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锦衣卫继续说,直至——
“盔甲?比兵部用的还齐全?坊主人是哪家的?”晋帝追问。
“回皇上,是工部侍郎姜维下世妻子的外家罗家大姑娘开的,之前听工部侍郎姜维说起这罗大姑娘,于工科颇有天赋,前段时间又与他一起研制出了两个农具,现已在官田实用。”锦衣卫显然探查了羌瓷的底细。
“身为女子,却有大才,可堪重用。”晋帝想道。
又说:“此子一身百为,让二王子不惜再三招揽,你说我提拔她做工部主事如何,身为女子立不世之业,也告诫草原收起勃勃野心。”
锦衣卫大呼:“皇上圣明有知人之术。”
次日,天未明,只见簇簇轿马,来到罗府石狮子前。
罗府大开正门恭迎圣旨,圣旨宣读完毕,罗府上上下下都还没缓过神。
向来不显山露水寂寂无名的大小姐居然做了官,看着是区区工部主事,可姑父是鼎鼎上司不愁前程已是后话,女子做官才是晋国第一奇闻。
众口嚣嚣,闹闹哄哄。
眼前姜妍已是满腔热血,连连立誓自己也要做官作出一番成就。
牵起羌瓷的手追问:“姐姐可知皇上此举之因?”
罗母也带着小弟过来问话:“喜从天降,我儿摇身一变令我罗家改门换庭,我儿做了什么?”
羌瓷解释道:“之前有幸同姑父一起研制改进了些农具,应是姑父不嫌儿粗鄙,把儿名也呈上,皇上深明大义赏了我个一官半职,实应感激涕零。”
罗母不禁感慨,不作他想,牵起小儿志杰的手叮嘱他今后以姐姐为榜样,幼学壮行。
羌瓷旁观这幕,想来罗家已经脱离书中剧情中的处境排浊流清,不会重蹈覆辙了。
罗母遣散丫鬟小厮,独姜妍还未离开,思其想必还要再探讨其中种种。
携她进了自己屋内,把自己的所为和一些猜测前前后后都告诉她。
“利智坊也是姐姐的?实在奇葩,不知姐姐还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姜妍道。
“我知道你的志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①!你记住我始终是你的姐姐。”羌瓷郑重其事地说道。
姜妍满目憧憬,肯定道:“会的!”
——
消息传开,温言卿还在书房温习国子监内朱先生布置的功课,这些日子国子监的课业抓的越来越紧。
会试在即,今年正好他这一批下场的。
朱夫子对学生凡事力求尽善尽美,让学生不得不把温书论策往休息的时间里挤。
这厢听闻罗府女子授官,意料之外的不是她能做官。
心中已是淡然接受,垂眸书信一封贺喜,信中没有一字半句恭贺之意。
羌瓷展信: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复圆。七月秉烛望高夜,六月伏天摇扇忙。五月石榴似火红,四月枇杷仍未黄,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温慎行书
这是何意?字个个都认识,凑在一起就费解。
从收到信时的激动雀跃到疑惑不解。
又见信尾那句,于是沾沾香墨提笔回信。
温言卿又从上次送信的小厮手里收到回信,观后笑意溢于言表。
看着回信耳边也仿佛响起少女充满疑惑的语音。
傻姑娘,信里表达的不直白清楚吗?
还是再提醒提醒她,复写道:两汉卓文君的诗集你可有?
只此一句便不愿再写了,想来甚至都有些懊悔之前送去的信,百感交集想添两句解释又……
胡乱塞给小厮,跌坐在书桌前,扶额沉吟。
这段时间像着了魔,一遇到她的事就管不住自己。
总想找她,看她的字,打听她的事。
算了收收心,待考完把心思一并告诉她,然后娶她回家,平日同进同出,日日夜夜守着。
羌瓷又收到回信,这回一目了然,见了字不确定屋里是否藏有此书,命画心去找。
画心去后,羌瓷趁有空把在农庄时就预备拿出来的《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书》四大农书摆出来,挑出现在能实施的,一一摘录纸上。
四书不能凭空出世,先从《齐民要术》中摘选田地的耕作、施肥技术、种子的选取与收藏、家畜家禽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篇章,除去晋国没有的粮种生物。
《天工开物》有太多不适合出现的技术,只摘抄机械、砖瓦、陶瓷、纸和染色技术便止笔。
《农政全书》中《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的技术最适合晋国普及,此后应是无人受冻挨饿。
再从《农书》暂取《蚕》,此书版本多种日后再理。
待整理完头绪,门外画心询问一声,羌瓷忙收起资料后,唤她进来。
画心推门而入,把诗集呈上。
羌瓷接过一页一页的翻,被一集《怨郎诗》吸引,字眼熟悉。
什么都懂了。
忍俊不禁道:“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前院罗母托人来唤,说是姑父来了,请她过去。
穿过穿堂来到客堂,羌瓷来时见姑父姜维与小弟在闲谈,许是在问近日念了什么书。
见侄女来了,看向羌瓷说道:“明日去工部报到直接去找我,姑父带你先熟悉一下人事。”
可巧羌瓷正想差人去问姑父,本尊就来了,欣然回道:“固所愿不敢请尔。”
姜维又问姜妍:“自荐书做的如何了?”
因是姜妍在利智坊的积木船上得到启发,对晋国现在得船上加以改进便可使安全性,航距和方向上都有大幅提升。
借这个技术上书请入工部,姜维在着手准备向皇上申请。
姜维又与羌瓷说了些工部官员的人情世事,官场时态就回工部了,只道还有工序没完,叮嘱姜妍几句就匆匆离去。
①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译: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