听政”。

    可是今天显德殿内,朝臣们的气氛有些古怪,所有人表情都有些凝重。

    最早的大约从三天前开始,与长孙无忌关系好的官员,就听到了有关陛下想要削掉官员们不纳税的消息。

    这些人最近几天可是惶惶不可终日。

    也好理解,想来与陛下关系好的,位置高的那些官员,大部分都是跟随陛下玄武门夺政而来的从龙之臣。

    只要陛下还活着,李唐气运还在,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荣华富贵一样也不会落下。

    但其他的官员可没这么幸运了,官职就那么多,头顶上面金字塔顶端的官员不死,下面人就没有机会。

    没机会就算了,现在连家里的土地,都要开始交税,收入岂不是更少了?

    刚开始的朝会还算正常,就是讨论了下给北征梁师都的军队供给粮草的事情。

    说完之后,气氛就降到了冰点,眼看所有官员们再无上奏,李世民心中冷冷一笑。

    “无事退朝!”站在李世民旁边的王力士,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慢着!臣!有事启奏陛下!”

    一名苍劲有力的声音大喝着说道,众人转头望去,是左谏议大夫高贤德站了出来。

    他是隶属于门下省设给事中的言官,第一个站出来而且官职大小正合适,明显是私下里商量好的。

    见到李世民点头,高贤说道:“臣参奏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欺君枉法,扰乱朝政,请陛下严办!”

    说着,将自己手中的奏折举过头顶。

    来了!李世民面上没有流露表情,但心里却一声冷哼。

    弹劾长孙无忌?怕是话里有话吧?

    王力士看了一眼李世民,接到示意后,快步走下殿台取回奏折。

    李世民装样子的打开奏折看了一眼,笑着说道:“辅机啊,高贤弹劾你擅自揣摩朕的心思,并且从你这开始谣传朕欲废除官绅免税一事!”

    “陛下明鉴,臣绝无揣摩圣意,更不会在背后说什么谣言。高左谏怕是有什么误会在里面。”长孙无忌假装慌张的站出来躬身解释道。

    “哼!长孙仪同口口声声说没谣言,那现在大臣们私下里听到的那些风言风语,又是怎么回事?”

    高贤表面上是对着长孙无忌,但实际确实在试探李世民有没有这个打算。

    “陛下!臣……心里苦啊!”长孙无忌表现的很痛苦,似乎是有难言之隐,其实是将皮球踢回去给了李世民。

    “呵呵!都别说了!”李世民抬手示意高贤和长孙无忌没必要再争吵。

    众人只见他扶了下腰带站起身来,在龙椅面前来回踱步着说道:

    “你们这几天听到的那些传闻,也不全是假的!”

    他环顾了一下殿内的大臣们,眼见今天到的比较齐,暗自点头是到摊牌的时候了。

    便继续说道:“朕前几日得一高人指点,这士绅免税,于国朝百害而无一利。实属前朝昏招呐,就应该仿秦汉之政,惠泽天下百姓。”

    他说的高人,自然就是裴天了。

    虽然那裴家小郎年龄小,但既能够指出来弊端又有分析解决的能力,这对于求贤若渴的李世民来说足够了。

    只不过可惜的就是对方生在裴家,自己和裴寂的关系还需要找个方法缓和一下才行。

    此刻不方便直接说出裴天的名字,只能以高人来指代了。

    秦汉官僚的特权比较小,丞相的孩子也要抚养,那时候六百石以上的官员,本人及家庭才可以免除役,但是不能免税。

    但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官员的特权就非常大了,隋唐删减了许多,但对比秦汉时期依然是特权很大。

    等李世民刚说完话,立马引起朝堂上的轩然大波。

    众臣们虽然做了心理准备,但真听到皇帝亲口说出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心惊肉跳的惶恐。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我大唐根基未深,变法切莫急躁啊。”

    “陛下三思啊,如果那秦法可取,又为何二世而亡啊?”

    “臣请陛下……”

    哼哼,李世民没着急着回答,而是冷眼旁观的等待所有人抒发下情绪再说。

    他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少年,眼前这些反应早就在他预料之中。

    此前就提醒自己,要牢记那裴天老师的话:

    想开窗户前,先要表现出要拆房顶的意图才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